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549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其是涉及具有EGR系统等的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通过使子散热器具有辅助主散热器的功能,缩减主散热器的容量,实现成本削减、搭载空间的有效活用。其结构如下:设置有子控制阀(22),其检测主回路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冷却水的温度超过发动机稳态时冷却水的温度上限值的情况下,将向主散热器(16)输送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分流,输送向子回路;并用子散热器(28)对由该子控制阀(22)输送到子回路(12)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使其流入冷却器设备,并且将子回路(12)内的冷却水分流并返送回主回路(8)的第一泵(18)的上游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EGR系统等的发动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其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迄今,作为汽车排气所引起的大气污染的对策,在搭载柴油发动机的车辆中,广泛采用使汽车排气回流至发动机的EGR系统(汽车排气再循环系统)。在上述柴油发动机中,如果使高温的汽车排气原样回流至发动机的进气,则会产生碳黑(SOOT),且燃料消耗量会增大。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一般会设置EGR冷却器(换热器),将汽车排气用冷却水冷却之后送回发动机。上述EGR冷却器所使用的冷却水大多兼作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在进行发动机冷却的主冷却水回路中,经散热器由行驶风散热的冷却水被返送回发动机,但在冷却发动机之前会导出一部分使其流入EGR冷却器。该冷却水形成如下流动路径:在上述EGR冷却器将EGR气体(汽车排气)冷却后,与从散热器流入发动机的冷却水合流,然后,一部分的冷却水再次流向EGR冷却器,其余的冷却水冷却发动机后向散热器循环。虽然取决于车辆的运转条件,但通常在发动机运行中,经散热器散热后的冷却水的温度大致超过80°C。因此,在EGR冷却器由上述冷却水所冷却的汽车排气,不会低于该冷却水的水温。由于近些年来强化了对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散热器,所述主散热器对在发动机内流通的冷却水进行冷却;主回路,所述主回路是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散热器之间进行循环的冷却水的回路;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设置在所述主回路的所述发动机的上游侧,流通并驱动所述冷却水;子散热器,所述子散热器与所述主回路独立,对冷却车载发热体的冷却器设备所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子回路,所述子回路是在所述冷却器设备与所述子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冷却水的回路;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设置在所述子回路的中途,流通并驱动该子回路的冷却水;以及子控制阀,所述子控制阀检测所述主回路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温度超过所述发动机稳态时的冷却水的温度上限值的情况下,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28 JP 2011-258712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散热器,所述主散热器对在发动机内流通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主回路,所述主回路是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主散热器之间进行循环的冷却水的回路; 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设置在所述主回路的所述发动机的上游侧,流通并驱动所述冷却水; 子散热器,所述子散热器与所述主回路独立,对冷却车载发热体的冷却器设备所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子回路,所述子回路是在所述冷却器设备与所述子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冷却水的回路;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设置在所述子回路的中途,流通并驱动该子回路的冷却水;以及子控制阀,所述子控制阀检测所述主回路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温度超过所述发动机稳态时的冷却水的温度上限值的情况下,将向所述主散热器输送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分流,向所述子回路输送, 用所述子散热器对由所述子控制阀输送到所述子回路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使其流入所述冷却器设备,并且将所述子回路的冷却水分流并返送回所述主回路的所述第一泵的上游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主控制阀,所述主控制阀检测所述主回路的冷却水的温度,并在该温度未达到所述发动机稳态时的冷却水的温度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田崇稻叶纯平
申请(专利权)人: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东京散热器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