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系统及高速列车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1891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架系统及高速列车监测系统,所述转向架系统,包括转向架本体、齿轮箱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本体上的处理模块;转向架本体包括吊杆,齿轮箱的一端与吊杆连接;吊杆与齿轮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基准平台,齿轮箱上设置有第二基准平台;第二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第一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基准平台相对于第二基准平台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齿轮箱相对转向架本体的位置信息,防止出现偏差过大而引起的零件破坏,从而确保系统中零部件使用性能。还可以通过得到的偏差值进行调整,无需再进行拆卸测量,提高了检修调整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架系统及高速列车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列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架系统及高速列车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齿轮箱为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在转向架上的良好配合以保证传动系统正常运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启动电机、齿轮箱同时安装到转向架上,电机与齿轮箱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目前,仅靠机械方式保证相对位置,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可能出现位置偏差超过有效范围而影响使用效果。从而损坏联轴器的使用,时间过长会影响整体传动系统的使用。因此需要对齿轮箱与转向架的安装尺寸进行定期检查。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测量方式对齿轮箱与转向架之间的位置进行检查,以观察安装尺寸是否满足要求。该测量方式过程复杂,准确性低,具有滞后性,从而影响对高速列车运行状态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转向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测量方式对齿轮箱与转向架之间的位置进行检查,其过程复杂,准确性低,具有滞后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架系统,包括转向架本体、齿轮箱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本体上的处理模块;转向架本体包括吊杆,齿轮箱的一端与吊杆连接;吊杆与齿轮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基准平台,齿轮箱上设置有第二基准平台;第二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第一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基准平台相对于第二基准平台的距离。进一步地,转向架系统还包括与转向架连接的电机,齿轮箱通过联轴器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上设置有第三基准平台,第三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第二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基准平台相对于第三基准平台的距离。进一步地,第二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三定位装置,第三定位装置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第三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三基准平台相对于第二基准平台的距离。进一步地,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以及第三定位装置均为光感测距传感器。进一步地,齿轮箱包括箱体、润滑油监测装置以及油液状态采集卡;油液状态采集卡设置在箱体上,润滑油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箱体内润滑油品质的油液品质监测单元,油液品质监测单元设置在箱体内,且与油液状态采集卡通讯连接。进一步地,油液品质监测单元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油液品质传感器。进一步地,润滑油监测装置还包括油液液位传感器;油液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且与油液状态采集卡通讯连接。进一步地,润滑油监测装置还包括油液温度传感器;油液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且与油液状态采集卡通讯连接。进一步地,箱体上设置有排油孔;油液品质监测单元设置在排油孔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速列车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系统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架系统,处理模块与中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架系统,包括转向架本体、齿轮箱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本体上的处理模块;转向架本体包括吊杆,齿轮箱的一端与吊杆连接;吊杆与齿轮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基准平台,齿轮箱上设置有第二基准平台;第一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第一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二基准平台至第一基准平台的距离。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定位装置来检测齿轮箱与转向架的位置关系,从而达到齿轮箱智能反馈的效果,能够实时监测齿轮箱相对转向架本体的位置信息,防止出现偏差过大而引起的零件破坏,从而确保系统中零部件使用性能,进而提高高速列车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系数。如发现齿轮箱与转向架本体的相对位置偏差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则可以通过得到的偏差值进行调整,无需再进行拆卸测量,提高了检修调整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同时,通过相对位置的智能反馈,降低了转向架安装过程中会出现错误的概率,简化了组装工艺。确保高速列车整车稳定性、检修流程简便化等一系列繁琐操作,方便操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向架系统中齿轮箱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转向架系统中齿轮箱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转向架系统中处理模快与第一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列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1-转向架本体;02-齿轮箱;03-处理模块;04-第一定位装置;05-第二定位装置;06-第三定位装置;07-齿轮;08-中央控制系统;09-显示屏;011-吊杆;012-第一基准平台;021-第二基准平台;022-箱体;023-润滑油监测装置;024-油液状态采集卡;0221-排油孔;0222-注油孔;0231-油液品质监测单元;0232-油液液位传感器;0233-油液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转向架系统中处理模快与第一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架系统,包括转向架本体01、齿轮箱02以及设置在转向架上的处理模块03;转向架本体包括吊杆011,齿轮箱02的一端与吊杆011连接;吊杆011与齿轮箱0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基准平台012,齿轮箱02上设置有第二基准平台021;第二基准平台02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04,第一定位装置04与处理模块通讯连接;第一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基准平台相对第二基准平台的距离。其中,通讯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有线连接方式方式,或者通过蓝牙或者无线网络连接的无线连接方式。第一定位装置04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相对位置传感器或者测距传感器等。本实施例中,装配时,齿轮箱02与吊杆之间具有一定的装配尺寸标准,两者安装时的位置偏差具有一定的范围。则吊杆与齿轮箱02根据安装标准装配后,第一基准平台012与第二基准平台02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第一定位装置04能够在每次高速列车运行完毕后对第二基准平台021相对于第一基准平台012的距离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的数据传递给处理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架系统及高速列车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本体、齿轮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本体上的处理模块;所述转向架本体包括吊杆,所述齿轮箱的一端与吊杆连接;所述吊杆与所述齿轮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基准平台,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第二基准平台;所述第二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基准平台相对于第二基准平台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本体、齿轮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向架本体上的处理模块;所述转向架本体包括吊杆,所述齿轮箱的一端与吊杆连接;所述吊杆与所述齿轮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基准平台,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第二基准平台;所述第二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基准平台相对于第二基准平台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转向架连接的电机,所述齿轮箱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第三基准平台,所述第三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用于测量第一基准平台相对于第三基准平台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准平台上设置有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三定位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第三定位装置用于测量所述第三基准平台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平台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以及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均为光感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丽平周振康宋信亮桂林冯宏宇管学来齐宏沈茂刘建昆
申请(专利权)人:康为同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