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859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7:21
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及离合器(CL1),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11)与第一旋转电机(MG1)连接,行星架(14)与驱动轮连接,齿圈(13)与发动机(1)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的太阳轮(21)与第二旋转电机(MG2)连接,行星架(24)经由离合器(CL1)而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13)及发动机(1)连接,齿圈(23)与驱动轮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发动机、一对电动发电机单元及一对齿轮装置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动力传递装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005372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关于提高混合动力车辆的效率,还有改良的余地。例如,若能够以较高的自由度来设定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减速比与传递效率的对应关系,则能够实现混合动力车辆的效率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混合动力车辆的效率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及离合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行星架与驱动轮连接,齿圈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行星架经由所述离合器而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及所述发动机连接,齿圈与所述驱动轮连接。在上述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具备:第二离合器,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所述发动机接合和分离;及制动器,通过接合来限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的旋转。在上述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中,优选的是,通过将所述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制动器分别接合或分离而能够切换成行驶用的多个模式,通过将所述离合器及所述制动器接合并将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来实现基于模式5的行驶。在上述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中,优选的是,通过将所述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制动器分别接合或分离而能够切换成行驶用的多个模式,作为使所述发动机停止而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或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中的至少任一方为动力源来使混合动力车辆行驶的EV行驶,能够选择性地实现:将所述离合器及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并将所述制动器接合的模式3、将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制动器分离并将所述离合器接合的模式4、将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并将所述离合器及所述制动器接合的模式5这3个模式。在上述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与所述发动机的旋转轴相同的轴线上,从接近所述发动机的一侧依次配置有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离合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制动器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及离合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行星架与驱动轮连接,齿圈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行星架经由离合器而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及发动机连接,齿圈与驱动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起到能够提高混合动力车辆的效率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构架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各行驶模式的接合表的图。图3是HV-1模式时的共线图。图4是HV-2模式时的共线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理论传递效率线的图。图6是EV-1模式时的共线图。图7是EV-2模式时的共线图。图8是EV-3模式时的共线图。图9是表示旋转电机的损失的大小的概念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构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并未限定于该实施方式。而且,下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9,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构架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各行驶模式的接合表的图。如图1所示,混合动力车辆100具备发动机1、第一旋转电机MG1、第二旋转电机MG2及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1-1。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1-1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第一离合器CL1、第二离合器CL0及制动器B1。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1-1、发动机1、第一旋转电机MG1、第二旋转电机MG2及ECU30。第一离合器CL1是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的齿圈即第一齿圈13及发动机1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的行星架即第二行星架24进行接合和分离的离合器装置。制动器B1能够通过接合来限制第二行星架24的旋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的太阳轮即第一太阳轮11与第一旋转电机MG1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的行星架即第一行星架14与混合动力车辆100的驱动轮连接,第一齿圈13与发动机1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的太阳轮即第二太阳轮21与第二旋转电机MG2连接,第二行星架24经由第一离合器CL1而与第一齿圈13及发动机1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的齿圈即第二齿圈23与混合动力车辆100的驱动轮连接。另外,第一行星架14及第二齿圈23也可以不直接与驱动轮连接,例如可以经由差动机构、输出轴而与驱动轮连接。发动机1将燃料的燃烧能量转换成旋转运动而向旋转轴2输出。旋转轴2例如沿着混合动力车辆100的车宽方向延伸。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记载,“轴向”就表示旋转轴2的轴向。第一旋转电机MG1及第二旋转电机MG2分别具备作为马达(电动机)的功能和作为发电机的功能。第一旋转电机MG1及第二旋转电机MG2经由逆变器而与蓄电池连接。第一旋转电机MG1及第二旋转电机MG2能够将从蓄电池供给的电力转换成机械性的动力而输出,并且能够由输入的动力驱动而将机械性的动力转换成电力。由旋转电机MG1、MG2发电所得的电力能够蓄积于蓄电池。作为第一旋转电机MG1及第二旋转电机MG2,例如,可以使用交流同步型的电动发电机。第一旋转电机MG1具有定子41及转子42。转子42配置于与第一太阳轮11相同的轴线上,且与第一太阳轮11连接,与第一太阳轮11一体旋转。第二旋转电机MG2具有定子43及转子44。转子44配置于与第二太阳轮21相同的轴线上,且与第二太阳轮21连接,与第二太阳轮21一体旋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分别配置于与旋转轴2相同的轴线上,在轴向上相互相向。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配置得比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靠轴向的发动机侧。第一旋转电机MG1配置得比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靠轴向的发动机侧,第二旋转电机MG2配置得比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靠轴向的发动机侧的相反侧。即,第一旋转电机MG1与第二旋转电机MG2隔着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而在轴向上相互相向。在与发动机1的旋转轴2相同的轴线上,从接近发动机1的一侧依次配置有第二离合器CL0、第一旋转电机MG1、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第一离合器CL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0、制动器B1及第二旋转电机MG2。另外,各旋转电机MG1、MG2、各行星齿轮机构10、20、各离合器CL0、CL1及制动器B1的在轴向上的排列顺序并未限定于此。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0是单一小齿轮式,具有第一太阳轮11、第一小齿轮12、第一齿圈13及第一行星架14。第一太阳轮11配置于与旋转轴2相同的轴线上。第一齿圈13配置于与第一太阳轮11相同的轴线上且配置于第一太阳轮11的径向外侧。第一小齿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及离合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与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经由所述离合器而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及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所述驱动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及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与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而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及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所述驱动轮连接,并且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还具备:第二离合器,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与所述发动机进行接合和分离;及制动器,通过进行接合来限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的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能够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制动器分别接合或分离而切换成行驶用的多个模式,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制动器接合并使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来实现使所述发动机停止而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和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中的至少任一方为动力源来使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行驶的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建正岩濑雄二铃木阳介大野智仁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