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侧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45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加强柱(14)的下部从而确保下部的刚性的车体侧部结构。在车体侧部结构(10)中,遍及侧梁(13)和前柱(14)而连续的闭合截面部(61)被隔板(21)分隔成多个部分。该隔板(21)具备与梁外侧件上壁(33)结合的后端凸缘(74)、与柱外侧件前壁(53)结合的前端凸缘(73)、以及间隔壁部(72)。间隔壁部(72)与梁外侧件侧壁(32)和梁外侧件下壁(34)一起形成第3U字状截面部(78),该第3U字状截面部(78)形成为U字状截面,并且到达柱外侧件前壁(53)。第3U字状截面部(78)与侧梁内侧件(23)一起形成到达柱外侧件前壁(53)的闭合截面延长部(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加强柱(14)的下部从而确保下部的刚性的车体侧部结构。在车体侧部结构(10)中,遍及侧梁(13)和前柱(14)而连续的闭合截面部(61)被隔板(21)分隔成多个部分。该隔板(21)具备与梁外侧件上壁(33)结合的后端凸缘(74)、与柱外侧件前壁(53)结合的前端凸缘(73)、以及间隔壁部(72)。间隔壁部(72)与梁外侧件侧壁(32)和梁外侧件下壁(34)一起形成第3U字状截面部(78),该第3U字状截面部(78)形成为U字状截面,并且到达柱外侧件前壁(53)。第3U字状截面部(78)与侧梁内侧件(23)一起形成到达柱外侧件前壁(53)的闭合截面延长部(65)。【专利说明】车体侧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体侧部结构,其中,侧梁在车体侧部的下方侧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柱从侧梁的前端向上方侧延伸。
技术介绍
在车体侧部结构中,已知这样的结构:在侧梁上具备加强部件(摇臂加固构件),使该加强部件从侧梁的前端延伸至与柱加固构件的结合部,利用加强部件来确保结合部的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车体侧部结构中,通过加强部件确保结合部的刚性,由此能够承受侧面碰撞时的冲击力。这样,通过使加强部件从侧梁的前端伸出至与柱加固构件的结合部,由此能够将加强部件的前端设置于侧梁的前端。在该侧梁的前端立起设置有前柱。因此,能够将加强部件的前端兼用作隔板(间隔壁),从而能够利用加强部件的前端来分隔前柱的下部空间。由此,能够将从车体前方传递至前柱的下部的载荷经加强部件的前端传递至侧梁。而且,作为确保车体的刚性的方法,已知在需要强度的部位设置坯料的拼焊板法(Tailor Welded Blank)(以下,简记为“TWB”)(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关于该TWB,例如,在车体侧部结构的外板中,通过在需要强度的部位设置坯料,能够使外板形成为一体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5378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437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通过采用TWB,能够从侧梁去除专利文献I所示的加强部件。可是,在从侧梁去除了加强部件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加强部件对前柱的下部进行加强。因此,要求进行用于加强前柱的下部的研究。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强柱的下部从而确保下部的刚性的车体侧部结构。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侧部结构,所述车体侧部结构具备:侧梁内侧件,其构成侧梁的车室内侧面,该侧梁在车体侧部的下方侧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柱内侧件,其构成柱的车室内侧面,该柱从所述侧梁的前端向上方侧伸出;外部件,其通过与所述侧梁内侧件和所述柱内侧件的车室外侧结合而构成了遍及所述侧梁和所述柱而连续的闭合截面部;以及隔板,其将所述闭合截面部隔成多个部分,其中,所述外部件具备:第IU字状截面部,所述第IU字状截面部通过梁外侧件侧壁、梁外侧件上壁和梁外侧件下壁形成为U字状截面,所述梁外侧件侧壁面对车宽方向,所述梁外侧件上壁和所述梁外侧件下壁分别从该梁外侧件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向车宽方向中央侧伸出,所述第IU字状截面部与所述侧梁内侧件一起形成侧梁闭合截面部;和第2U字状截面部,所述第2U字状截面部通过柱外侧件侧壁、柱外侧件前壁和柱外侧件后壁形成为U字状截面,所述柱外侧件侧壁面对车宽方向,所述柱外侧件前壁和所述柱外侧件后壁分别从该柱外侧件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向车宽中央侧伸出,所述第2U字状截面部与所述柱内侧件一起形成柱闭合截面部,所述隔板具备:后端凸缘,其与所述梁外侧件上壁结合;前端凸缘,其与所述柱外侧件前壁结合;以及间隔壁部,其与所述梁外侧件侧壁和所述梁外侧件下壁一起形成第3U字状截面部,该第3U字状截面部形成为U字状截面,并且到达所述柱外侧件前壁,所述第3U字状截面部与所述侧梁内侧件一起形成为到达所述柱外侧件前壁的闭合截面延长部。