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肼基甲酸醇酯的方法,包括在气液反应器中加入水合肼溶液,再加入醇,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将pH值调节至5~11,醇选自C1~C6的脂肪醇之一或苯甲醇,催化剂选自硫酸钠、4-二甲基吡啶或者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再向气液反应器中通入CO2气体,其气液接触时间为0.1~5秒,反应温度20~80℃;待气液反应器内水合肼反应完全后,取出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得到肼基甲酸醇酯。该方法以流动的CO2气体为原料,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该方法不仅可吸收烟气中的CO2,产生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创造经济价值,还可实现CO2减排、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CO2捕集和化工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CO2气体合成肼基甲酸醇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肼基甲酸醇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如肼基甲酸苄酯、肼基甲酸甲酯和肼基甲酸乙酯等,下面以肼基甲酸苄酯为例进行说明。肼基甲酸苄酯用于制备植物保护剂和转氨酶抑制剂,在农药和医药合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关于肼基甲酸苄酯的合成方法,已有多篇文献涉及。如1997年8月12日公开的日本专利JP9208553,以肼基甲酸甲酯和苯甲醇为原料,在甲醇钠催化下合成肼基甲酸苄酯,其缺点是对肼基甲酸甲酯纯度要求高,成本昂贵;1998年5月26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5756824,以肼基甲酸甲酯和苯甲醇为原料,在碳酸钾催化下合成肼基甲酸苄酯,该方法同样要求肼基甲酸甲酯含量高,价格昂贵,且合成收率低,仅为54% ;2000年12月12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6160160首先合成碳酸二苄酯,然后与水合肼在带精馏装置的反应釜中,搅拌升温到塔顶回流,慢慢馏出苯甲醇和水的混合物,当釜温达140°C,塔顶回流很少时,反应体系在10_4MPa下继续维持I小时,冷却到室温后生成肼基甲酸苄酯,收率达88%,但是该方法对温度和真空度要求均较高,工艺条件苛刻,操作周期长,产品后处理繁琐 。中国专利200810031026公开了一种肼基甲酸苄酯的合成方法,将碳酸二甲酯与水合肼反应后,中间产物不用分离,直接加入苯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目标产物,虽然该专利技术采用一锅饭反应,省却了中间处理过程,但需要缓慢将水合肼滴入反应体系,耗时I小时,然后又回流反应3h,之后再控制较高温度(8(T90°C)、较低真空度(0.05、.08MPa)反应2飞小时,再升温至100摄氏度脱尽低沸物,接着在11(T150°C、真空度0.09MPa脱尽苯甲醇,再重结晶等得到纯品。该方法虽然得到产品纯度高,成本较低,解决了肼基甲酸苄酯国内无生产,价格受国外垄断等问题,但操作工艺十分繁琐,不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及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国内研究论文《肼基甲酸苄酯》合成工艺的研究以肼基甲酸甲酯、苯甲醇为反应原料合成肼基甲酸苄酯,该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指出当催化剂为碳酸钠,且其用量为肼基甲酸甲酯质量的2.0-2.4%,反应温度为135~140°C,反应时间为4小时,苯甲醇用量为肼基甲酸甲酯的1.1倍时,产率可达到70%。该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层面,尚未形成完整生产工艺。CO2作为一种温室气体,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物种加速消失等。《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会议为缔约国规定了越来越详细具体的减排任务,在2020年CO2排放量要下降40%,各国政府也在CO2的减排、固定和利用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美国正在研发推广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CCS),将CO2捕集后封存于地下或海洋中,或者填充于采油井内。由于该项技术成本过高,难以广泛应用,且如果遇到地质灾害等事件,被封存的CO2将被再次释放。中国是燃煤大国,燃煤排放的CO2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左右,烟气中CO2约占总体积的10-15%,其浓度较高。如何将CO2进行有效回收利用,是当前学术领域、工业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回收烟气中的CO2,其关键的瓶颈在于:如何生成附加值较高的化学品,以抵消回收过程中的成本,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在工艺方面如何实现快速、连续化生产,以应对燃用化石燃料连续化运行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方法以流动的CO2气体为原料,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用于回收、利用燃烧废气中的CO2气体,保护环境。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Ca)在气液反应器中加入浓度为1.0-6.0moir1水合肼溶液,再加入醇,使水合肼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广2,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将pH值调节至5~11,所述醇为CfC6的脂肪醇之一或者苯甲醇,所述催化剂为硫酸钠、4- 二甲基吡啶或者N,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催化剂在气液反应器中的浓度为0.000.1 mo 11 ; (b)向气液反应器中通入CO2气体,CO2气体与水合肼溶液和醇的气液接触时间为0.5秒,反应温度2(T8 0°C,所述CO2气体的体积百分比浓度在5%以上; (c )待气液反应器内水合肼反应完全后,取出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得到肼基甲酸醇酯。