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12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该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上盖板和沿车高方向延伸的前柱,前围上盖板的两侧端设有向车长方向的后方延伸的前围上盖板侧部,该前围上盖板侧部具有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侧纵壁部,该内侧纵壁部的后部与前柱的下侧前壁部焊接在一起,在内侧纵壁部上,位于比与前柱的下侧前壁部接合的接合部分更靠近车体前侧的区域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沿车高方向延伸、并贯通内侧纵壁部的上缘和下缘的拱槽。采用该结构,能够防止前围上盖板侧部与前柱之间的接合部分发生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体前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体前部结构,特别是汽车的前柱与前围上盖板侧部相接合的车体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前围上盖板侧部与前柱相接合的结构。前围上盖板侧部由上侧板和下底板构成。上侧板的侧壁部(设在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纵壁部)的后部与前柱外板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并通过在该重叠部分的多个部位进行的点焊而接合在一起。上述侧壁部上加工有多个作业用通孔。由于声音、热气等会从这些通孔侵入,所以容易降低NV性能(抗噪音和振动的性能)、防止热风侵入的性能、以及悬架支承刚性。但若为了提高N V性能、防止热风侵入的性能、以及悬架支承刚性而取消上述通孔的话,例如当汽车发生前部侧面擦边碰撞等时,若从车体前侧向车体后侧作用的负荷施加于前围上盖板侧部,则前围上盖板侧部的上侧板的侧壁部分容易发生曲折变形。此时,会产生使上述接合部分分离的应力,容易使上述接合部分的焊点发生剥离。因而,这样的结构需要改良。【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1- 349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前围上盖板侧部与前柱之间的接合部分 发生剥离的车体前部结构。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该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上盖板和沿车高方向延伸的前柱,所述前围上盖板的两侧端设有向车长方向的后方延伸的前围上盖板侧部,该前围上盖板侧部具有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侧纵壁部,该内侧纵壁部的后部与所述前柱的下侧前壁部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纵壁部上,位于比与所述前柱的下侧前壁部接合的接合部分更靠近车体前侧的区域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沿车高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内侧纵壁部的上缘和下缘的拱槽。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车体前部结构的优点在于,当从车体前侧向车体后侧作用的负荷施加于前围上盖板侧部时,拱槽会发生压缩变形而将上述负荷吸收,所以能够减小使上述接合部分分离的应力,从而能够防止上述接合部分的剥离。另外,由于拱槽具有吸收负荷的作用,所以,在前围上盖板侧部设置了拱槽的情况下,即便是未设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作业用通孔,上述负荷也不易产生使点焊的焊点剥离的应力。因而,可以取消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作业用通孔,来提高N V性能(抗噪音及振动的性能)、防止热风侵入的性能、以及悬架支承刚性。另外,在上述本技术的车体前部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前围上盖板侧部的上侧横壁部和下侧横壁部上分别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拱槽的两端分别相连的上侧拱槽和下侧拱槽。采用该结构,当从车体前侧向车体后侧作用的负荷施加于前围上盖 板侧部时,拱槽、上侧拱槽、及下侧拱槽均会产生压缩变形,所以与只形成拱槽的结构相比, 负荷吸収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柱与前围上盖板侧部之间的接合部位的斜视图。图2是图1中的虚线所表示的平面的截面图(迎着车体前方的面)。图3是图2中的X —X面的剖视图。图4是负荷施加于前围上盖板侧部时图2中的X — X面的剖视图。图5是采用参考例的结构时负荷施加于前围上盖板侧部时图2中的X — X面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柱与前围上盖板侧部之间的接合部位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4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图中,箭头U P表示车高方向的上方;箭头F R表示车长方向的前方;箭头I N表示车宽方向的内侧。前柱I被配置在汽车前窗(未图示)的左右两侧,并在车高方向上延伸。前围上盖板侧部2相当于,在上述前窗的下侧连接左右两侧的前柱I的前围上盖板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该前围上盖板侧部2从前围上盖板(未图示)的两侧端向车长方向的后方延伸。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柱I与前围上盖板侧部2之间的接合部位的斜视图。