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92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包括升降杆、手摇铰车、上、下滑轮组和升降杆固定机构,升降杆底部与升降杆铰接座铰接,上滑轮座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顶部纵杆上,升降杆固定机构横置在升降杆的中部上,手摇铰车释放的钢丝绳一端先绕过下滑轮组,再绕过上滑轮组后与升降杆固定机构一端相连。收纳状态的升降杆和垂直使用状态的升降杆分别通过对应的升降杆固定机构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上,或垂直固定在方舱框架纵向侧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可靠、使用简单,可在公路、铁路运输过程中不超高并可快速架设,解决了升降杆能与方舱一起随车共同运输的难题,提高了方舱的工作效率,满足了快速响应作业的需要。

Vehicle-mounted lifting rod rapid er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pid erection device of vehicle-mounted lifting rod, which comprises lifting rod, hand-operated articulator, upper and lower pulley groups and lifting rod fixing mechanism, the bottom of lif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articulated seat of lifting rod, the upper pulley seat is fixed on the top longitudinal rod of one side of the cabin frame, the lifting rod fixing mechanism is horizontal on the middle of the lifting rod, and one end of the wire rope released by the hand-operated articulator first circles the lower pulley. Group B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lifting rod fixing mechanism after bypassing the upper pulley group. The lifting rod in the receiving state and the lifting rod in the vertical use state are obliquely fixed on the longitudinal side plate of the cabin or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longitudinal side plate of the cabin frame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lifting rod fixing mechanism, respectively. The invention has reliable structure and simple use, can not be superelevated in the process of highway an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nd can be quickly erected.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lifting pole can be transported together with the cabin,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cabin, and meets the needs of rapid respons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舱外的杆体的架设装置,尤其是一种升降杆的快速架设和快速收纳装置,属于特种车辆外部设备

技术介绍
升降杆是配置给方舱的专用杆件,其顶部安装通讯天线或雷达天线或其他设备。如某种型号升降杆收纳后长度约为3m左右,使用时升降杆最高可升到18m左右。若将这样长度的可伸缩升降杆固定安装在方舱上容易造成整车超高,在公路或铁路运输时只好将其拆除,到了使用现场再安装升降杆,非常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无法达到升降杆使用的快速响应、快速架设展开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使用方便、并能快速架设的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包括安装在方舱纵向一侧外的升降杆、手摇铰车、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升降杆固定机构,升降杆的底部铰耳通过铰接螺栓组与升降杆铰接座铰接,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包括结构相同的滑轮以及各自的上滑轮座和下滑轮座,依次排列的升降杆铰接座、下滑轮座和手摇铰车底座下部分别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底部纵杆上,且靠近方舱框架后端底部的集装箱角组件;上滑轮座固定在方舱框架同一侧顶部纵杆的后端上,且与方舱框架后端顶部的的集装箱角组件相邻;升降杆固定机构横置在升降杆的中部上,手摇铰车释放的钢丝绳一端先绕过下滑轮组,再绕过上滑轮组后与升降杆固定机构一端相连;倾斜设置收纳状态的升降杆与通过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两次转向的钢丝绳构成了锐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上;垂直设置使用状态的升降杆与通过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两次转向的钢丝绳构成直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垂直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顶部纵杆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底架,以及半圆形底座和抱箍,一个用于固定使用状态升降杆的底架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顶部纵杆上,另一个用于固定收纳状态升降杆的底架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上;半圆形底座固定在底架上,升降杆嵌入半圆形底座中,抱箍两端与半圆形底座两端固定连接,将升降杆固定在半圆形底座中。半圆形底座的底部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安装边,限位器一端固定在底架一端上,限位器另一端位于一安装边上侧,弹性销垂直固定在限位器另一端上,弹性销端头穿过一安装边和底架,拧入固定在底架一端内侧面上的螺母中,螺栓垂直穿过另一安装边,拧入底架一端内侧面上的螺母中,将半圆形底座固定在底架上,从而将升降杆固定在相应的底架上。进一步的,水平固定的底架纵向中心线与升降杆铰接座的铰接中心的距离R1与倾斜固定的底架纵向中心线与升降杆铰接座的铰接中心的距离R2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手摇铰车包括壳体总成、手摇盘、钢丝绳、钢丝绳卷筒、支撑轴、制动盘、棘轮和棘爪,所述手摇盘中心与支撑轴一端端头固定连接,支撑轴中部与钢丝绳卷筒内孔螺纹连接,钢丝绳卷筒两侧通过轴承支撑在钢丝绳卷筒两侧中间圆盘上,钢丝绳一端固定在钢丝绳卷筒上;棘轮位于制动盘的外侧,两者通过花键连接,制动盘与钢丝绳卷筒一侧相邻;棘爪上端与靠近制动盘的中间圆板铰接,棘爪下端卡入棘轮齿槽中;壳体总成包覆钢丝绳卷筒、支撑轴、制动盘、棘轮和棘爪,壳体总成两侧分别支撑在下座上;下滑轮组与手摇铰车并排固定在下座上,下座的垂直侧面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底部纵杆上。