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207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其乃是包含了有多数的环状线圈,是彼此同轴地依序串接;一外壳,环绕于各该线圈的外侧;而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一由导磁材料所制成的导磁部,一身部,介于该导磁部与各该线圈之间。可借由该导磁部使磁场形封闭回路,增加可利用的垂直磁场。且构造简单且无须扩大原有的动子尺寸,就制造组装加工而言亦具有容易施作的具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
本专利技术是与电动机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
技术介绍
在已知技术中,欧洲专利第EP2346149A1公开案中,是揭露有一种线性致动器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其技术上的主要特征乃令定子构件中所具有多数永久磁铁彼此间分别夹设有一较高饱和磁通密度的中间部件,借以使对置的永久磁铁彼此的磁通在中间部件内为高磁通密度,得以经由该中间部件与向中心轴概呈垂直的方向穿过或自同向进入,以达到提升推力的效果。前述的已知技术固得以达到使致动器推力提升的功效,但是由于其必需就多数的永久磁铁的彼此间,各自夹置该中间部件,因此,造成了定子组装上的不便与繁琐,造成了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徒增定子的体积,以致于不当地扩大了线性致动器的整体体积。但是,于已知技术中所揭露的动子,其并未具有如前述定子般得以改变磁场状态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是以,已知动子的磁力线分布图乃是如图1所示的开放状,使得其垂直磁场的利用并未达到最佳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其使磁场形成封闭的回路,据以增加对垂直磁场的利用,达到提升马达推力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包含有:多数的环状线圈,是彼此同轴地依序串接;一外壳,环绕于各该线圈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是具有一由导磁材料所制成的导磁部,一身部,是介于该导磁部与各该线圈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磁部呈片状,并贴设于该身部上。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磁部具有多数的片身,分别贴接于该身部同侧表面的相异位置上。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身部具有一壳身,多数凹槽分别凹设于该壳身同侧表面的相异位置上,用以容设一对应的片身与之嵌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磁部为硅钢片。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身部是以铝制成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身部为绝缘材料,填置于该导磁部与各该线圈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身部为环氧树脂。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可借由该导磁部使磁场形封闭回路,增加可利用的垂直磁场,据此,当将该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应用作为棒状马达的构成组件时,乃得以有效地提升棒状马达的推力,经实际量测的结果,以该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作为棒状马达构成组件时,可使该棒状马达的连续推力与推力常数获得超过原有数值一成以上的显著提升效果,加以其构造简单且无须扩大原有的动子尺寸,就制造组装加工而言亦具有容易施作的具体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技术的磁力线分布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沿图3的4-4割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磁力线分布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沿图6的7-7割线的剖视图。附图标号:(10)(10’)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20)(20’)线圈;(30)外壳;(31)端部;(32)(32’)身部;(33)(33’)导磁部;(321)壳身;(322)凹槽;(331)片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10),其主要乃包含了有多数线圈(20)以及一外壳(30)。各该线圈(20)是分别呈环状,而彼此同轴地依序串接,据以形成滑设于一棒状定子上的动子构件中以电能形成可变动的磁场,从而与棒状定子上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达到棒状马达所提供的线性往复驱动的动力供给,但是关于各该线圈(20)的绕组,以及其彼此间的结合等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均是属已知技术所已经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以于本实施例中即不再另为冗陈。该外壳(30)是环设于各该线圈(20)的周侧,用以容设并定位各该线圈(20)的彼此结合状态,与外界隔绝从而达到保护各该线圈(20)的效果,而其具体的构成则是具有了二环状端部(31),彼此同轴对应且相隔开来地将各该线圈(20)夹置于其间,一管状的身部(32)环绕于各该线圈(20)的周侧并以两端与各该端部(31)固接,一由适当导磁材料所制成的导磁部(33)设于该身部(32)远离各该线圈(20)的外侧面上,以该身部(32)隔绝该导磁部(33)与各该线圈(20)间的直接接触;更进一步来说,该身部(32)乃具有一以铝挤型挤制的方管状壳身(321),四适当深度的凹槽(322)分别凹设于该壳身(321)的四侧表面上;而该导磁部(33)则具有由硅钢片所制成的四片身(331),分别嵌置于一对应的凹槽(322)中,而结合于该壳身(321)上,并使各该片身(331)的厚度相仿于所嵌设凹槽(322)的深度,以维持该外壳(30)外侧表面的平顺,避免因各该片身(331)与凹槽(322)间尺寸的差异,使该外壳(30)表面呈现高低起伏的阶状落差,影响其外观与使用。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该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10)可借由该导磁部(33)使磁场形成如图5所示般的封闭回路,增加可利用的垂直磁场,据此,当将该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10)应用作为棒状马达的构成组件时,乃得以有效地提升棒状马达的推力,经实际量测的结果,以该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10)作为棒状马达构成组件时,可使该棒状马达的连续推力与推力常数获得超过原有数值一成以上的显著提升效果,加以其构造简单且无须扩大原有的动子尺寸,就制造组装加工而言亦具有容易施作的具体效果。申请人所应特别加以指出的是,前述实施例中的该导磁部(33)固然是被例示为由多数片身(331)所构成,并各自贴设于该壳身(321)上,但是本专利技术主要技术特征乃是于动子元件的线圈周侧,借由适当的导磁材料予以环绕,用以使磁场得以形成封闭的回路,以增加可利用的垂直磁场,因此,凡具有该项技术特征的棒状马达动子均应属本专利技术所应受保护的范围,如图6与图7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棒状马达之动子改良构造(10’)即为适例。具体而言,在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10’),其构造乃是与前述一较佳实施例所揭者相同,其有所不同者,乃是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由硅钢片所制成的该导磁部(33’)的形状与前述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揭露的壳身及导磁部结合的形状相仿,亦即于本实施例中,该导磁部(33’)是呈方管状地环设于各该线圈(20’)的周侧上,而该身部(32’)则是为如环氧树脂等的绝缘材料,填置于各该线圈(20’)与该导磁部(33’)之间所构成的身部(32’),据此,本实施例所得达成的功效亦与前揭一较佳实施例所揭者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包含有:多数的环状线圈,是彼此同轴地依序串接;一外壳,环绕于各该线圈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是具有一由导磁材料所制成的导磁部,一身部,是介于该导磁部与各该线圈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状马达的动子改良构造,包含有:多数的环状线圈,是彼此同轴地依序串接;一外壳,环绕于各该线圈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是具有一由导磁材料所制成的导磁部,一身部,是介于该导磁部与各该线圈之间;其中,所述导磁部呈片状,并贴设于该身部上;所述导磁部具有多数的片身,分别贴接于该身部同侧表面的相异位置上;所述身部具有一壳身,多数凹槽分别凹设于该壳身同侧表面的相异位置上,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荣范智凯黄伦修
申请(专利权)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