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涛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298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20:05
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齿轮圈(11)的圆筒壳体(1)、输入机构(2、9)和传动机构(3、4、5、8),所述输入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减速器(3、4、5)、以及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53)上的套筒头(8),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所述圆筒壳体的齿轮圈相互啮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包括具有齿轮圈的圆筒壳体、输入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输入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减速器、以及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的套筒头,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所述圆筒壳体的齿轮圈相互啮合,通过这种方式,所述输出轴上可配置适用的套筒头,将适合的套筒头套合在螺母上,通过外力使得输入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对外力进行传动,从而带动套筒头轻松拆卸或扭紧螺母,达到省力目的,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专利说明】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
本技术涉及省力器,尤其涉及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机械、摩托车、汽车轮毂等部件的维修、保养工作中,螺母的拆卸、扭紧均要使用到省力器。但通常使用的省力器,都是一些结构单一的套筒扳手,这些套筒扳手,形状各异,有“十”字架形,“L”形套筒扳手,“Y”形套筒扳手,“T”形套筒扳手等,其一般都是在一端套设一套筒头,用于套合螺母(螺丝头),相向一端作为把手,便于用力将螺母(或螺丝头)拆卸、扭紧。拆卸过程,有的螺母拧紧力度很大,用尽力气拧,也拧不开,非常难以被拆下,特别对于汽车轮毂螺母来说,传统的套筒扳手类的省力器根本不能将其拧松。此外有的螺母,要拧紧时,特别是对于轮毂螺母,用普通的套筒扳手类的省力器,很难拧紧,即使感觉拧紧了,也会很快松动,因此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设计精巧、定位位置灵活机动的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齿轮圈(11)的圆筒壳体(I )、输入机构(2、9)和传动机构(3、4、5、8),所述输入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减速器(3、4、5)、以及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53)上的套筒头(8),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所述圆筒壳体的齿轮圈相互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机构包括旋转把手(9)和输入把手(2),所述输入把手包括同轴连接的输入轴(21)和输入太阳轮(22),所述旋转把手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3、4、5)包括N级行星齿轮减速器(3、4、5),N为大于等于I的正整数,每级行星齿轮减速器(3、4、5)都包括行星架(31、41、51)、以及安装在行星架上的行星齿轮组(32、42、52),第I到N-1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还包括与同级行星齿轮组相啮合的传动太阳齿轮(33、43),第N级行星齿轮组与所述输出轴(53)相啮合,第I级行星齿轮组与所述输入太阳轮(22)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N级行星齿轮减速器(3、4、5)层合后位于所述圆筒壳体(I)的内部,每级行星齿轮组(32、42、52)都与所述齿轮圈(11)相啮合并都由安装在同级行星架上的M个行星齿轮所组成,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每级行星架(31、41、51)直径相等并均为具有轴向通孔的圆柱体,每级行星架都设有M个相对于轴向分布的齿轮安装口,M个行星齿轮沿轴向分别安装于M个齿轮安装口内。进一步地,所述N级行星齿轮减速器(3、4、5)同轴安装,所述齿轮圈(11)设置在所述圆筒壳体内,每级行星齿轮组的M个行星齿轮相同,每级行星架的齿轮安装口为M个相同的相对于轴向均匀分布的齿轮安装口,相邻齿轮安装口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传动太阳齿轮(33、43)同轴安装在同级行星架的轴向通孔内,所述输出轴(53)安装在第N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上并与第N级行星架同轴,所述输入太阳轮(22)与第I级行星架同轴。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3、4、5)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器(3)包括第一行星架(31)、与所述输入太阳轮(22)相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组(32)、以及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32)相啮合的第一传动太阳齿轮(33);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4)包括第二行星架(41)、与所述第一传动太阳齿轮(33)相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组(42)、以及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42)相啮合的第二传动太阳齿轮(43);所述第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5)包括第三行星架(51)、与所述第二传动太阳齿轮(43)相啮合的第三行星齿轮组(52)、以及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52)相啮合的所述输出轴(5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3、4、5)同轴层合后位于所述圆筒壳体(I)的内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行星齿轮组(32、42、52)都与所述圆筒壳体内的齿轮圈(11)相啮合并都由安装在同级行星架上的三个相同的行星齿轮所组成,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行星架(31、41、51)直径相等并均为具有轴向通孔的圆柱体,每级行星架都设有三个相对于轴向均匀分布的齿轮安装口,相邻齿轮安装口之间的夹角相等,三个相同的行星齿轮沿轴向分别安装于三个相同的齿轮安装口内;所述第一、第二传动太阳齿轮(33、43)同轴安装在同级行星架的轴向通孔内,所述输出轴(53)安装在所述第三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上并与所述第三级行星架同轴,所述输入太阳轮(22)与所述第一行星架(31)同轴。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端盖(6)和卡环(7),所述端盖和卡环层合套入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入轴,所述卡环与所述圆筒壳体内对应的凹槽卡紧嵌合,所述凹槽的高度与所述凹槽卡环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端盖套合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卡环层放于所述端盖上并扣紧于所述凹槽。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壳体外的固定环(12)和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穿套入所述固定环中,其一端紧靠并固定在稳定装置上,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机械体或工作台。进一步地,所述圆筒壳体为一体铸造成型且有齿轮圈的圆筒壳体,所述套筒头(8)与螺母的尺寸相匹配用于拆卸或扭紧所述螺母。本技术中所述输出轴上(例如伸出圆筒壳体的一端)可配置适用的套筒头,将适合的套筒头套合在螺母上,通过外力使得输入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减速器(3、4、5)对外力进行传动,从而带动套筒头轻松拆卸或扭紧螺母,达到省力目的,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此外,通过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可以将本技术的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固定在任意稳定装置(例如机械体或工作台)上,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定位位置灵活机动,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使用时转动旋转把手,带动输入轴和输入太阳轮旋转,可以通过多级行星齿轮减速器依次被带动旋转,使得机械运动旋转过程中每一级的传动比逐级下降,从而实现输出轴在减速旋转的同时增大扭力,最终带动套筒头轻松拆卸或扭紧螺母,进一步达到省力目的,设计精巧。总之,本技术的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能够广泛应用于各型机械(例如摩托车、汽车轮毂等部件)的螺母拆卸和扭紧作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行星齿轮减速省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齿轮圈(11)的圆筒壳体(1)、输入机构(2、9)和传动机构(3、4、5、8),所述输入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减速器(3、4、5)、以及安装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53)上的套筒头(8),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所述圆筒壳体的齿轮圈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余徳书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余德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