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转胎架,具体的说是用于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和多个翻转驱动机构,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下端共同连接多个翻转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桥吊大梁腹板翻转定位的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作安全稳定,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翻转胎架,具体的说是用于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属于机械设备
。其包括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和多个翻转驱动机构,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下端共同连接多个翻转驱动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桥吊大梁腹板翻转定位的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作安全稳定,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专利说明】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转胎架,具体的说是用于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属于机械设备
。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桥吊大梁腹板的拼焊定位大部分依靠起重机械及固定钢架完成。这种方式采用人工定位,生产效率低,操作难度较大,工人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高可靠性、高精度、操作方便、工艺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性价比高的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能够实现桥吊大梁腹板的翻转定位,工作安全稳定,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包括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和多个翻转驱动机构,其特征是: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下端共同连接多个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部左右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第一翻转平台支座和第二翻转平台支座,第一翻转平台支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第二翻转平台支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固定座下部左右端分别固定第一液压缸下支座和第二液压缸下支座,第一液压缸下支座上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上支座,第一液压缸上支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第二液压缸下支座上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上支座,第二液压缸上支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进一步的,第一翻转平台支座内设有第一铜套。进一步的,第二翻转平台支座内设有第二铜套。进一步的,多个翻转驱动机构均匀分布。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桥吊大梁腹板翻转定位的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作安全稳定,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第一翻转平台、2-第二翻转平台、3_翻转驱动机构、4-固定座、5-第一液压缸上支座、6-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下支座、8-第二液压缸下支座、9-第二液压缸、10-第二液压缸上支座、11-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2-第一铜套、13-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4-第二铜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f 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2和多个翻转驱动机构3,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2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2下端共同连接多个翻转驱动机构3。多个翻转驱动机构3均匀分布。如图3所示,翻转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4,固定座4上部左右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和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2。所述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内设有第一铜套12,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内设有第二铜套14,第一铜套12和第二铜套14减少了销轴的磨损。固定座4下部左右端分别固定第一液压缸下支座7和第二液压缸下支座8,第一液压缸下支座7上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6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上支座5,第一液压缸上支座5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I。第二液压缸下支座8上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上支座10,第二液压缸上支座10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将待拼焊的桥吊大梁腹板用钢板依次吊放在翻转平台上面。根据焊接工艺需要,启动液压缸推动翻转平台围绕固定座支座旋转。根据焊接工艺依次作上下旋转动作,以此实现桥吊大梁腹板翻转定位用。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包括第一翻转平台(I)、第二翻转平台(2)和多个翻转驱动机构(3),其特征是:第一翻转平台(I)、第二翻转平台(2)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翻转平台(I)、第二翻转平台(2)下端共同连接多个翻转驱动机构(3);所述翻转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4),固定座(4)上部左右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和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I),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2);固定座(4)下部左右端分别固定第一液压缸下支座(7 )和第二液压缸下支座(8 ),第一液压缸下支座(7 )上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6 ),第一液压缸(6)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上支座(5),第一液压缸上支座(5)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I);第二液压缸下支座(8 )上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9 ),第二液压缸(9)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上支座(10),第二液压缸上支座(10)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内设有第一铜套(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内设有第二铜套(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其特征是:所述多个翻转驱动机构⑶均匀分布。【文档编号】B23K37/04GK203599752SQ201320686785【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专利技术者】李秀成, 杨念记, 龚国华, 周怡, 孙志民, 何家红 申请人: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吊大梁腹板拼焊翻转胎架,包括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2)和多个翻转驱动机构(3),其特征是: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2)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2)下端共同连接多个翻转驱动机构(3);所述翻转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4),固定座(4)上部左右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和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第一翻转平台支座(11)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翻转平台支座(13)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2);固定座(4)下部左右端分别固定第一液压缸下支座(7)和第二液压缸下支座(8),第一液压缸下支座(7)上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6)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上支座(5),第一液压缸上支座(5)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翻转平台(1);第二液压缸下支座(8)上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活塞杆前端铰接连接第二液压缸上支座(10),第二液压缸上支座(10)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翻转平台(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成,杨念记,龚国华,周怡,孙志民,何家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