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与伸缩臂架及应用该伸缩臂架的工程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069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待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偏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的周向位置固定的定位部件。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伸缩臂架及应用该伸缩臂架的工程机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与伸缩臂架及应用该伸缩臂架的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连接装置与伸缩臂架及应用该伸缩臂架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举高消防车为装备有灭火装置和举高装置的消防作业车辆,通过安装的举升臂架可将消防人员输送到高空,进行高空灭火及消防救援的消防作业任务。对于举高消防车而言,伸缩臂为该类消防车实现消防作业任务的主要部件之一。通常伸缩臂为多节箱形臂嵌套而形成,并利用油缸及板式链提供动力而实现伸出和回缩。基于伸缩臂的工作性能,需要满足相连接的两节伸缩臂之间的有效连接,并且能够平顺伸缩。现行的伸缩臂的各个臂筒之间一般有两种连接形式,其一、采用尼龙滑块滑动连接两节臂筒,其二、采用托辊装置滚动摩擦连接两节臂筒。但是,在工程实际装配过程中,上述两种连接形式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采用尼龙滑块连接相邻伸缩臂的两节臂筒时,由于两节臂筒的筒体尺寸存在制造误差,需要重新对尼龙滑块进行刨削,使其满足两连接的臂筒之间的装配间隙。该种连接方式需对尼龙滑块进行再加工,装配工作效率低,且,尼龙滑块通过滑动摩擦实现两节臂筒之间的伸缩,其摩擦力较大,影响伸缩臂工作时伸缩的平顺性,尤其制约了高米数消防车的伸缩臂工作性能。然而,对于采用托辊结构连接相邻伸缩臂的两节臂筒的方式,虽然可利用滚动摩擦实现较平顺伸缩动作,但是,由于托辊结构的表面经过处理,硬度较大,在装配过程中,对托辊的表面及结构进行再加工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对托辊进行处理,以调整适用两节臂筒之间的装配间隙时,易损坏臂筒或者托辊。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对采用托辊连接两节臂筒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快速便捷的调整装配间隙,提高装配效率,且有效确保连接构件的工作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调节第一待连接件与第二待连接件之间的装配间隙的连接装置,以提高装配效率。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伸缩臂架及应用该伸缩臂架的工程机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待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偏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的周向位置固定的定位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圆形凸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圆形凸台的内侧端部的连接凹槽;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圆形凸台的外侧端部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的安装孔相配合的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均匀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的底部设置周向限位所述第二待连接件的限位件。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偏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的距离至少为所述第一待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待连接件的最大装配偏差值。优选地,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方向,所述连接装置开设显示所述第二待连接件中心位置的观视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该连接装置包括本体,本体设有与第一待连接件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二待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待连接件枢接,使该连接装置能够相对第一待连接件转动,以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待连接件的转动。同时,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偏离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如此设置,可使第二待连接件偏置第一待连接件的连接位置。显然,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连接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时,可通过转动该连接装置使第二连接部转动至相对枢接轴线不同角度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二待连接件的安装位置,从而适应对不同装配间隙大小及装配方位的调整。同时,该连接装置还包括能够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待连接件的周向位置固定的定位部件。当连接装置调准第一待连接件与第二待连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后,通过该定位部件将连接装置固定于第一待连接件,确保第一连接部相对第一待连接件的周向位置固定,提高第一待连接件与第二待连接件连接位置固定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第一连接部设置为圆形凸台,显然,圆形凸台工艺性较好,且圆形凸台的圆周面能够平顺的实现与第一待连接件的相对转动,提升连接装置的操作性;另外,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圆形凸台的内侧端部的连接凹槽,换言之,沿枢接轴线的方向,圆形凸台靠近第二待连接件的一侧端面开设连接凹槽。如此,能够紧凑设置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从而提升连接装置结构的紧凑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伸缩臂架,包括外臂筒和内臂筒,所述外臂筒内通过连接装置安装有托辊组件,并通过所述托辊组件支撑所述内臂筒,所述连接装置的本体设有与所述外臂筒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托辊组件的芯轴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偏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所述连接装置还设有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外臂筒的周向位置固定的定位部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圆形凸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圆形凸台的内侧端部的连接凹槽。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圆形凸台的外侧端部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外臂筒的安装孔相配合的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均匀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的底部设置周向限位所述芯轴的限位件。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偏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外臂筒与所述芯轴的最大装配偏差值。优选地,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的方向,所述连接装置开设显示所述芯轴中心位置的观视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底盘、安装于所述底盘的伸缩臂架,所述伸缩臂架为以上所述的伸缩臂架。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消防车或起重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伸缩臂架包括外臂筒和内臂筒,该外臂筒通过连接装置安装有托辊组件,并通过托辊组件支撑内臂筒。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连接装置的本体设有与外臂筒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托辊组件的芯轴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的设置位置偏离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如此,可使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芯轴偏置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也就是说,芯轴的轴线能够偏离外臂筒的装配孔的中心,因此,在对两者进行装配时,通过转动与外臂筒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芯轴绕枢接轴线转动,调节芯轴的安装位置,从而解决由于制造误差引起的装配间隙过大或过小的问题,确保托辊组件有效连接外臂筒和内臂筒。同时,该连接装置还设有能够将第一连接部与外臂筒的周向位置固定的定位部件,通过该定位部件能够对调节后的芯轴的安装位置固定,提高外臂筒与芯轴的位置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外臂筒和内臂筒的有效连接。显然,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装配间隙,有效提升外臂筒和内臂筒的装配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第一连接部设置为圆形凸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圆形凸台的内侧端部的连接凹槽。进一步而言,通过圆形凸台可插装入外臂筒的装配孔中,且圆形凸台的圆周面与外臂筒的枢接连接能够提升转动调节安装位置的平顺性,提高连接装置的操作性。另外,沿枢接轴线的方向,圆形凸台靠近芯轴的一侧端面开设连接凹槽,不仅便于与芯轴插装连接,还能够提升连接装置结构的紧凑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H方向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装置与伸缩臂架及应用该伸缩臂架的工程机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装置(30),用于连接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待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偏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所述连接装置(30)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的周向位置固定的定位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30),用于连接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枢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待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偏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所述连接装置(30)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的周向位置固定的定位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圆形凸台(300),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圆形凸台(300)的内侧端部的连接凹槽(301);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圆形凸台(300)的外侧端部的环形台阶(302),所述环形台阶(302)的端面开设多个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的安装孔相配合的固定孔(3021),且所述固定孔(3021)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均匀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301)的底部设置周向限位所述第二待连接件的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偏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的距离至少为所述第一待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待连接件的最大装配偏差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3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接轴线方向,所述连接装置(30)开设显示所述第二待连接件中心位置的观视孔(303)。5.一种伸缩臂架,包括外臂筒(1)和内臂筒(2),所述外臂筒(1)内通过连接装置(30)安装有托辊组件,并通过所述托辊组件支撑所述内臂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东靳翠军张义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