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两个立壳体和外壳体,呈槽形的立壳体上端分别与两块中间圆板固定连接,立壳体底部分别固定在下座的上侧;外壳体完全包容手摇铰车,下滑轮座底部和外壳体底部依次固定在下座上,所述下座的垂直侧面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底部纵杆的后端上。本专利技术设置在方舱一侧外且位于车辆平台上,不占用方舱内宝贵的使用空间,既可以保证使用时伸出高度较高的升降杆,又可以在公路、铁路运输过程中不超高并可快速架设,且不影响车辆平台派作他用。结构可靠、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采用设置在方舱纵向外侧底部的手摇铰车收放的钢丝绳拉起或放下升降杆,并能双向转动和双向制动,确保升降杆的转动安全。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将升降杆或垂直固定在方舱框架纵向侧板上,或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上的方案,解决了升降杆能与方舱一起随车共同运输的难题,提高了方舱的工作效率,满足了快速响应作业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A-A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放大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放大剖视图;图6是下滑轮组和手摇铰车安装在下座上的结构图;图7是图6的D-D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安装在方舱100纵向一侧外的升降杆1、手摇铰车2、上滑轮组3、下滑轮组4和升降杆固定机构5,升降杆1的底部铰耳11通过铰接螺栓组12与升降杆铰接座13铰接,升降杆铰接座13通过其下部的下筋板131焊接固定在方舱框架10纵向一侧的底部纵杆101上。滑轮组3和下滑轮组4包括结构相同的滑轮31以及各自的上滑轮座32和下滑轮座41,图1中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升降杆铰接座13、下滑轮座41和手摇铰车底座6分别固定在方舱框架10纵向一侧的底部纵杆101上,且靠近方舱框架10后端底部的集装箱角组件20。如图5所示,上滑轮座32通过其一侧的上滑轮座筋板321焊接固定在方舱框架10纵向一侧的顶部纵杆102后端上,且与方舱框架10后端顶部的的集装箱角组件20相邻,升降杆固定机构5横置在升降杆1的中部上,手摇铰车2释放的钢丝绳23一端先绕过下滑轮组4,再绕过上滑轮组3后与升降杆固定机构5右端相连。倾斜设置收纳状态的升降杆1与通过上滑轮组3和下滑轮组4两次转向的钢丝绳23构成了锐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5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103上。垂直设置使用状态的升降杆1与通过上滑轮组3和下滑轮组4两次转向的钢丝绳23构成直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垂直固定在方舱框架10纵向一侧的顶部纵杆102上。升降杆1与通过上滑轮组3和下滑轮组4两次转向的钢丝绳23构成的锐角三角形可以增大钢丝绳23与上滑轮组3或下滑轮组4的包角,防止钢丝绳23滑出对应的滑轮组。如图3所示,升降杆固定机构5包括两个底架51,以及半圆形底座52和抱箍53,一个用于固定使用状态升降杆1的底架51焊接固定在方舱框架10纵向一侧的顶部纵杆102上,另一个用于固定收纳状态升降杆1的底架51倾斜焊接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103上。半圆形底座52固定在底架51上,升降杆1嵌入半圆形底座52中,抱箍53两端与半圆形底座52两端固定连接,将升降杆1固定在半圆形底座51中。半圆形底座52的底部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安装边521,限位器54一端固定在底架51左端上,另一端位于一安装边521上侧,弹性销55垂直固定在限位器54右端上,弹性销55端头穿过一安装边521和底架51,拧入固定在底架51一端内侧面上的螺母511中,螺栓56垂直穿过另一安装边521,拧入底架51一端内侧面上的螺母511中,将半圆形底座52固定在底架51上,从而将升降杆1固定在相应的底架51上。如图1所示,水平固定的底架51纵向中心线与升降杆铰接座13的铰接中心的距离R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方舱纵向一侧外的升降杆、手摇铰车、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升降杆固定机构,升降杆的底部铰耳通过铰接螺栓组与升降杆铰接座铰接,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包括结构相同的滑轮以及各自的上滑轮座和下滑轮座,依次排列的升降杆铰接座、下滑轮座和手摇铰车下部分别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底部纵杆上,且靠近方舱框架后端底部的集装箱角组件;上滑轮座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顶部纵杆的后端上,且与方舱框架后端顶部的的集装箱角组件相邻;升降杆固定机构横置在升降杆的中部上,手摇铰车释放的钢丝绳一端先绕过下滑轮组,再绕过上滑轮组后与升降杆固定机构一端相连;倾斜设置收纳状态的升降杆与通过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两次转向的钢丝绳构成了锐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上;垂直设置使用状态的升降杆与通过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两次转向的钢丝绳构成直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垂直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顶部纵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方舱纵向一侧外的升降杆、手摇铰车、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升降杆固定机构,升降杆的底部铰耳通过铰接螺栓组与升降杆铰接座铰接,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包括结构相同的滑轮以及各自的上滑轮座和下滑轮座,依次排列的升降杆铰接座、下滑轮座和手摇铰车下部分别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底部纵杆上,且靠近方舱框架后端底部的集装箱角组件;上滑轮座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顶部纵杆的后端上,且与方舱框架后端顶部的的集装箱角组件相邻;升降杆固定机构横置在升降杆的中部上,手摇铰车释放的钢丝绳一端先绕过下滑轮组,再绕过上滑轮组后与升降杆固定机构一端相连;倾斜设置收纳状态的升降杆与通过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两次转向的钢丝绳构成了锐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上;垂直设置使用状态的升降杆与通过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两次转向的钢丝绳构成直角三角形,通过升降杆固定机构垂直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顶部纵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底架以及半圆形底座和抱箍,一个用于固定使用状态升降杆的底架固定在方舱框架一侧的顶部纵杆上,另一个用于固定收纳状态升降杆的底架倾斜固定在方舱纵向侧板上;半圆形底座固定在底架上,升降杆嵌入半圆形底座中,抱箍两端与半圆形底座两端固定连接,将升降杆固定在半圆形底座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升降杆快速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圆形底座的底部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鸽童瑞敏张德昌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