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714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涉及一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包括机床床身,在机床床身上装有主轴箱及上刀架底座,上刀架底座上固定连接上刀架,在机床床身上还装有通过螺栓固定的下刀架及水平卡紧机构;主轴箱上固定连接有回转卡紧机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和机床操作系统;在机床床身内前部装有液压控制阀组,液压控制阀组通过高压胶管与设置在在机床床身后部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车削加工多槽皮带轮的专用机床,特别是一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加工专用机床,属于机床加工

技术介绍
在机械传动中常见的类型有摩擦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类型。其中带传动中用于安装传动带的轮子就叫做带轮,俗称皮带轮,皮带轮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工皮带轮的难点就在于对皮带轮槽的加工。现有的皮带轮槽的加工均采用普通车床人工操作,时间长、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需要有一定经验的技术工人,用普通车床加工时间长达2-3小时,难以形成批量生产。而且,由于人工操作很难保证多槽加工的深度一致性及槽距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采用普通车床加工时间长、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工人技术要求高、加工精度低等缺点。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包括机床床身,其特征在于:在机床床身上装有主轴箱及上刀架底座,上刀架底座上固定连接上刀架,在机床床身上还装有通过螺栓固定的下刀架及水平卡紧机构;主轴箱上固定连接有回转卡紧机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和机床操作系统;在机床床身内前部装有液压控制阀组,液压控制阀组通过高压胶管与设置在在机床床身后部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上刀架上分别装有纵向油缸和横向油缸,纵向油缸设在横向油缸下方;各油缸均通过高压胶管与液压控制阀组连接;上刀架底座上的导轨座结构为镶钢导轨;上刀架横向的前端和后端及纵向的前端均设有撞点发令机构。下刀架横向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撞点发令机构。撞点发令机构包括撞铁、绝缘套和调节螺栓,在调节螺栓的头部设有撞铁和绝缘套,绝缘套套设在撞铁的外部。刹车制动机构固定在机床床身左侧后部,并与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连接。自动润滑系统固定在机床床身的右侧。优点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这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加工专用机床,有效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1)加工时间: 普通车床加工用时2-3小时,专用机床加工9-12分钟。(2)技术工人:无需经验10分钟即可操作专用设备。(3)加工精度:一次车削保证槽深、槽距的准确精度。(4)劳动强度:通过操作台即可加工。无需原有操作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工件的一次装卡,车削过程均一次进刀成型。时间短、效率高。适于批量生产;大大降低加工制造成本;不同于普通车床的加工方式及普通数控车床的多次进刀。(2)上刀架横向、纵向进刀均由液压驱动具有吃刀量大、刚性好特点。(3)下刀架纵向进给为伺服控制具有定位精度高;对皮带轮的槽距控制精度高。(4)下刀架横向进刀为液压无级调速进给;刚性好、吃刀量大、切削深度大;保证了各槽切削深度一致性,这是普通车床办不到的。(5)上下刀架均采用自动定时、定量的润滑系统;保证机床的使用性能。(6)本机床的加工范围为直径300—500的中型皮带轮槽的加工。(7)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技术,操作简便、通俗易懂。