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的底板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4606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11
一种车身的底板结构,底板(10)具有:物品存放部(23),在与车宽方向两侧的车架部件(19、19)隔开间隔的位置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左右一对侧边连结部(31、31),设置在车架部件(19、19)与物品存放部(23)之间。物品存放部(23)的存放底部(24)是向上凸或向下凸的曲面,物品存放部(23)的存放壁部(25)的左右的上端部(25a)比底板(10)与车架部件(19、19)的接合部(10LE、10RI)更位于下方,侧边连结部(31、31)以连结存放壁部(25)的左右的上端部(25a)与接合部(10LE、10RI)的方式设置,一对侧边连结部的至少一者由向下方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车身的底板结构具备底板、以及以包围该底板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在该底板的车辆前侧、后侧及车宽方向两侧并通过接合部接合于该底板的多个车架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由于车辆行驶时备胎等物品的振动,导致支撑固定物品的备胎盘等物品存放部发生振动(主要是上下方向的振动),从而与周边部引起共振,由此,在车厢内产生低沉声(20?300Hz频带的压迫耳朵的声音)等噪音,给乘员带来不适感。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已提出了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车身的底板结构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结构中,为了使轮胎等物品离开构成物品存放部(备胎收纳部)的底板,在位于物品存放部的两侧上部的左右的后纵梁之间横向架设了后底板横梁等物品保持部,利用该物品保持部来使轮胎等物品向上方离开底板,由此,使底板的共振频率避开车辆行驶时的低频频带,从而降低因物品存放部的振动造成的噪音。但是,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以往结构中,由于另行需要后底板横梁等物品保持部,因而增加了车身的重量,因此虽然具有实现降低噪音的优点,但存在阻碍车身的轻量化的问题。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在具备物品存放部(备胎槽)的后底板的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多个车架部件,以包围所述底板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在该底板的车辆前侧、后侧及车宽方向两侧,并且通过接合部接合于该底板;其中,所述底板具有物品存放部和左右一对侧边连结部,所述物品存放部在与所述多个车架部件中的至少车宽方向两侧的车架部件隔开间隔的位置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所述左右一对侧边连结部设置在所述车宽方向两侧的车架部件与所述物品存放部之间,所述物品存放部具有形成该物品存放部的底部的存放底部和形成该物品存放部的周壁部的存放壁部,所述存放底部是向上凸或向下凸的曲面,所述存放壁部左右的上端部比接合所述底板与所述车宽方向两侧的车架部件的接合部更位于下方,所述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0.21 JP 2011-2318141.一种车身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多个车架部件,以包围所述底板的周缘部的方式设置在该底板的车辆前侧、后侧及车宽方向两侧,并且通过接合部接合于该底板;其中, 所述底板具有物品存放部和左右一对侧边连结部,所述物品存放部在与所述多个车架部件中的至少车宽方向两侧的车架部件隔开间隔的位置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所述左右一对侧边连结部设置在所述车宽方向两侧的车架部件与所述物品存放部之间, 所述物品存放部具有形成该物品存放部的底部的存放底部和形成该物品存放部的周壁部的存放壁部, 所述存放底部是向上凸或向下凸的曲面, 所述存放壁部左右的上端部比接合所述底板与所述车宽方向两侧的车架部件的接合部更位于下方, 所述一对侧边连结部以连结所述存放壁部的左右的上端部与所述接合部的方式设置, 所述一对侧边连结部的至少一者由向下方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侧边连结部两者由向下方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胁三穂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