图2是图1中的虚线所表示的平面的截面图(迎着车体前方的面)。如图1和图2所示,前围上盖板侧部2包括:设在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侧纵壁部21 ;设在内侧纵壁部21的车高方向的上侧的上侧横壁部22 ;及设在内侧纵壁部21的车高方向的下侧的下侧横壁部23。如图2所示,前围上盖板侧部2由前围上盖板侧部内板3、及前围上盖板侧部外板4组合而成,其截面形状为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敞开的槽形。其中,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内侧纵壁部21相当于前围上盖板侧部外板4中沿车高方向及车长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分;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上侧横壁部22相当于前围上盖板侧部内板3中沿车宽方向及车长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分;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下侧横壁部23相当于前围上盖板侧部外板4中沿车宽方向及车长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分。图3是图2中的X — X面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内侧纵壁部21的后部与前柱I的下侧前壁部11接合在一起。具体而言,前柱I的下侧前壁部11与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内侧纵壁部21的后部在车宽方向上重叠,通过在该重叠部分的多个部位进行的点焊,前柱I的下侧前壁部11与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内侧纵壁部21接合在一起。图1中标示的“X”以及图3、图4中涂黑的部分表示上述点焊的焊点5。采用这种接合方式的情况下,当从车体前侧向车体后侧作用的负荷F施加于前围上盖板侧部2时,该负荷F会产生对上述接合部分(点焊的焊点5)进行剪切的应力,并容易使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内侧纵壁部21曲折变形。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中,如图1及图3所示那样,在前围上盖板侧部2的内侧纵壁部21上比点焊的焊点5更靠近车体前侧的区域中,形成了沿车高方向延伸的拱槽6。该拱槽6是为了在前围上盖板侧部2受到负荷作用时使内侧纵壁部21发生变形而设置的,其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平滑的波谷形。拱槽6贯通内侧纵壁部21的上缘和下缘。在此,所述上缘相当于前围上盖板侧部外板4中沿车高方向及车长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分(相当于内侧纵壁部21)的上边沿;所述下缘相当于前围上盖板侧部外板4中沿车高方向及车长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分(相当于内侧纵壁部21)与沿车宽方向及车长方向延伸的平板部分(相当于下侧横壁部23)相交之处的脊线。采用上述本技术的车体前部结构,例如当汽车发生前部侧面擦边碰撞,从车体前侧向车体后侧作用的负荷F施加于前围上盖板侧部2时,该负荷F因拱槽6发生压缩变形(如图4所示)而被吸收或部分吸收,所以能够减小对多个点焊的焊点5进行剪切的应力,并防止内侧纵壁部21上的拱槽6以外的部位发生变形。该拱槽6吸收负荷的效果与拱槽6的形状有关,槽的宽度及深度越大所能吸收的负荷就越大。另外,即便是拱槽6的压缩变形未能完全将负荷F吸收,减小后的负荷F产生对点焊的焊点5进行剪切的应力,该剪切应力也是对所有的点焊的焊点5均等作用的应力。因而,在受到负荷F作用时,不会对一个点焊的焊点5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能够防止点焊的焊点5剥离的情况发生。为了进行比较,图5中示出了未设拱槽6的车体前部结构(参考例)中的前围上盖板侧部2在受到负荷F作用时,内侧纵壁部21发生了曲折变形的状况。该曲折变形产生了使上述接合部分分离的应力F 1,在该应力F I的作用下,一部分点焊的焊点5产生剥离。与此相比,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受到负荷F的作用时,如图4所示那样,由于拱槽6发生压缩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上盖板和沿车高方向延伸的前柱,所述前围上盖板的两侧端设有向车长方向的后方延伸的前围上盖板侧部,该前围上盖板侧部具有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侧纵壁部,该内侧纵壁部的后部与所述前柱的下侧前壁部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纵壁部上,位于比与所述前柱的下侧前壁部接合的接合部分更靠近车体前侧的区域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沿车高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内侧纵壁部的上缘和下缘的拱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上盖板和沿车高方向延伸的前柱,所述前围上盖板的两侧端设有向车长方向的后方延伸的前围上盖板侧部,该前围上盖板侧部具有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侧纵壁部,该内侧纵壁部的后部与所述前柱的下侧前壁部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纵壁部上,位于比与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