(8)无需有多年皮带轮加工经验的技术工人,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床加工样件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撞点发令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床床身、2-主轴箱、3-上刀架底座、4-上刀架、5-下刀架、6-水平卡紧机构、7-回转卡紧机构、8-机床电气控制系统、9-机床操作系统、10-液压控制阀组、11-液压控制系统、12-纵向油缸、13-横向油缸、14-横向后撞点发令机构、15-刹车制动机构、16-自动润滑系统、17-横向前撞点发令机构、18-上行程开关、19-纵向前撞点发令机构、20-下行程开关、21-下刀架横向前撞点发令机构、22-下刀架横向后撞点发令机构、101-撞铁、102-绝缘套、103-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如图1-图3中所示,包括机床床身1,其特征在于:在机床床身1上装有主轴箱2及上刀架底座3,上刀架底座3上固定连接上刀架4,在机床床身1上还装有通过螺栓固定的下刀架5及水平卡紧机构6;主轴箱2上固定连接有回转卡紧机构7、机床电气控制系统8和机床操作系统9;在机床床身1内前部装有液压控制阀组10,液压控制阀组10通过高压胶管与设置在在机床床身后部的液压控制系统11连接。上刀架4由液压驱动控制,上刀架4上分别装有纵向油缸12和横向油缸13,纵向油缸12设在横向油缸13下方,纵向油缸12和横向油缸13分别控制上刀架4的运动方位并通过液压控制阀组10来控制上刀架4的切削速度;各油缸均通过高压胶管与液压控制阀组10连接;上刀架底座3上的导轨座结构为镶钢导轨,大大提高了上刀架的刚度及强度。上刀架4横向的前端和后端及纵向的前端均设有撞点发令机构,分别为横向前撞点发令机构17、横向后撞点发令机构14、纵向前撞点发令机构19。下刀架5采用数控、液压相结合的控制方式,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杠、PLC电气系统)控制下刀架5的纵向运动;机床的液压系统控制下刀架5横向运动方式并通过液压控制阀组10来控制下刀架5的横向切削速度。下刀架5上的导轨座结构也为镶钢导轨,大大提高了下刀架的刚度及强度。下刀架5横向的前端和后端也设有撞点发令机构,分别为下刀架横向前撞点发令机构21和下刀架横向后撞点发令机构22。如图6所示,上述撞点发令机构包括撞铁101、绝缘套102和调节螺栓103,在调节螺栓103的头部设有撞铁101和绝缘套102,绝缘套102套设在撞铁101的外部;独特的撞点发令机构确保了机床加工精度。刹车制动机构15固定在机床床身1左侧后部,并与机床电气控制系统8连接,确保机床本身的安全系数。自动润滑系统16固定在机床床身1的右侧,保证了机床导轨的自动润滑。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工艺流程如下:待加工皮带轮----卡紧回转卡紧机构----卡紧水平卡紧机构----主轴启动----上刀架启动----下刀架启动----加工完毕卸活。首先启动机床液压控制系统。系统工作压力调整保持在4MPa,回转卡紧机构压力调整为2.5-3MPa。待加工皮带轮以内孔为定位基准面,安装在自定心卡盘上。启动回转卡紧机构7旋钮卡紧工件。启动水平卡紧机构6旋钮使工件二次卡紧。启动机床控制系统程序点动主轴,检测工件是否安装、卡紧到位。检测完毕后。启动机床控制系统加工程序按钮。主轴旋转。上刀架横向刀台快进送刀。当横向刀台快进到横向前撞点发令机构17时发令。上刀架纵向滑板快进通过上行程开关18发令转为工进,开始对皮带轮工件外圆进行加工。当纵向滑板工进到纵向前撞点发令机构19时发令。横向刀台快速退回至横向后撞点发令机构14时发令。纵向滑板快速退回0点。完成对皮带轮加工件的外圆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包括机床床身(1),其特征在于:在机床床身(1)上装有主轴箱(2)及上刀架底座(3),上刀架底座(3)上固定连接上刀架(4),在机床床身(1)上还装有通过螺栓固定的下刀架(5)及水平卡紧机构(6);主轴箱(2)上固定连接有回转卡紧机构(7)、机床电气控制系统(8)和机床操作系统(9);在机床床身(1)内前部装有液压控制阀组(10),液压控制阀组(10)通过高压胶管与设置在在机床床身后部的液压控制系统(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包括机床床身(1),其特征在于:在机床床身(1)上装有主轴箱(2)及上刀架底座(3),上刀架底座(3)上固定连接上刀架(4),在机床床身(1)上还装有通过螺栓固定的下刀架(5)及水平卡紧机构(6);主轴箱(2)上固定连接有回转卡紧机构(7)、机床电气控制系统(8)和机床操作系统(9);在机床床身(1)内前部装有液压控制阀组(10),液压控制阀组(10)通过高压胶管与设置在在机床床身后部的液压控制系统(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液压皮带轮槽专用机床,其特征在于:上刀架(4)上分别装有纵向油缸(12)和横向油缸(13),纵向油缸(12)设在横向油缸(13)下方;各油缸均通过高压胶管与液压控制阀组(10)连接;上刀架底座(3)上的导轨座结构为镶钢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海姜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朝阳宏丰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