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及油分离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1158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及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能够可靠地防止漏油再流入贯穿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分离器具有:滤清元件,在内侧及外侧冲孔板(40A、41)之间配设有滤清部件(37),且构成为从入口配管(15)流入的制冷剂气体从设置于内侧冲孔板(41)的内侧贯穿孔(51)流入滤清部件(37)且从设置于外侧冲孔板(40A)的外侧贯穿孔(50A)向外侧流出;及壳(35),在内部容纳滤清元件(36A)并且具有收集从外侧贯穿孔(50A)流出的漏油(60)的底部(35C),所述油分离器构成为在外侧冲孔板(40A)的表面设置漏油(60)的辅助流路板(45A),且使漏油(60)通过辅助流路板(45A)排出到壳(35)的底部(35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2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02603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所有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捕集制冷剂气体中所含的油的滤清元件的油分离器、及应用该油分离器的超低温制冷机系统。
技术介绍
已知有通过使由压缩机升压的制冷剂气体在超低温制冷机中膨胀而产生寒冷的装置。这种压缩机中有在制冷剂气体的升压时使用油的压缩机。因此,有时在已升压的制冷剂气体中含有油。因此,通过压缩机升压的制冷剂气体在送至油分离器而进行油与制冷剂气体的分离后,供给于制冷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5911号公报 一种油分离器中,在单元内具有滤清部件。油在制冷剂气体通过该滤清部件时被分离。然而,若分离的油向滤清部件的下游侧飞散,则有可能再次混入制冷剂气体中。 若含有油的制冷剂气体供给于制冷机,则有可能会使制冷机的性能恶化。因此,要求提高油分离器的分离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9/201410045312.html" title="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及油分离器原文来自X技术">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及油分离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其具备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升压的压缩机、从升压后的所述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器、及使从所述油分离器中排出的制冷剂气体膨胀的超低温制冷机,该超低温制冷机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具备:容器;入口配管,配置于该容器的上部,且导入制冷剂气体;滤清部件,配置于具有内侧贯穿孔的内侧冲孔板与具有外侧贯穿孔的外侧冲孔板之间;出口配管,配置于比该滤清部件更靠外侧的容器上部,且排出通过该滤清部件后的制冷剂气体;排出口,配置于所述容器的下部,且排出通过所述滤清部件分离后的油;及辅助流路,设置于比所述外侧冲孔板更靠外侧,且将所述分离后的油导向所述排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3 JP 2013-0260381.一种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其具备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升压的压缩机、从
升压后的所述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油的油分离器、及使从所述油分离器中排出的
制冷剂气体膨胀的超低温制冷机,该超低温制冷机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油分离器具备:
容器;
入口配管,配置于该容器的上部,且导入制冷剂气体;
滤清部件,配置于具有内侧贯穿孔的内侧冲孔板与具有外侧贯穿孔的外侧
冲孔板之间;
出口配管,配置于比该滤清部件更靠外侧的容器上部,且排出通过该滤清
部件后的制冷剂气体;
排出口,配置于所述容器的下部,且排出通过所述滤清部件分离后的油;

辅助流路,设置于比所述外侧冲孔板更靠外侧,且将所述分离后的油导向
所述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流路至少配设于比所述外侧冲孔板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更靠
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流路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至少跨2个以上的所述外侧贯穿孔的长
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
于,
所述辅助流路在表面具有将所述分离后的油引导至底部的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低温制冷机系统,其特征在
于,
所述辅助流路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卓弥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