优选的,所述水合肼溶液的浓度为1.0-4.0molL—1,所述醇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或者苯甲醇,水合肼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5,CO2气体与水合肼溶液和醇的气液接触时间为2~3秒,反应温度25~40°C。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液反应器为鼓泡反应器。所述CO2气体可以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经除尘、脱硝和脱硫后所得,所述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烟气中CO2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20%。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以流动的CO2气体为原料,与水合肼和醇反应,最终生成肼基甲酸醇酯,整个反应过程时间短,温度易控制,所用试剂、设备均简单易得,操作步骤简便,反应彻底,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高附加值回报。将该方法用于热电厂,不仅可吸收烟气中的CO2,产生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创造经济价值,还可实现CO2减排、保护环境,与现有的CO2减排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推广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中,纯品收率均在80%以上,各产品的核磁、红外、质谱等波谱数据与已知数据相比较,可证明均为目标产物。实施例1,所用气液反应器为鼓泡反应器,容积为1L,向其中加入Imoir1水合肼0.5L,再加入苯甲醇0.5mol,水合肼与苯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然后加入硫酸钠作为催化剂,并使催化剂的浓度为0.1 molL—1,用盐酸调整溶液的pH值至5,然后通入CO2气体(即CO2浓度为100%),控制CO2流速使CO2气体与水合肼溶液和醇的气液接触时间0.1秒,反应温度为80°C,在鼓泡反应器内生成肼基甲酸苄酯,且与水相分层,约五分钟后水合肼反应完全,将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并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进行减压蒸馏分离可得肼基甲酸苄酯纯品,收率85%。肼基甲酸苄酯的元素分析数据:Calcd for C8H10N2O2:C 57.82,H 6.07, N 16.86,0 19.26 ;Found C 57.80,H 6.04, N 16.82,0 19.23 (ExeterAnalytical CE-440 兀素分析仪)。实施例2:所用气液反应器为鼓泡反应器,容积为1L,向其中加入Zmoir1水合肼0.5L,再加入苯甲醇2mol,水合肼与苯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然后加入4-二甲基吡啶作为催化剂,使催化剂的浓度为0.001 moir1,用氢氧化钠调整溶液的pH值至11,然后通入CO2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CO2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控制CO2流速使CO2气体与水合肼溶液和醇的气液接触时间为I秒,反应温度40°C,在鼓泡反应器内生成肼基甲酸苄酯,且与水相分层,约半小时后水合肼反应完全,将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并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无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肼基甲酸醇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气液反应器中加入浓度为1.0~6.0molL‑1水合肼溶液,再加入醇,使水合肼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将pH值调节至5~11,所述醇为C1~C6的脂肪醇之一或者苯甲醇,所述催化剂为硫酸钠、4‑二甲基吡啶或者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催化剂在气液反应器中的浓度为0.001~0.1 molL‑1; (b)向气液反应器中通入CO2气体,CO2气体与水合肼溶液和醇的气液接触时间为0.1~5秒,反应温度20~80℃,所述CO2气体的体积百分比浓度在5%以上;(c)待气液反应器内水合肼反应完全后,取出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得到肼基甲酸醇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肼基甲酸醇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Ca)在气液反应器中加入浓度为1.0-6.0moir1水合肼溶液,再加入醇,使水合肼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广2,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将pH值调节至5~11,所述醇为CfC6的脂肪醇之一或者苯甲醇,所述催化剂为硫酸钠、4- 二甲基吡啶或者N,N’-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催化剂在气液反应器中的浓度为0.000.1 mo 11 ; (b)向气液反应器中通入CO2气体,CO2气体与水合肼溶液和醇的气液接触时间为0.5秒,反应温度2(T80°C,所述CO2气体的体积百分比浓度在5%以上; (c )待气液反应器内水合肼反应完全后,取出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得到肼基甲酸醇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肼基甲酸醇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合肼溶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