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锁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650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1:26
压铸模锁模装置,包括能够连接到定模上的上模锁模块、能够连接到动模上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上模锁模块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置有垂直于延伸臂的锁孔;还包括锁紧柱,所述锁紧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中并且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能够滑动插入所述锁孔中,所述锁紧柱的尾端连接驱动器。为此,能够大大提高对所述定模和动模之间膨胀力的反向锁紧力,对于装有此锁模装置的模具对压铸机的锁模力要求减小,从而对此类模具可以选择小吨位的压铸机,而达到减小能耗。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压铸模特别涉及压铸模的锁模装置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压铸模锁模装置,包括能够连接到定模上的上模锁模块、能够连接到动模上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上模锁模块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置有垂直于延伸臂的锁孔;还包括锁紧柱,所述锁紧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中并且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能够滑动插入所述锁孔中,所述锁紧柱的尾端连接驱动器。为此,能够大大提高对所述定模和动模之间膨胀力的反向锁紧力,对于装有此锁模装置的模具对压铸机的锁模力要求减小,从而对此类模具可以选择小吨位的压铸机,而达到减小能耗。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压铸模特别涉及压铸模的锁模装置中。【专利说明】压铸模锁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特别涉及压铸模的锁模装置。
技术介绍
压铸产品在选择压铸机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计算压铸机的锁模力是否满足,压铸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压铸时产品产生的涨型力,涨型力通常的计算方式为用模具分型面上承受金属压力部分的投影面积乘以铸造比压。在实际生产中有时本工厂需要生产的压铸产品的涨型力大于现有工厂压铸机的锁模力,致使本工厂如要生产此产品就需购买大型压铸机,否则只用放弃此压铸产品生产。为此如何提高现有压铸机的有效负载能力,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压铸模锁模装置,包括能够连接到定模上的上模锁模块、能够连接到动模上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上模锁模块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置有垂直于延伸臂的锁孔;还包括锁紧柱,所述锁紧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中并且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能够滑动插入所述锁孔中,所述锁紧柱的尾端连接驱动器。根据上述方案,由于所述上模锁模块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延伸臂,为此所述延伸臂与所述固定块结合,能够在垂直于所述延伸臂的方向上形成定位;其次,由于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能够滑动插入所述锁孔中,为此,所述锁紧柱能够在所述延伸臂的延伸方向上形成锁紧力;上述两个方向的合力,能够大大提高对所述定模和动模之间膨胀力的反向锁紧力,对于装有此锁模装置的模具对压铸机的锁模力要求减小,从而对此类模具可以选择小吨位的压铸机,而达到减小能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锁孔中设置有斜面块,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斜面块适配的锥形部。这样通过所述斜面块,减少了所述锁紧柱在所述锁孔中的虚位,使它们之间的定位更加稳固,不会在锁紧过程中产生间隙。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锁孔是通孔,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能够穿过所述锁孔后插入到所述定位孔中。这样能够进一步借助于所述固定块提闻锁1旲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还设置有圆柱形的柱体,所述柱体位于所述锥形部的前端;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中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柱体适配的圆柱形套孔。所述定位套能够进一步缩小所述锁紧柱在径向方向(也是在所述延伸臂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间隙。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或通过过渡连接块连接到所述动模上。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压铸模特别涉及压铸模的锁模装置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压铸模的锁模装置中的上模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压铸模的锁模装置中的所述锁紧柱及所述固定块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锁紧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压铸模的锁模装置中的所述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压铸模的锁模装置中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压铸模的锁模装置的具体实施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压铸模锁模装置,包括能够连接到定模上的上模锁模块2、能够连接到动模上的固定块4;其中,所述定模是固定在合模机构上的固定单元模,而所述动模是固定在合模机构上的活动单元模。所述上模锁模块2通过定模套板I固连到所述定模上,所述固定块4通过动模套板3固连到所述动模上。当实施合模动作时,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结合在一起,开始充型铸造,同时所述上模锁模块2也靠近到所述固定块4。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模锁模块2包括基座21、固连在所述基座21上的延伸臂22 ;所述延伸臂22呈板状从所述基座21上延伸出来,所述延伸臂22的前端设置有锁孔23,所述锁孔23的中轴线大致垂直于所述延伸臂22的延伸方向。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块4大致呈框状,具有凹槽44和容纳腔46,所述凹槽44的右侧是形成所述凹槽44的支臂41,左侧是形成所述容纳腔46的框壁。在所述框壁上设置有过渡孔45,在与所述过渡孔45同轴线的方向上并位于所述支臂41上设置有定位孔47。如图3所示,还包括锁紧柱5,所述锁紧柱5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4中;如图4所示,所述锁紧柱5大致呈柱状,其前端穿过所述过渡孔45后能够滑动插入到所述锁孔23和所述定位孔47中。这样利用所述延伸臂22和所述凹槽44之间的配合,能够在与所述延伸臂22垂直的方向上限定所述延伸臂22,其次,由于所述锁紧柱5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4中并且其前端穿过所述过渡孔45后能够滑动插入到所述锁孔23中,为此所述锁紧柱5又能将所述延伸臂22予以锁紧。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所述延伸臂22的定位精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锁孔23中还设置有一侧具有斜面的斜面块24,所述斜面块24通过螺栓25定位在所述锁孔23中。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斜面块24的斜面倾斜方向从左到右逐渐升高;对应地,在所述锁紧柱5的柱身51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斜面块24适配的锥形部52,这样利用所述斜面块24与所述锥形部52之间的配合,大大缩小了它们之间的活动间隙。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如图6所示,在所述支臂41的定位孔47中设置有定位套42 ;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套42中设置有圆柱形套孔43 ;其次如图4所示,所述锁紧柱5的柱身51的最前端还设置有圆柱形的柱体53,所述柱体53位于所述锥形部52的前端;所述柱体53与所述定位套42中的圆柱形套孔43适配,所述锁孔23是通孔,这样,如图6所示,当所述锁紧柱5轴向前进时,不仅穿过所述过渡孔45,而且也穿过所述锁孔23后在插入到所述定位套42中的圆柱形套孔43中,所述锁孔23、圆柱形套孔43同时为所述锁紧柱5提供径向的定位,从而使所述延伸臂22在其延伸方向上基本没有可以移动的间隙。所述锁紧柱5的尾端连接驱动器6,所述驱动器6是液压油缸,所述驱动器6前端的接头61套入到所述锁紧柱5尾端的定位口 50中,而所述驱动器6通过定位板7定位在所述动模套板3上,当然也可以定位在所述固定块4上。根据上述方案,由于所述上模锁模块2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凹槽44中的延伸臂22,为此所述延伸臂22与所述固定块4结合,能够在垂直于所述延伸臂22的方向上形成定位;其次,由于所述锁紧柱5的前端能够滑动插入所述锁孔23中,为此,所述锁紧柱5能够在所述延伸臂22的延伸方向上形成锁紧力;上述两个方向的合力,能够大大提高对所述定模和动模之间膨胀力的反向锁紧力,对于装有此锁模装置的模具对压铸机的锁模力要求减小,从而对此类模具可以选择小吨位的压铸机,而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铸模锁模装置,包括能够连接到定模上的上模锁模块、能够连接到动模上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上模锁模块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置有垂直于延伸臂的锁孔;还包括锁紧柱,所述锁紧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中并且所述锁紧柱的前端能够滑动插入所述锁孔中,所述锁紧柱的尾端连接驱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文胡志彬牟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