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5464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启容易的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包括手柄(3)、安装架(4)、回位弹簧(5)、连接轴(6)和解锁拉索(7):所述连接轴(6)间隙安装于手柄本体(30)的前连接柱(32)和后连接柱(35)的连接孔(321)中,其两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架(4)的安装板(40)两侧的连接板(42)上;所述回位弹簧(5)的弹簧体(50)套装于连接轴(6)上,其回位端(51)与手柄本体(30)的后连接柱(35)固定连接,其卡接端(52)与安装架(4)的安装板(40)前侧的连接板(42)卡接;所述解锁拉索(7)的钢丝绳(71)的一端与手柄(3)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前盖的罩锁连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
技术介绍
参见图1,传统的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其开启手柄为长条形手柄1,长约125mm,通过卡接柱11卡在安装支架2上,长条形手柄I开启后的回位需要借助于发动机罩上的罩锁的回弹力。由于罩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回弹力下降,致使长条形手柄I在开启后不能自动回位。另外,如果发动机罩上的罩锁的回弹力过大,罩锁长期使用后其锁扣等零件将严重磨损,也会使回弹力下降,从而使发动机盖开启比较困难。此外,长条形手柄I布置需要的空间较大,且使用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当将会使长条形手柄I变形甚至断裂,以致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启容易的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包括手柄、安装架、回位弹簧、连接轴和解锁拉索:所述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连接于该手柄本体左端内附近的前后两侧并向下伸出的前连接柱,后连接柱,所述前连接柱和后连接柱的上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于车身上的安装板和连接于该安装板左端的前后两侧并向上伸出的连接板;所述回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包括手柄(3)、安装架(4)、回位弹簧(5)、连接轴(6)和解锁拉索(7):所述手柄(3)包括手柄本体(30)和连接于该手柄本体(30)左端内侧并向下伸出的前连接柱(32)和后连接柱(35),所述前连接柱(32)和后连接柱(35)上分别设有连接孔(321);所述安装架(4)包括连接于车身上的安装板(40)和连接于该安装板(40)左端的前后两侧并向上伸出的连接板(42);所述回位弹簧(5)由弹簧体(50)和连接于该弹簧体(50)两端的回位端(51)与卡接端(52)构成;所述连接轴(6)间隙安装于手柄本体(30)的前连接柱(32)和后连接柱(35)的连接孔(321)中,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包括手柄(3)、安装架(4)、回位弹簧(5)、连接轴(6)和解锁拉索(7): 所述手柄(3)包括手柄本体(30)和连接于该手柄本体(30)左端内侧并向下伸出的前连接柱(32)和后连接柱(35),所述前连接柱(32)和后连接柱(35)上分别设有连接孔(321); 所述安装架(4)包括连接于车身上的安装板(40)和连接于该安装板(40)左端的前后两侧并向上伸出的连接板(42); 所述回位弹簧(5)由弹簧体(50)和连接于该弹簧体(50)两端的回位端(51)与卡接端(52)构成; 所述连接轴(6)间隙安装于手柄本体(30)的前连接柱(32)和后连接柱(35)的连接孔(321)中,其两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架(4)的安装板(40)两侧的连接板(42)上; 所述回位弹簧(5)的弹簧体(50)套装于连接轴(6)上,其回位端(51)与手柄(3)的手柄本体(30)的后连接柱(35)固定连接,其卡接端(52)与安装架(4)的安装板(40)前侧的连接板(42)卡接; 所述解锁拉索(7)包括钢丝绳(71),所述钢丝绳(71)的一端与手柄(3)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前盖的罩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拉索(7)的钢丝绳(71)上套装有保护套(7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前罩盖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的安装板(40 )的右端设有向上伸出的卡接板(43 ),所述卡接板(43 )上设有卡接槽(41),所述解锁拉索(7 )的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飞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安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