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记录多层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865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敏记录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热敏记录层的第一热敏记录片的所述第一热敏记录层侧,通过模拟粘接层粘贴有具有透光性的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由信息公开部和信息非公开部构成,在所述第二基材上的与所述信息非公开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遮蔽层;    所述第二基材采用以木材纸浆为主成分的基材的情况,所述第二基材的坪量为5~30g/m↑[2],密度为0.85~1.3g/m↑[3];所述第二基材采用以合成树脂为主成分的基材的情况,所述第二基材的坪量为5~30g/m↑[2],密度为0.9~1.6g/m↑[3];    并且,所述第二基材在没有实施记录的状态下被粘贴到所述第一热敏记录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片的所述热敏记录层侧上,其它基材通过模拟粘接层可剥离地被粘贴的热敏记录多层片。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敏记录材料,特别是与热敏记录同时进行热敏复写的热敏多层记录片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根据2004年12月27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04-376251号、2005年2月17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05-39951号、2005年3月25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05-88781号、2005年4月8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05-111890号、2005年4月12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05-114261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热敏记录方式由于具有不需要显影、支承体为纸时纸质接近一般纸、操作容易、显色浓度高、记录装置简单、可小型化且廉价、记录时无噪音、能够多张同时进行相同记录等特点,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特别是,能够多张同时进行相同记录的特点与喷墨、电子照相等其它记录方式相比优越,广泛应用于收据、传票、联络函等需要多张相同记录的领域。特别是,像用于超市的现金出纳机等的收据那样的卷绕状的多层片,期望记录装置的小型化,因此要求热敏记录方式。以往所知道的热敏多层记录片通常用以下3种方式获得。(1)热敏记录片重叠方式已知有将上页热敏记录片和下页热敏片重叠或者模拟粘接的热敏多层记录片(专利文献1~5)。专利文献1特开昭49-7314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2特开昭49-9864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3特开昭49-133041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4特开昭50-16004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5特开昭50-14351号公报(权利要求书)(2)上色油墨热转印并用方式已知有在支承体的表面上形成热敏显色层,该热敏显色层包含通过热进行反应而显色的双组分显色剂的两种成分,在该支承体的背面涂布以热熔融性蜡和炭黑等色料为主成分的热熔融性油墨,将该热熔融性油墨转印到下侧的薄片上得到复写的热敏多层记录片(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6特开昭52-115229号公报(权利要求1)(3)反应性热转印并用方式已知有在支承体的表面上形成热敏显色层,该热敏显色层包含通过热进行反应而显色的双组分显色剂的两种成分,在该支承体的背面制作上页记录片,该上页记录片涂布了含有所述双组分显色剂(假设为A和B)中的一个组分A为主成分的热熔融性转印层,制作下页记录片,该下页记录片在支承体上涂布了含有另一组分B为主成分的转印接受记录层。接着,将上页记录片的热熔融性转印层和下页记录片的转印接受记录层相互对置重叠,从而得到的热敏多层记录片(专利文献7~10)。另一方面,如收据、工资明细、各种通知书、健康诊断结果通知书等,通常使用的信息记录物为在多层片的表面上记录着任何人都能确认的公开信息,其内部则记录有秘密信息。用于这样的信息记录物的多层片,为了提高记录效率,期望着在表面记录公开信息的同时,在其背面能够记录与公开信息不同的信息。当前用于这种情况的多层片主要采用上述的反应性热转印并用方式的多层片、同样结构的压敏记录方式的多层片(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1)。专利文献7特开昭48-47844号公报专利文献8特开昭50-68143号公报专利文献9特开昭54-1041号公报专利文献10特开昭57-12693号公报专利文献11注册技术第3046499号公报根据上述(2)上色油墨热转印并用方式、(3)反应性热转印并用方式得到的热敏多层记录片原理上不能在记录前粘贴(如果在记录前预先粘贴,存在下层记录片会产生污点,或粘贴的糊等阻碍上层记录片的热熔融性油墨或热熔融性转印层的转移,显著降低记录浓度等问题。),因此难以形成卷绕状,无法使两张重叠的端部以点或部分接合制作长方形帐票,因此成为生产率差、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记录装置侧也存在记录前设置薄片的安装盘、连续印字困难等问题,存在不得不使用专用打印机的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人等着眼于(1)热敏记录片重叠方式得到的热敏多层记录片,并对其改良进行了研究。