在权利要求2涉及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侧梁内侧件具备第4U字状截面部,所述第4U字状截面部通过梁内侧件侧壁、梁内侧件上壁和梁内侧件下壁形成为U字状截面,所述梁内侧件侧壁与所述梁外侧件侧壁对置,所述梁内侧件上壁和所述梁内侧件下壁分别从该梁内侧件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所述柱内侧件具备第5U字状截面部,所述第5U字状截面部通过柱内侧件侧壁、柱内侧件前壁和柱内侧件后壁形成为U字状截面,所述柱内侧件侧壁与所述柱外侧件侧壁对置,所述柱内侧件前壁和所述柱内侧件后壁分别从该柱内侧件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所述隔板具备与所述梁内侧件上壁结合的内凸缘、和与所述梁外侧件侧壁结合的外凸缘,所述闭合截面延长部由所述梁外侧件侧壁、所述梁外侧件下壁、所述间隔壁部以及所述侧梁内侧件形成。在权利要求3涉及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侧梁内侧件具备:梁内侧件上凸缘,其从所述梁内侧件上壁的车宽外侧端向上方伸出;和梁内侧件下凸缘,其从所述梁内侧件下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向下方伸出,所述隔板的所述内凸缘从所述间隔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向上方伸出,并且与所述梁内侧件上凸缘结合。在权利要求4涉及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柱通过配置在所述柱闭合截面部的柱加强件而得到加强,该柱加强件具备第6U字状截面部,所述第6U字状截面部通过柱加强件侧壁、柱加强件前壁和柱加强件后壁形成为U字状截面,所述柱加强件侧壁与所述柱外侧件侧壁结合,所述柱加强件前壁和所述柱加强件后壁分别从该柱加强件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对于所述隔板,所述后端凸缘经所述柱加强件后壁与所述梁外侧件上壁结合,所述前端凸缘经所述柱加强件前壁与柱外侧件前壁结合,所述外凸缘经所述柱加强件侧壁与所述梁外侧件侧壁结合。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权利要求1涉及的专利技术中,形成有遍及侧梁和柱而连续的闭合截面部,并且利用隔板将闭合截面部分隔成多个部分。通过该隔板的间隔壁部、梁外侧件侧壁和梁外侧件下壁形成了到达柱外侧件前壁的第3U字状截面部。通过该第3U字状截面部和侧梁内侧件形成了到达柱外侧件前壁的闭合截面延长部。由此,由于第3U字状截面部和侧梁内侧件形成为闭合截面状的加强部位,因此能够通过闭合截面状的加强部位对柱的下端与侧梁的前端相交叉的交叉部进行加强。由此,由于能够确保交叉部的刚性,因此,能够将从车辆的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闭合截面状的加强部位高效地传递至侧梁。这样,通过设置隔板,能够形成闭合截面状的加强部位,因此,即使在因采用TWB而从侧梁去除了加强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柱的下端与侧梁的前端相交叉的交叉部进行加强,从而确保刚性。在权利要求2涉及的专利技术中,在侧梁内侧件上具备梁内侧件上壁,使隔板的内凸缘与梁内侧件上壁结合。因此,仅通过在侧梁内侧件上具备梁内侧件上壁、且在隔板上具备内凸缘这样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使隔板的内凸缘与梁内侧件上壁结合。因此,能够在不使隔板或侧梁内侧件的形状复杂化的情况下形成闭合截面延长部。由此,能够良好地保持隔板的组装操作性和成型性。而且,使隔板的内凸缘与梁内侧件上壁结合,使隔板的外凸缘与梁外侧件侧壁结合。由此,隔板的前端凸缘、后端凸缘、内凸缘和外凸缘这4边与闭合截面部结合,从而能够利用隔板将闭合截面部的内部分隔开。由此,能够利用隔板将在闭合截面部的内部传递的声音或振动隔断,从而能够将隔板兼用作分离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侧部结构,所述车体侧部结构具备:侧梁内侧件,其构成侧梁的车室内侧面,该侧梁在车体侧部的下方侧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柱内侧件,其构成柱的车室内侧面,该柱从所述侧梁的前端向上方侧伸出;外部件,其通过与所述侧梁内侧件和所述柱内侧件的车室外侧结合而构成了遍及所述侧梁和所述柱而连续的闭合截面部;以及隔板,其将所述闭合截面部隔成多个部分,所述车体侧部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件具备:第1U字状截面部,所述第1U字状截面部通过梁外侧件侧壁、梁外侧件上壁和梁外侧件下壁形成为U字状截面,所述梁外侧件侧壁面对车宽方向,所述梁外侧件上壁和所述梁外侧件下壁分别从该梁外侧件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向车宽方向中央侧伸出,所述第1U字状截面部与所述侧梁内侧件一起形成侧梁闭合截面部;和第2U字状截面部,所述第2U字状截面部通过柱外侧件侧壁、柱外侧件前壁和柱外侧件后壁形成为U字状截面,所述柱外侧件侧壁面对车宽方向,所述柱外侧件前壁和所述柱外侧件后壁分别从该柱外侧件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向车宽中央侧伸出,所述第2U字状截面部与所述柱内侧件一起形成柱闭合截面部,所述隔板具备:后端凸缘,其与所述梁外侧件上壁结合;前端凸缘,其与所述柱外侧件前壁结合;以及间隔壁部,其与所述梁外侧件侧壁和所述梁外侧件下壁一起形成第3U字状截面部,该第3U字状截面部形成为U字状截面,并且到达所述柱外侧件前壁,所述第3U字状截面部与所述侧梁内侧件一起形成到达所述柱外侧件前壁的闭合截面延长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浦广和山田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