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8069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3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具备: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其以能装卸的方式与设置于车辆外部的充电器中的充电器侧连接器连接;正极以及负极的车辆侧充电线,其对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和能够从上述充电器进行充电的蓄电装置之间进行连接;二极管,其设置在上述车辆侧充电线上,将从上述充电器朝向上述蓄电装置的方向设为正方向;和电阻器,其设置在车辆内部,在上述二极管和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之间,对正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和负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本申请基于2011年12月9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1-270005号,以及2012年5月28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2-120641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已知以下车辆驱动装置:即,在与外部充电器连接的充电端口和电池之间设置导通切断用的继电器(接触器:contactor),除了防止充电端口的活动头露出之夕卜,还基于与充电端口连接的逆变器电路的平滑电容器的电压来探测充电端口的短路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41794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涉及的车辆驱动装置所具备的导通切断用的继电器一般形成通过电磁力来进行高压接点保持的构造,但是如果由于例如充电端口和外部充电器之间的短路等而在高压接点部中流过给定以上的大电流,则有时会产生电磁斥力。相对于产生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使继电器的对应短路电流性能增大来抑制电磁斥力的产生的情况下,由于费用会发生增加,所以有时为了防止在高压接点部中流过给定以上的大电流而在充电端口和电池之间设置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但是,在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中,除了在短路产生所导致的异常状态(即击穿状态)中产生逆流的电流之外,即使是正常状态,也存在逆流的微小电流。由此,对于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希望恰当地判定正常状态、和短路产生所导致的异常状态。[0011 ] 例如,在基于由设置在外部充电器侧的电压传感器检测的电压来进行短路探测的情况下,考虑在正常状态的二极管中逆流的微小电流,需要为了根据从电压传感器输出的电压的检测结果来判定二极管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判定阈值。但是,如果相对于外部充电器侧的电压传感器的阻抗不明确,则不能对二极管的正常状态的电压进行规定,难以恰当地设定判定阈值。此外,例如,已知以下装置:即,检测从车辆侧的接触器的断路状态下的外部充电器侧向车辆侧施加高压后的充电连接器的电压变化(例如,放电速度),并基于该检测结果来执行电路的绝缘判定。但是,在这样的装置中,如果在与车辆侧的接触器相比更靠近充电连接器侧的正极以及负极间连接电阻器,则该电阻器作为所谓的放电电阻来发挥作用,有时存在放电速度超出给定的正常范围而增大的情况,会误检测为产生了绝缘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状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判定有无异常状态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方案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中,为了达成上述目而采用以下的构成。(I)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涉及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具备能够从车辆外部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的蓄电装置,该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具备: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其以能装卸的方式与设置于上述充电器中的充电器侧连接器连接;正极以及负极的车辆侧充电线,其对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和上述蓄电装置之间进行连接;二极管,其被设置在上述车辆侧充电线上,将从上述充电器朝向上述蓄电装置的方向设为正方向;和电阻器,其被设置在车辆内部,在上述二极管和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之间,对正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和负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进行连接。(2)在上述(I)的方案中,也可以是,进一步具备设置在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和上述电阻器之间,在执行充电时被连接的接触器。(3)在上述(I)的方案中,也可以是,进一步具备能够对上述蓄电装置和上述电阻器之间的导通进行切断的接触器。(4)在上述⑴至⑶中任一项的方案中,上述电阻器也可以具有与和由非击穿状态的上述二极管的反方向偏置所产生的反方向电流相对应的电阻值相同的电阻值。(5)在上述(4)的方案中,也可以具备:蓄电电压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蓄电装置的电压;电压获取部件,其获取上述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和异常判定部件,其在未执行从上述充电器向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的状态,并且上述接触器为连接状态下,在由上述电压获取部件获取的上述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比由上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上述蓄电装置的电压的1/2高的情况下,判定上述二极管为击穿状态。