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查询
首页
专利评估
登录
注册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专利技术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共有7836项专利
机动车无级变速系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无级变速系统控制装置,由摇臂、接触滚轮和皮带控制装置组成,接触滚轮装置在摇臂末端,可在皮带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限制皮带卡合在前皮带轮组的不同直径的位置,以使皮带型无级变速系统在高速状态下仍有较高的减速比。
引擎冷却系统水温控制机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擎冷却系统水温控制机构,增设二个温度控制阀,此二温度控制阀借由热胀冷缩的特性,改变阀头的位置来控制冷却水流入引擎的流量,一个控制阀根据缸头水套的冷却温度,来控制分流道(bypass)的大小,可调整冷却水的分流量,以控...
外接辅助动力的复合式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外接辅助动力的复合式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第一动力单元,具有一动力元件、第一驱动轴及一输出轴,该输出轴可受该驱动轴驱动旋转; 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该第一驱动轴与该输出轴之间,用以将该驱动轴的动力传递到该输出轴;...
连续变速复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变速复合动力系统,包括具有驱动轴的第一动力单元、由第一动力单元驱动的输出轴、连接于驱动轴与输出轴之间以将驱动轴动力传递至输出轴的皮带变速机构及控制第一动力单元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经第二传动机构连设可呈空转状态/电动机...
并联式双动力元复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并联式双动力元复合动力系统,它包括具有驱动轴的第一动力单元、由第一动力单元驱动的输出轴、连接于驱动轴与输出轴之间以将驱动轴动力传递至输出轴的皮带变速机构及设置于驱动轴/输出轴上以控制第一动力单元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轴上组设...
电动车辆的电池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装配结构,其是由车架、一组电池与车架上的电池悬吊固定机构所构成,藉由上述组件的设置,可将电池自车架下方置设进入,为平行于车架或垂直于地面,进行向上安装或向下拆卸的动作,使电池装配及拆卸得以快速且简便,并利...
变速箱同步器制造技术
一种变速箱同步器,其主要改进传统同步器内调速铜环的设计,以增加铜环的强度和同步器的容量,并使用螺旋弹簧取代线形弹簧,以解决调速键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此外,在调速键的设计上亦使用圆形凸出取代传统平面突出,以更明确定义空挡时的位置。
一种复合式动力驱动装置与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复合式动力驱动装置与控制方法,利用不同性质的动力源以并联的方式相互配合,进行驱动;因为利用并联的方式结合动力源,故在不需要共同配合驱动时,可单独使用复数种动力源的其中一种,以免浪费能源。其装置是包括:至少一系统控制装置;...
并联式双动力元复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并联式双动力元复合动力系统。为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使两种动力源既可独立出力又能平顺衔接合成动力、适合微小型车辆的工程部件,提出本发明,它包括具有驱动轴的第一动力单元、由第一动力单元驱动的输出轴、连接于驱动轴与输出轴之间以将驱动轴...
连续变速复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变速复合动力系统。为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使两种动力源既可独立出力又能平顺衔接合成动力、适合微小型车辆的工程部件,提出本发明,它包括具有驱动轴的第一动力单元、由第一动力单元驱动的输出轴、连接于驱动轴与输出轴之间以将驱动轴动力传...
可控制变速特性的复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制变速特性的复合动力系统,该复合式动力系统包括: 至少一电力驱动装置,为复合式动力系统的第一种驱动源,以电子方式驱动; 至少一燃油驱动装置,为复合式动力系统的第二种驱动源,以一般燃油为燃料的方式进行驱动; 至少...
混合动力车辆及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使用至少两种动力,包括:引擎、启动发电马达、动力马达、自动手排档传动系统、电瓶、自动切换离合器、控制单元组合。启动发电马达与引擎耦接并同步运转,用于启动引擎并兼作为辅助动力。自动手排档传动系统与动力马达耦接,通过控制启...
防倾倒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可倾车辆的车架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可倾车辆的防倾倒装置,该装置可根据可倾车辆的运动状态,判断是否要驱动固锁机构以锁固可倾车辆的车架。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可倾车辆的车架结构,其是利用防倾倒装置与一种独立悬吊轮与车身共倾的构造相结合,可使车子维持一定舒适性...
一种具有应变感测功能的智慧型车架机构制造技术
一种具应变感测功能的智慧型车架机构(Intelligent chassis mechanism with strain detecting),为结合于车辆车体上的量测应用技术,是在车辆车架上设置一个以上的应力一应变感测器,用以...
用于纳米转印的均匀施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用于纳米转印的均匀施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外罩,具有至少一开口,在该开口周围设有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缘部; 承载转印用模具的第一承载单元,设有向该第一方向的反向延伸的第二凸缘部,令该第二凸缘部可非固定地搭接...
用于纳米转印的平行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用于纳米转印的平行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转印单元,至少具有一第一模板与固定在该第一模板上的转印用模具; 承载单元,至少具有一第二模板与固定在该第二模板上、且涂布有可成形材料层的基板; 平行度调整机构...
具有记录功能的喷墨头及应用此喷墨头的打印机系统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记录功能的喷墨头及应用此喷墨头的打印机系统,所述具有记录功能的喷墨头,包括:多条第一驱动线,耦接一打印装置所送出的多个第一选择信号;多条第二驱动线,耦接该打印装置所送出的多个第二选择信号;一滴墨单元阵列,响应该等第一和第...
喷孔片制造技术
一种喷孔片包括喷孔层。喷孔层具有第一面、相对于第一面之第二面、至少一个喷孔、至少一个积墨储槽及至少一个积墨导沟,而喷孔贯穿喷孔层而连接喷孔层之第一面及第二面,且积墨储槽及积墨导沟均位于第一面,而积墨储槽连通于喷孔之靠近第一面的一端,且积...
微液滴喷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微液滴喷印装置及方法,用以喷印微组件,其包含有喷印模块、运动平台模块、影像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与喷印头维护模块,喷印头维护模块用以清洁喷印头,待喷印基板则被承载于运动平台模块,并通过影像检测模块以侦测喷印头与基板的相对位置及相对角...
喷墨装置以及校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一种喷墨装置包括压电式喷墨头、多个驱动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压电式喷墨头具有多个喷孔,分别用以根据驱动电压而输出墨滴。驱动单元根据控制信号以产生驱动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对应于喷孔的墨滴的状态以产生检测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检测信号而产生...
首页
<<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
尾页
科研机构数量排行前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270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954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83358
浙江大学
7749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6643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66068
国家电网公司
59735
清华大学
54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743
华南理工大学
50033
最新更新发明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612
金凤实验室
44
株式会社IST
21
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404
凯迩必欧洲有限责任公司纳瓦拉分公司
3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6708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4
捷米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
32
贵州众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5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