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的联合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203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的联合应用。更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药用组合物,该药用组合物包括具有抗生素活性的式(I)化合物和式(II)至式(XIII)之一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该组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活性,特别是对抗生素例如氨曲南、卡芦莫南和替吉莫南产生耐药性的此类细菌。该组合物任选包括另一种式(II)至式(XIII)、特别是式(V)或式(VI)之一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的联合应用。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公开药用组合物,该药用组合物包括具有抗生素活性的式(I)化合物和式(II)至式(XIII)之一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该组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活性,特别是对抗生素例如氨曲南、卡芦莫南和替吉莫南产生耐药性的此类细菌。该组合物任选包括另一种式(II)至式(XIII)、特别是式(V)或式(VI)之一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专利说明】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的联合应用相关申请本申请为2006年12月7日提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的联合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84707.8的分案申请,所述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84707.8为2006年12月7日提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的联合应用”的PCT申请PCT / CH2006 / 000685的分案申请,所述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日期为2008年5月19日,申请号为200680043076.6。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用组合物和方法。
技术介绍
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医院和公众中被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已经发现有数类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应用于临床,它们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头孢烯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和单环-内酰胺类。由于对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的出现,所有这些种类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已经有所减弱。在革兰氏阴 性菌中存在该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已知为β_内酰胺酶的酶在细菌中的表达,该酶能够水解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其失活。细菌能够产生各种内酰胺酶,包括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头霉素酶、单环-内酰胺酶、广谱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 _内酰胺酶。在其水解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之前,通过与能够使β -内酰胺酶失活的β -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以挽救个别β_内酰胺类抗生素疗效的可能性已经通过青霉素类(例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替卡西林)与内酰胺酶抑制剂(例如棒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得到证实。另外,已有报道的可能的联合应用包括头孢菌素类和新开发的β_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桥接的单环-内酰胺类、青霉烷砜类、膦酸酯、环外亚甲基青霉烧类(exomethylene penam)和二氮杂双环辛烧衍生物)的联合应用。单环-内酰胺被认为对多种β -内酰胺酶都是稳定的。然而,现在有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菌株对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卡芦莫南和替吉莫南)具有内酰胺酶介导的抗药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的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_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的改良药物,它们具有对抗采用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有耐药性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采用药物组合物实现了上述目标,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下列药物的组合:a)具有抗生素活性的下式I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权利要求】1.式Ib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d和Re为羟基且Rf为H。JLxOH3.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4为 【文档编号】C07D401/14GK103724330SQ201310579415【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E·德萨布勒, B·高切尔, M·G·P·佩奇, P·苏塞尔 申请人:巴斯利尔药物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式Ib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中R1为SO3H,R2为H,R3为甲基且R4为C(Rx)(Ry)Z,其中Rx=Ry=H,且Z为下式基团之一:其中Rd、Re和Rf独立选自氢和羟基,前提是Rd、Re和Rf中至少两个为羟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德萨布勒B·高切尔M·G·P·佩奇P·苏塞尔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利尔药物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