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敏记录多层片,能够同时热敏记录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生产率良好,制造成本也低。另外,由热敏纸重叠方式得到的热敏多层记录片容易形成卷绕状,但存在提高下页热敏记录片的画质、记录浓度的课题。作为该课题的解决方法考虑(A)提高下页热敏记录片的热敏记录层的热响应性,或者(B)提高从上页热敏记录片向下页热敏记录片的热传递量的方法,但同时存在以下课题。(A)对于提高下页热敏记录片的记录灵敏度,热敏层涂布时伴随有干燥温度降低等的生产率降低,或保存稳定性方面受到限制。(B)提高从上页热敏记录片向下页热敏记录片的热传递量的方法,最有效的是减少上页热敏记录片的支承体中的空隙,从而提高密度、降低厚度的方法。但是,在减少上层热敏记录片的支承体的厚度时存在以下加工上的课题。(1)在木材纸浆为主成分的纸上涂布热敏层时,伴随着纸吸水引起的纸强度下降,产生伸展、褶皱、断纸等问题,生产率极差,即使薄也最多是坪量40g/m2、且密度0.85~1.3g/cm3程度的支承体,而且,坪量40g/m2(密度0.85~1.3g/cm3)以上时上页敏记录片的厚度厚,向下页热敏记录片传递充分的热量是困难的。(2)使用合成树脂为主成分的支承体时,热敏层涂布时薄膜由于热会变形,或薄膜的粘度弱、处理难,由此即使薄也最多是坪量40g/m2、且密度0.9~1.6g/cm3程度,而且,坪量40g/m2(密度0.9~1.6g/cm3)以上时上页热敏记录片的厚度厚,向下页热敏记录片传递充分的热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涉及一种热敏多层记录体,提供使用坪量5~40g/m2(对于纸支承体,密度为0.85~1.3g/cm3;对于薄膜支承体,密度为0.9~1.6g/cm3)这样薄的上页热敏记录片的支承体制造时,不会产生褶皱等的热敏多层记录片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形式。一种热敏记录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热敏记录层的第一热敏记录片的所述第一热敏记录层侧,通过模拟粘接层粘贴有具有透光性的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由信息公开部和信息非公开部构成,在所述第二基材上的与所述信息非公开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遮蔽层。一种热敏记录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热敏记录层的第一热敏记录片的所述第一热敏记录层侧,通过模拟粘接层粘贴有在第二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二热敏记录层的第二热敏记录片;所述第二热敏记录片由信息公开部和信息非公开部构成,并且在所述第二热敏记录片上的与所述信息非公开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遮蔽层。如或记载的热敏记录多层片,其中,所述模拟粘接层通过将含有模拟粘接剂的涂布液涂布到所述第一热敏记录层侧或所述第二基材侧,层压所述第一热敏记录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后进行干燥而形成。如~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热敏记录多层片,其中,依据JIS K6854-3所规定的T型剥离试验法,在所述模拟粘接层处第一热敏记录片和第二基材之间的粘接强度为50~1000mN/25mm(剥离速度300mm/min.)。如~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热敏记录多层片,其中,所述遮蔽层通过印刷形成。如~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热敏记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敏记录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热敏记录层的第一热敏记录片的所述第一热敏记录层侧,通过模拟粘接层粘贴有具有透光性的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由信息公开部和信息非公开部构成,在所述第二基材上的与所述信息非公开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遮蔽层;所述第二基材采用以木材纸浆为主成分的基材的情况,所述第二基材的坪量为5~30g/m↑[2],密度为0.85~1.3g/m↑[3];所述第二基材采用以合成树脂为主成分的基材的情况,所述第二基材的坪量为5~30g/m↑[2],密度为0.9~1.6g/m↑[3];并且,所述第二基材在没有实施记录的状态下被粘贴到所述第一热敏记录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贯克己池上宪治三鸭弘明寺岛夏树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制纸株式会社王子特殊纸株式会社王子包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