(6)在上述(5)的方案中,上述异常判定部件,在未执行从上述充电器向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的状态,并且上述接触器为开放状态下,在由上述电压获取部件获取的上述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不足由上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上述蓄电装置的电压的1/2的情况下,将上述接触器设为连接状态,之后,在由上述电压获取部件获取的上述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比由上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的上述蓄电装置的电压的1/2高的情况下,判定上述二极管为击穿状态;具备第2异常判定部件,该第2异常判定部件,在未执行从上述充电器向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的状态,并且上述接触器为开放状态下,在由上述电压获取部件获取的上述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为由上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的上述蓄电装置的电压的1/2以上的情况下,将上述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作为存储电压来存储,将上述接触器设为连接状态,之后,在由上述电压获取部件获取的上述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比上述存储电压高的情况下,判定上述二极管为击穿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⑴的方案,例如在基于在车辆侧检测出的电压(例如,蓄电装置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和在车辆外部的充电器侧检测出的电压(例如,充电器侧连接器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之间的比较等来判定有无击穿状态等二极管的异常状态时,即使充电器侧的电阻值不明确,与不具备电阻器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恰当地判定有无异常状态。S卩,在不具备电阻器的情况下,在二极管为击穿状态(S卩,由反方向偏置产生的反方向电流对应的电阻值为零或者比正常时小)下,在车辆外部的充电器侧检测出的电压成为与在车辆侧检测出的电压相等或者相近的值,与此相对地,在即使二极管为正常状态,而相比于二极管所具有的等效的电阻值,充电器侧的电阻值显著大的情况下,在车辆侧检测出的电压和在车辆外部的充电器侧检测出的电压会大致相同,难以判定有无异常状态。相对于此,通过具备电阻器,从而车辆外部的充电器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阻值成为将处于并联关系的电阻器和充电器之间的各电阻值进行合成后得到的值,如果二极管为正常状态,则即使充电器的电阻值不明确,在充电器侧检测出的电压,根据电阻器的电阻值,与不具备电阻器的情况相比,成为更小的值。另一方面,即使具备电阻器,在二极管为击穿状态时,由于在车辆外部的充电器侧检测出的电压成为与在车辆侧检测出的电压相等或者相近的值,因此能够容易地判定有无异常状态。根据上述(2)的方案,通过仅仅在正极以及负极的车辆侧充电线之间设置电阻器的简单构成,能够抑制构成所需的费用的增大,并且能够恰当地判定有无二极管的异常状态。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基于在车辆侧检测的电压(蓄电装置的两极间的电压等)和在充电器侧检测的电压(充电器侧连接器的两极间的电压等)之间的比较等来判定有无二极管的异常状态。该电阻器,例如,在从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装置的正极开始,经由正极的车辆侧充电线上的二极管以及充电用接触器(接触器)、正极的车辆侧以及充电器侧的各连接器、充电器侧的电压传感器、负极的充电器侧以及车辆侧的各连接器、和负极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具备能够从车辆外部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的蓄电装置,该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其以能装卸的方式与设置于上述充电器中的充电器侧连接器连接;正极以及负极的车辆侧充电线,其对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和上述蓄电装置之间进行连接;二极管,其被设置在上述车辆侧充电线上,将从上述充电器朝向上述蓄电装置的方向设为正方向;和电阻器,其被设置在车辆内部,在上述二极管和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之间,对正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和负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09 JP 2011-270005;2012.05.28 JP 2012-120641.一种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具备能够从车辆外部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的蓄电装置,该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其以能装卸的方式与设置于上述充电器中的充电器侧连接器连接; 正极以及负极的车辆侧充电线,其对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和上述蓄电装置之间进行连接; 二极管,其被设置在上述车辆侧充电线上,将从上述充电器朝向上述蓄电装置的方向设为正方向;和 电阻器,其被设置在车辆内部,在上述二极管和上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之间,对正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和负极的上述车辆侧充电线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设置在上 述车辆侧充电连接器和上述电阻器之间,在执行充电时被连接的接触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能够对上述蓄电装置和上述电阻器之间的导通进行切断的接触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阻器具有与和由非击穿状态的上述二极管的反方向偏置所产生的反方向电流相对应的电阻值相同的电阻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蓄电电压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蓄电装置的电压; 电压获取部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昌俊藤田晓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