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262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引线过程中的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环境下对从密封腔体内引出的导线进行密封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密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利用线槽来将导线在底座与密封盖之间作至少两次折转,从而不再属于现有技术中的一级堵塞机构,而成为具备多级折转结构的堵塞方案;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统一孔径的穿线孔无法适用高压环境的问题,将斜孔式的穿线孔与可变形密封件相结合,从而在高压工况环境下,实现压力越大,密封越紧密的技术效果。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压工况下用于引线过程中的密封结构,完全能够有效杜绝外泄、内浸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引线过程中的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环境下对从密封腔体内引出的导线进行密封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应用中,存在一些高压环境工况,比如水下冲击波超压测试、深水测量、高压气体测试等情形,均会遇到需从密封腔体中进行过孔引出导线,这就需要对导线的过孔引线进行密封,以避免在高压状态下出现泄露等问题。传统的导线引线密封技术,一般都采用内部导线焊接或者铰接,裹绝缘胶布或热缩管,导线用密封O型圈通过压力使其挤胀,将导线外皮压紧密封,这种结构的确可以一定程度地起到防水防泄漏的作用。但其密封腔体内腔与外部环境实质上还是经过孔处在直接联通的状态,这种密封结构仅仅为一种单靠一级堵塞机构来执行功能的简单结构,更关键的是,这种现有结构仅能解决低压工况下的密封要求,当其面对某些具体工况,比如高压气体测量过程中,需要将炮弹弹药的测压传感器导线及点火线经弹底座过孔引出弹体外部时,在高压环境下,仍容易出现高压气体向外泄露,或外部水分等杂质侵入药体导致弹药失效的情况;另,比如在深水测量过程中,因现有过孔结构采用统一孔径,使得高压状态下,堵塞件不易固定,从而导致泄露、泄压。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对过孔外引导线进行密封的结构,以克服目前效果不佳的仅靠单次堵塞而存在的外泄、内浸等问题,并且,特别要针对高压工况进行有效密封,这已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突破的技术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高压工况下用于引线过程中的密封结构,以杜绝外泄、内浸等问题。(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内腔底座3、可变形密封件18a或18b、以及外部压线密封盖15 ;所述内腔底座3置于封闭腔体端部,其设置为对封闭腔体的一端进行密封,其上设有贯穿内腔底座3轴向的第一穿线孔13以及线槽16 ;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置于内腔底座3外侧,其设置为固定贴合于内腔底座3外侧表面上,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上设有贯穿外部压线密封盖15轴向的第二穿线孔17 ;在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固定贴合于内腔底座3外侧表面上时,所述内腔底座3上的线槽16的位置设置为:其两端中的一端槽口对准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上的第二穿线孔17,其另一端槽口延伸至所述第一穿线孔13 ;在高压工况环境下,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内部时,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a置于内腔底座3的第一穿线孔13内;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外部时,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b置于外部压线密封盖15轴向的第二穿线孔17内。其中,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内部时,所述第一穿线孔13设置为锥形斜孔,其靠向高压的封闭腔体的一端开口较大,靠向外部的一端开口较小;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a为胶体,其注入状态下为液态,一段时间后形成具备弹性的半凝固态,腔体内部压力越大,可变形密封件18a则将第一穿线孔13密封的越严密。其中,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外部时,所述第二穿线孔17设置为锥形斜孔,其靠向高压外部的一端开口较大,靠向密封腔体的一端开口较小;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b为胶体,其注入状态下为液态,一段时间后形成具备弹性的半凝固态,腔体内部压力越大,可变形密封件18b则将第二穿线孔17密封的越严密。其中,所述线槽16呈直线段开设。其中,所述线槽16的内凹深度及宽度与待穿设的导线直径尺寸相匹配。其中,所述内腔底座3根据封闭腔体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一圆盘状体,所述第一穿线孔13置于内腔底座3中心位置。其中,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与内腔底座3匹配地也为一圆盘状体,所述第二穿线孔17,其放置位置距离第一穿线孔13 —定距离。其中,在用于弹体内高压气体测量过程中时,所述密封结构还设置有控速装药装置,所述控速装药装置包括:基本药管1、外壳2、点火机构、辅助装药压盖4、辅助装药压螺5、第一隔离件6以及第二隔离件7 ;所述基本药管I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其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柱体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贯通孔8 ;所述第一隔离件6内嵌于所述基本药管I内壁上,其设置为遮盖住所述多个第一贯通孔8 ;所述基本药管I在其内设置了所述第一隔离件6之后,用以装填基本装药9,所述基本装药9的药量用于保证被发射体的最低发射速度;所述点火机构用于对基本装药提供点火能量,其为点火头10或底火;所述外壳2构成所述控速装药装置的外部轮廓,其外形设置为与具体适配的炮体形状相匹配,其内部中空,套设于所述基本药管I外部;所述内腔底座3设置于所述外壳2 —端,用于封闭所述外壳2,其与外壳2相结合的端面上设有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用于插入所述基本药管I开口的一端,用于封闭基本药管I的填药空间;所述辅助装药压盖4为一板状体,其中部设有一尺寸与所述基本药管I外表面尺寸相匹配的开孔,通过该开孔,所述辅助装药压盖4套设于所述基本药管I外表面与外壳2内表面之间且可沿所述基本药管I轴线前后移动,所述辅助装药压盖4在围绕该中部开孔的周边位置上,设有多个第二贯通孔11 ;所述第二隔离件7设置为贴合在辅助装药压盖4朝向底座3的一侧,遮盖住所述多个第二贯通孔11 ;由此,通过所述辅助装药压盖4及内腔底座3的两端密封作用,形成处于基本药管I外表面与外壳2内表面之间的用于装填辅助装药12的辅助装药空间,所述辅助装药12用于在保证了被发射体的最低发射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辅助装药12药量调整可控制地提升被发射体的速度;所述外壳2相对于由内腔底座3密封的另一端其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辅助装药压螺5为一中空环体,其外表面设有螺纹,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旋入所述外壳2内部,由此固定压紧辅助装药12。