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盒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5028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能盒及汽车,吸能盒包括前圆柱管和与所述前圆柱管相连接的后圆柱管;所述后圆柱管的内径尺寸沿远离前圆柱管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后圆柱管的最小内径尺寸。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吸能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吸能盒及汽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通过后圆柱管的最小内径尺寸大于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使得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前圆柱管会被逐步压入到后圆柱管内,实现了通过前圆柱管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碰撞效率,并且将后圆柱管的内径尺寸设计为逐渐减小,使得前圆柱管以由前到后的压溃模式逐渐变形,避免了变形出现倾斜或偏倒的现象,保证了吸能盒的变形的完全程度,吸能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能盒及汽车,属于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吸能盒作为缓和撞击的重要部件之一,可以有效的减少汽车撞击时的能量,其通过在汽车受到撞击时,以其自身的压缩变形来充分吸收碰撞动能,进而有效的减小汽车的最大撞击力。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吸能装置一般包括两个U型冲压件,所述两个U型冲压件上设有压溃槽,所述两个U型冲压件从左右或者上下方向进行扣合,并通过焊接固定,进而通过两个U型结构上设计的压溃槽来实现吸能功效。在实施本技术方案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通过两个U型结构上的压溃槽实现吸能功效,而在实际操作中压溃槽的对称性很难保证,导致吸能装置的变形模式难控,进而不能保证吸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吸能盒及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能装置的变形模式难控,进而不能保证吸能效果的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吸能盒,包括前圆柱管和与所述前圆柱管相连接的后圆柱管;所述后圆柱管的内径尺寸沿远离前圆柱管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后圆柱管的最小内径尺寸。如上所述的吸能盒,还包括过渡管,所述前圆柱管与后圆柱管通过所述过渡管相连接。如上所述的吸能盒,所述过渡管包括第一过渡连接管以及与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管相连接的第二过渡连接管;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管与所述前圆柱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渡连接管与所述后圆柱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管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过渡连接管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后圆柱管与第二过渡连接管连接处的内径尺寸相同。如上所述的吸能盒,所述后圆柱管的管壁厚度沿远离前圆柱管的方向逐渐增大。如上所述的吸能盒,所述后圆柱管的最小管壁厚度为1.5-1.6mm,所述后圆柱管的最大管壁厚度为1.8-2.0mm。如上所述的吸能盒,所述前圆柱管的管壁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后圆柱管的最小管壁厚度。如上所述的吸能盒,所述前圆柱管的管壁厚度为1.2-1.4mm。如上所述的吸能盒,所述过渡管的长度为2-5mm。如上所述的吸能盒,所述前圆柱管的长度尺寸为吸能盒整体长度尺寸的0.3-0.5倍。本技术另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吸能盒。本技术提供的吸能盒及汽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通过后圆柱管的最小内径尺寸大于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使得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前圆柱管会被逐步压入到后圆柱管内,即实现了通过前圆柱管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碰撞效率,并且将后圆柱管的内径尺寸设计为逐渐减小,使得前圆柱管以由前到后的压溃模式逐渐变形,避免了变形出现倾斜或偏倒的现象,保证了吸能盒的变形的完全程度,吸能充分,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给出的吸能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前圆柱管;2、后圆柱管;3、过渡管;4、第一过渡连接管;5、第二过渡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中,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能盒,包括前圆柱管1和与前圆柱管1相连接的后圆柱管2;后圆柱管2的内径尺寸沿远离前圆柱管1方向逐渐减小,前圆柱管1的外径尺寸小于后圆柱管2的最小内径尺寸。其中,对前圆柱管1与后圆柱管2的连接方式不进行限定,可以直接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平滑连接,只要保证连接结构中的前圆柱管1的外径尺寸小于后圆柱管2的最小内径尺寸,使得前圆柱管1可以完全溃缩进入到后圆柱管2的内部即可,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对于前圆柱管1和后圆柱管2的长度尺寸、厚度尺寸以及具体的内径尺寸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求设计不同尺寸的前圆柱管1和后圆柱管2,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提供的吸能盒,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通过后圆柱管2的最小内径尺寸大于前圆柱管1的外径尺寸,使得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前圆柱管1会被逐步压入到后圆柱管2内,即实现了通过前圆柱管1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碰撞效率,并且将后圆柱管2的内径尺寸设计为逐渐减小,使得前圆柱管1以由前到后的压溃模式逐渐变形,避免了变形出现倾斜或偏倒的现象,保证了吸能盒的变形的完全程度,吸能充分,有效的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为吸能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参考附图1-2可知,本技术中的吸能盒还包括过渡管3,前圆柱管1与后圆柱管2通过过渡管3相连接。其中,过渡管3包括第一过渡连接管4以及与第一过渡连接管4相连接的第二过渡连接管5。第一过渡连接管4与前圆柱管1相连接,第二过渡连接管5与后圆柱管2相连接,第一过渡连接管4的外径尺寸与前圆柱管1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二过渡连接管5的内径尺寸与后圆柱管2与第二过渡连接管5连接处的内径尺寸相同。通过过渡管3将前圆柱管1和后圆柱管2进行连接,有效的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而过渡管3包括第一过渡连接管4和第二过渡连接管5,第二过渡连接管5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一过渡连接管4的外径尺寸,进而使得在车体正面发生碰撞时,使得前圆柱管1通过第一过渡连接管4依次通过第二过渡连接管5处和后圆柱管2进行变形,更好的实现了逐渐压溃的模式,保证压溃模式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吸能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继续参考附图1-2、4可知,后圆柱管2的管壁厚度沿远离前圆柱管1的方向逐渐增大,即在附图中左侧部分的后圆柱管2段的管壁厚度小于右侧部分的后圆柱管2段;进而使得后圆柱管2的内表面逐渐减小,具有一定的压溃凹槽的功能,有利于压溃模式下的稳定变形,进一步保证了压溃模式的稳定性,避免了出现倾斜或偏倒的现象。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2、4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设计后圆柱管2的管壁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圆柱管和与所述前圆柱管相连接的后圆柱管;所述后圆柱管的内径尺寸沿远离前圆柱管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后圆柱管的最小内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圆柱管和与所述前圆柱管相连接的后圆柱管;
所述后圆柱管的内径尺寸沿远离前圆柱管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后圆柱管的最小内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管,所述前圆柱管与后圆柱管通过所述过渡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包括第一过渡连接管以及与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管相连接的第二过渡连接管;
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管与所述前圆柱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渡连接管与所述后圆柱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渡连接管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前圆柱管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过渡连接管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后圆柱管与第二过渡连接管连接处的内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