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024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7:05
一种马达润滑循环构造,用以有效避免产生漏油情形,以及防止转轴于转动过程中产生噪音。该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包含一基座、一轴承、一转轴及一轴套。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承设置于该轴管内部,该轴承设有一枢接孔,且该轴承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油沟,以形成一第一油道;该转轴能够旋转地结合于该轴承的枢接孔,该转轴的外周面与该轴承的枢接孔之间形成一第二油道,该第二油道连通该第一油道以构成一油路;该轴套设置于该轴管的内周面与该轴承的外周面之间,该轴套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通气槽,该通气槽连通该油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马达润滑循环构造,用以有效避免产生漏油情形,以及防止转轴于转动过程中产生噪音。该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包含一基座、一轴承、一转轴及一轴套。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承设置于该轴管内部,该轴承设有一枢接孔,且该轴承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油沟,以形成一第一油道;该转轴能够旋转地结合于该轴承的枢接孔,该转轴的外周面与该轴承的枢接孔之间形成一第二油道,该第二油道连通该第一油道以构成一油路;该轴套设置于该轴管的内周面与该轴承的外周面之间,该轴套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通气槽,该通气槽连通该油路。【专利说明】马达润滑循环构造
本技术关于一种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尤其是一种用以提供马达的轴承具有足够润滑功能的马达润滑循环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现有马达大致如中国台湾第1391568号《马达》专利技术专利案,该现有马达包含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内部设有一轴承,其中该轴管外部套设一定子组,该轴承可供一转子的转轴枢接;借此,该定子组可产生交变磁场,用以驱动该转子旋转动作。又,现有马达的轴承一般选用含油轴承,该马达也配合该含油轴承设计有“润滑循环构造”,以确保该含油轴承可有效储存润滑油,使该转子可顺利旋转动作,并兼可提升马达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所示,揭示一种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8,该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8具有一基座81,该基座81设有一轴管811,该轴管811内部设置一轴承82及一封闭件83,该轴承82可供一转轴84枢接;其中该轴承82的外周面设有数个导油沟821,借此,该轴管811内部可形成供润滑油循环流动的油路,该油路由“轴承82与轴管811之间”、“轴承82与转轴84之间”、以及“封闭件83所封闭的轴管811空间”所共同构成,且该转轴84与该轴承82之间可借助润滑油以形成一油膜85,用以提供润滑功能进而增加马达使用寿命。然而,由于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8的油路的储存空间较小,当该转轴84组装于该轴管811时,该转轴84容易将该轴承82内部的残留空气挤出,同时,一部分的润滑油也会自该油路中溢出,故相对容易产生漏油情形,而大幅降低马达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2所示,揭示另一种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9,该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9同样具有一基座91,该基座91设有一轴管911,该轴管911内部设置一轴承92及一封闭件93,该轴承92可供一转轴94枢接,且该轴承92的外周面设有数个导油沟921。该另一种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9为改善上述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8的问题,其主要加宽该数个导油沟921,借此,使油路的储存空间相对增加,润滑油较不会充满整个油路,且该油路相对具有较多空气。然而,该另一种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9虽然可解决上述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8容易产生漏油的问题,但当该油路存在过多的空气时,反而容易另外造成该油路内部油压减弱,进而导致该转轴94与该轴承92之间所形成的油膜95强度不足,如此一来,导致该油膜95无法提供该转轴94较佳的润滑功能,使该转轴94于转动过程中容易与该轴承92产生过多接触或摩擦,进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润滑循环构造,该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可有效避免产生漏油情形。本技术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润滑循环构造,该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兼可有效维持转轴与轴承之间所形成的油膜强度,以防止转轴于转动过程中产生噪音。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包含一基座、一轴承、一转轴及一轴套。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承设置于该轴管内部,该轴承设有一枢接孔,且该轴承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油沟,以形成一第一油道;该转轴能够旋转地结合于该轴承的枢接孔,该转轴的外周面与该轴承的枢接孔之间形成一第二油道,该第二油道连通该第一油道以构成一油路;该轴套设置于该轴管的内周面与该轴承的外周面之间,该轴套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通气槽,该通气槽连通该油路。所述轴承于轴向上具有相对二端部,该轴承的二端部分别设有至少一径向油沟,该径向油沟用以连通该第一油道及该第二油道。所述轴套于轴向上具有相对二端部,该轴套的二端部分别设有至少一缺口,该缺口用以连通该通气槽及该油路。所述轴套的通气槽在径向上的截面积总和大于该轴承的导油沟在径向上的截面积总和。所述基座的轴管设置于一基板部的一侧表面,该轴管的一端为一封闭端,相对另一端为一开口端,该封闭端朝向该基板部。所述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另包含一封闭件,该封闭件设置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用以使该第一油道及该第二油道所构成的油路为一封闭油路。所述封闭件包含一扣持片及一固定块,该转轴穿伸通过该扣持片,该转轴外周面设有对应该扣持片的一环 槽,该固定块压抵该扣持片。所述轴套紧密套设于该轴承的外周面。其中该轴套可为塑胶轴套或橡胶轴套。所述轴承的导油沟为数个,该数个导油沟自该轴承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借助上述马达润滑循环构造,该轴套可有效维持该转轴与该轴承之间所形成的油膜强度,该轴套的通气槽也可作为多余润滑油的储存场所,因此,可达到提升马达使用寿命,以及防止转轴于转动过程中产生噪音等功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的组合剖视图。图2为另一种现有马达润滑循环构造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马达润滑循环构造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马达润滑循环构造的轴承及轴套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马达润滑循环构造的俯视组合剖视图。其中:【符号说明】〔本技术〕I基座11轴管111封闭端112开口端12基板部2轴承21枢接孔22导油沟23径向油沟3转轴31环槽4轴套41通气槽42缺口5封闭件51扣持片52固定块Rl第一油道R2第二油道〔现有技术〕8马达润滑循环构造81基座811轴管82轴承821导油沟83封闭件84转轴85油膜9马达润滑循环构造91基座911轴管92轴承921导油沟93封闭件94转轴95 油膜。【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4所示,揭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马达润滑循环构造,该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包含一基座1、一轴承2、一转轴3及一轴套4。其中该轴套4套设结合于该轴承2的外部,并与该基座 I相互结合,该转轴3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承2。该基座I设有一轴管11。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基座I将该轴管11设置于一基板部12的一侧表面,该基板部12与该轴管11可以塑胶材质一体射出成型而相结合,或者该轴管11也可为金属轴管,以便利用能够拆装的方式与该基板部12相互结合;其中该轴管11的一端可为一封闭端111,相对另一端可为一开口端112,该封闭端111朝向该基板部12,以供润滑油可以被储存于该轴管11内部而较不易流失。该轴承2设置于该基座I的轴管11内部,该轴承2设有一枢接孔21,且该轴承2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油沟22,以形成一第一油道Rl ;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导油沟22为数个,该轴承2于轴向上具有相对二端部,该数个导油沟22自该轴承2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使润滑油较易于循环流动,并兼可提升润滑油的储存量。该转轴3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承2的枢接孔21,该转轴3的外周面与该轴承2的枢接孔21之间形成一第二油道R2,该第二油道R2连通该第一油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润滑循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一个轴承,设置于该轴管内部,该轴承设有一个枢接孔,且该轴承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导油沟,以形成一个第一油道;一个转轴,能够旋转地结合于该轴承的枢接孔,该转轴的外周面与该轴承的枢接孔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油道,该第二油道连通该第一油道以构成一个油路;及一个轴套,设置于该轴管的内周面与该轴承的外周面之间,该轴套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通气槽,该通气槽连通该油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宫泽博美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