(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密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利用线槽来将导线在底座与密封盖之间作至少两次折转,从而不再属于现有技术中的一级堵塞机构,而成为具备多级折转结构的堵塞方案;此外,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统一孔径的穿线孔无法适用高压环境的问题,将斜孔式的穿线孔与可变形密封件相结合,从而在高压工况环境下,实现压力越大,密封越紧密的技术效果。由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压工况下用于引线过程中的密封结构,完全能够有效杜绝外泄、内浸等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密封装置所附加的装药装置能够利用基本药量保证炮的最低发射速度,并借用辅助装药控制发射速度。此外,该装置安全可靠,方便有效地控制了发射速度,避免了试验中反复调换药筒的重复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右侧斜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左侧斜视图。图3为包含装药装置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结构正视图。图4为包含装药装置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结构斜视图。图5为包含装药装置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内腔底座3、可变形密封件18a或18b、以及外部压线密封盖15 ;所述内腔底座3置于封闭腔体端部,其设置为对封闭腔体的一端进行密封,其上设有贯穿内腔底座3轴向的第一穿线孔13以及线槽16 ;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置于内腔底座3外侧,其设置为固定贴合于内腔底座3外侧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内腔底座(3)、可变形密封件(18a或18b)以及外部压线密封盖(15);所述内腔底座(3)置于封闭腔体端部,其设置为对封闭腔体的一端进行密封,其上设有贯穿内腔底座(3)轴向的第一穿线孔(13)以及线槽(16);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置于内腔底座(3)外侧,其设置为固定贴合于内腔底座(3)外侧表面上,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上设有贯穿外部压线密封盖(15)轴向的第二穿线孔(17);在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固定贴合于内腔底座(3)外侧表面上时,所述内腔底座(3)上的线槽(16)的位置设置为:其两端中的一端槽口对准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上的第二穿线孔(17),其另一端槽口延伸至所述第一穿线孔(13);在高压工况环境下,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内部时,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a)置于内腔底座(3)的第一穿线孔(13)内;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外部时,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b)置于外部压线密封盖(15)轴向的第二穿线孔(1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内腔底座(3)、可变形密封件(18a或18b)以及外部压线密封盖(15); 所述内腔底座(3)置于封闭腔体端部,其设置为对封闭腔体的一端进行密封,其上设有贯穿内腔底座⑶轴向的第一穿线孔(13)以及线槽(16); 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置于内腔底座(3)外侧,其设置为固定贴合于内腔底座(3)外侧表面上,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上设有贯穿外部压线密封盖(15)轴向的第二穿线孔(17); 在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固定贴合于内腔底座(3)外侧表面上时,所述内腔底座(3)上的线槽(16)的位置设置为:其两端中的一端槽口对准所述外部压线密封盖(15)上的第二穿线孔(17),其另一端槽口延伸至所述第一穿线孔(13); 在高压工况环境下,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内部时,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a)置于内腔底座(3)的第一穿线孔(13)内;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外部时,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b)置于外部压线密封盖(15)轴向的第二穿线孔(17)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内部时,所述第一穿线孔(13)设置为锥形斜孔,其靠向高压的封闭腔体的一端开口较大,靠向外部的一端开口较小;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a)为胶体,其注入状态下为液态,一段时间后形成具备弹性的半凝固态,腔体内部压力越大,可变形密封件(18a)则将第一穿线孔(13)密封的越严 LU O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高压方处于密封腔体外部时,所述第二穿线孔(17)设置为锥形斜孔,其靠向高压外部的一端开口较大,靠向密封腔体的一端开口较小;所述可变形密封件(18b)为胶体,其注入状态下为液态,一段时间后形成具备弹性的半凝固态,腔体内部压力越大,可变形密封件(18b)则将第二穿线孔(17)密封的越严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16)呈直线段开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16)的内凹深度及宽度与待穿设的导线直径尺寸相匹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底座(3)根据封闭腔体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一圆盘状体,所述第一穿线孔(13)置于内腔底座(3)中心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压线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伟孙学清展婷变薛虎代炜胡瑞萍王菁张文栓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