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有轨电车道岔用地箱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3679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5:34
一种城市有轨电车道岔用地箱承载装置,由有轨电车道岔、轨枕、水泥基础组成,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中央箱体、侧箱,所述的中央箱体由主支撑板组、盖板组组成,所述侧箱由侧箱盖板、轨腰连接板、轨底连接板组成;所述中央箱体的主支撑板组、盖板组、侧箱盖板、侧箱的轨腰连接板、轨底连接板和有轨电车道岔连接,将承受的垂向载荷传递到有轨电车道岔及水泥基础上起到保护箱体内转换设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克服社会车辆通过岔区时造成转辙机损坏及安装装置失效,提高行车安全,此外也为岔区设备安装、调整、维护作业提供操作空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用地箱承载装置,其作用为提供混合路权下对转辙设备的防护,提供转辙设备安装、维护时的操作空间。
技术介绍
伴随着现代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兴起,尤其是混合路权区段存在社会车辆从岔区通过,当社会车辆轴重较重时对转辙设备区域的平稳性、岔区装置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承载防护装置。社会车辆通过岔区时由于运行速度高,轴重大时防护不当,社会车辆轴重将直接作用到转辙机及安装装置上,从而造成转辙机损坏及安装装置失效,严重影响有轨电车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有轨电车道岔用地箱承载装置,用以克服社会车辆通过岔区时造成转辙机损坏及安装装置失效,提高行车安全,此外也为岔区设备安装装置安装、调整、维护提供空间。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城市有轨电车道岔用地箱承载装置,由有轨电车道岔、轨枕、水泥基础组成,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中央箱体、侧箱,所述的中央箱体由主支撑板组、盖板组组成,所述侧箱由侧箱盖板、轨腰连接板、轨底连接板组成;所述中央箱体的主支撑板组、盖板组、侧箱盖板、侧箱的轨腰连接板、轨底连接板和有轨电车道岔连接,将承受的垂向载荷传递到有轨电车道岔及水泥基础上起到保护箱体内转换设备的作用。中央箱体还包括中央箱体嵌入板组,所述的侧箱还包括侧箱嵌入板,中央箱体和地基连接位设有中央箱体嵌入板组及侧箱嵌入板,工程施工完成后嵌入板嵌入水泥基础使得承载装置固定牢靠。中央箱体还包括转辙机安装支座,该转辙机安装支座提供转辙机安装接口,所述轨腰连接板、轨底连接板可用于融雪设备安装接口,整个箱体还提供安装安装调整,检修的操作空间。中央箱体的盖板组采用分块设计,中央盖板组的中部盖板具有唇特征,跨接在两侧盖板上,减小维护工作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它能够实现对有轨电车岔区转辙设备防护、安装和调整。箱体顶部和钢轨轨顶持平,底部与轨道、地基连接。该地箱承载装置垂向设有支撑板,提高整个箱体的承载能力,当社会车辆从箱体顶部盖板通过时,垂向载荷通过地箱承载装置分散到轨道及地基上,起到承载保护作用。此外箱体盖板的分块式设计减小了现场维护作业时的工作量,四周设有嵌入板有效提高箱体的预埋力,同时地箱承载装置还提供了设备安装、调整所需的空间。保护岔区转辙设备,箱体预留安装、调整接口及检修、维护操作空间。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减轻作业时移动盖板的工作量,维护安装装置时只需移动中部盖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机械结构安装总图;图2是本技术中央箱体斜视图;图3是本技术侧箱斜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央箱体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央箱体前视图;图6是本技术侧箱前视图;图7是本技术侧箱左视图。图中1.中央箱体,2.侧箱,3.有轨电车道岔,4.轨枕,5.水泥基础。1-1.主支撑板组,1-2.盖板组,1-3.中央箱体嵌入板组,1-4.转辙机安装支座,1-5.手动接口,2-1.侧箱盖板,2-2.轨腰连接板,2-3.轨底连接板,2-4.侧箱嵌入板。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由中央箱体和侧箱组成。中央箱体设有转辙机安装支座1-4。主支撑板组及轨腰连接板将箱体垂向载荷传递至水泥基础5,保护承载箱体内转辙设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在图1中,地箱承载装置主要由中央箱体1及侧箱2构成,中央箱体安装在有轨电车道岔3中部位置,侧箱安装在有轨电车道岔3两侧。其中中央箱体包括主支撑板组1-1,盖板组1-2,中央箱体嵌入板组1-3,转辙机安装支座1-4,手动接口1-5;侧箱包括侧箱盖板2-1,轨腰连接板2-2,轨底连接板2-3及侧箱嵌入板2-4组成。道岔铺设过程中将地箱相对道岔位置调整好后注入水泥,使得中央箱体嵌入板组1-3及侧箱嵌入板2-4嵌入到水泥基础5,增加箱体的黏着力,保证地箱相对道岔的准确位置。整个岔区铺设完成后,当社会车辆通过岔区时,施加于中央箱体顶部盖板组1-2的垂向载荷会通过盖板自身及中央地箱的主支撑板组1-1分散到轨道及水机基础上,从而有效的分散了垂向载荷。施加于侧箱上的垂向载荷通过轨型支撑板2-2,轨底连接板2-3分散到轨下水泥基础上。当转换设备故障时,箱体手动接口1-5预留手动操作转辙设备接口,安装装置需要调整、检修时,只需打开盖板组1-2中的中央盖板。当需要对安装装置端部实现调整,或者轨道两侧需接线等操作空间时只需打开侧箱盖板2-1既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有轨电车道岔用地箱承载装置,由有轨电车道岔(3)、轨枕(4)、水泥基础(5)组成,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中央箱体(1)、侧箱(2),所述的中央箱体(1)由主支撑板组(1?1)、盖板组(1?2)组成,所述侧箱(2)由侧箱盖板(2?1)、轨腰连接板2?2)、轨底连接板(2?3)组成;所述中央箱体的主支撑板组(1?1)、盖板组(1?2)、侧箱盖板(2?1)、侧箱的轨腰连接板(2?2)、轨底连接板(2?3)和有轨电车道岔(3)连接,将承受的垂向载荷传递到有轨电车道岔(3)及水泥基础(5)上起到保护箱体内转换设备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有轨电车道岔用地箱承载装置,由有轨电车道岔(3)、轨枕(4)、水泥基
础(5)组成,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中央箱体(1)、侧箱(2),所述的中央箱体(1)由
主支撑板组(1-1)、盖板组(1-2)组成,所述侧箱(2)由侧箱盖板(2-1)、轨腰连接
板2-2)、轨底连接板(2-3)组成;所述中央箱体的主支撑板组(1-1)、盖板组(1-2)、侧
箱盖板(2-1)、侧箱的轨腰连接板(2-2)、轨底连接板(2-3)和有轨电车道岔(3)连
接,将承受的垂向载荷传递到有轨电车道岔(3)及水泥基础(5)上起到保护箱体内转
换设备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有轨电车道岔用地箱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
中央箱体(1)还包括中央箱体嵌入板组(1-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亲敏孙晓勇黄天新张玉林刘振华张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通电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