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5341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培养;(2)发酵培养: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通气量为0.1~0.8vvm,搅拌转速为300~500rpm,温度为32~42℃条件下发酵12~24h,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降低至2~10g/L时,加入浓度为80~160g/L维生素C水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添加还原剂的方式,有利于整个发酵过程中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态势的维持,最终促进了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消耗和乙偶姻的转化,提高了(R,R)-2,3-丁二醇的积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 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工程
,涉及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2,3_ 丁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液体燃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能源及食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多粘类芽孢杆菌通过生物催化乙偶姻的方式生成(R,R)-2, 3- 丁二醇,由于每一分子乙偶姻在转化为(R,R)-2, 3- 丁二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分子NADH,因此,保证辅酶NADH的充足供给有利于(R,R) _2,3-丁二醇的积累。目前在促进乙偶姻转化为(R,R)_2,3-丁二醇的过程中,构建辅因子的生物再生系统成为研究的主流。由于基因操作本身操作手段相对繁琐、实验周期相对较长的限制,加之构建辅酶再生过程中外源基因的导入或内源基因的修饰均可能导致整个代谢途径的扰动,从而影响目标代谢途径物质流和能量流分配。因此,寻找一种更为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尤为重要。基于胞内辅酶还原态与氧化态的比值(NADH/NAD+)往往与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态势密切关联,因此,改变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态势有可能会导致胞内NADH/NAD+的改变。由于外源还原剂(如NaBH4和DTT)的添加可以够影响到细胞所处环境氧化还原态势,目前,通过外源还原剂的添加来调节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而影响胞内辅酶NADH/NAD+的比例,促进1,3-丙二醇等目标产物积累的研究已有报告,但利用外源还原剂VC来提高(R,R)-2, 3- 丁二醇产量的报道尚未见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 丁二醇产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 丁二醇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种子培养: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JX-518保藏编号为CGMCCN0.7096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二级种子;(2)发酵培养:按体积百分比为5%~10%的接种密度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通气量为0.1~0.8vvm,搅拌转速为300~500rpm,温度为32~42°C条件下发酵12~24h,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降低至2~10g/L时,加入浓度为80~160g/L维生素C水溶液,每次加入维生素C的量与发酵培养基体积之比为40~160mg: 1L,每I~6h加I次维生素C,至发酵结束。所述发酵培养基由下述成分以g/L计组成:葡萄糖55,酵母浸膏粉10,NaCl5, K2HP044, KH2P042, (NH4)2S042,柠檬酸钠 2,MgSO4.7Η200.7,KC10.5,CaCl20.05,ZnSO4.7Η200.005,FeSO4.7Η200.005,MnSO4.H2O0.005,pH 为 7.0。本专利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是在Paenibacillus po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当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添加外源还原剂VC,相对以往报道的在发酵起始阶段添加还原剂的方式,降低了因还原剂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而导致目标产物积累受阻的影响;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连续添加还原剂的方式,有利于整个发酵过程中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态势的维持,最终促进了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消耗和乙偶姻的转化,提高了(R,R)-2, 3- 丁二醇的积累。【附图说明】图1为维生素C的添加对Paenibacillus po 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图2为维生素C的添加对Paenibacillus po 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乙偶姻产量的影响。图3为维生素C的添加对Paenibacillus po 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R, R)-2, 3-丁二醇产量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 lymyxa),命名为Paenibacillus po lymyxa CJX-518。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0.7096。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时间为2013年I月8日,并存活。以下将一种产2,3- 丁二醇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 lymyxa) CJX-518 保藏编号为 CGMCC N0.7096 简称 CJX-518。实施例1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 丁二醇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培养基的配制固体斜面培养基成分以g/L计:淀粉20,葡萄糖5,蛋白胨2,MgSO4.7H200.5,NaCl0.5,玉米浆2,琼脂20,121 °C蒸汽灭菌20min ;种子培养基成分以g/L计:淀粉30,葡萄糖5,酵母浸粉2,蛋白胨4,MgSO4.7Η200.5,NaCl0.5,K2HPO4L 5,121°C蒸汽灭菌 20min ;发酵培养基成分以g/L计:葡萄糖55,酵母浸膏粉10,NaCl5, K2HP044, KH2P042,(NH4)2S042,柠檬酸钠 2,MgSO4.7Η200.7,KC10.5,CaCl20.05,ZnSO4.7Η200.005,FeSO4.7Η200.005,MnSO4.H2O0.005,pH 为 7.0,121°C 蒸汽灭菌 20min ;(2)摇瓶培养一级种子的培养将CJX-518从固体斜面培养基接入50mL的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37°C,转速200rpm条件下,培养24h,制得一级种子培养液;二级种子的培养将ImL—级种子培养液接入IOOmL的新的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37 °C,转速200rpm条件下,培养24h,制得二级种子培养液;(3)发酵培养按体积百分比为10%的接种密度将二级种子接入5L装有3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通气量为0.2vvm,搅拌转速为300rpm,温度为37°C,发酵24h,检测到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降低至5g/L时,加入浓度为160g/L的维生素C水溶液,每次加入维生素C的量与发酵培养基体积之比为80mg:lL,每3h加I次维生素C,直至发酵结束,各时间段检测到的消耗的葡萄糖总量如图1添加VC处理组所示,生成的乙偶姻浓度如图2添加VC处理组所示,生成的(R,R) _2,3- 丁二醇浓度如图3添加VC处理组所示。高效液相色谱所用分析柱为Aminex HPX-87H 1n Exclusionparticles (300mmX 7.8mm, BIORAD),进样量为 25 μ L,流动相为含 5MmH2S04 的 MillQ 水,流速为0.6mL.rniiT1,检测器温度维持在50°C、分析柱柱温维持在65°C。不同时间点检测发酵液中剩余葡萄糖含量以及(R,R)_2,3-丁二醇浓度。实施例2对照组:不添加维生素C的发酵(I)~(2)同实施例1步骤(1)~(2);(3)按体积百分比为10%接种密度将二级种子培养液接入5L装有3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通气量为0 .2vv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培养: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JX‑518保藏编号为CGMCCNO.7096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二级种子;(2)发酵培养:按体积百分比为5%~10%的接种密度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通气量为0.1~0.8vvm,搅拌转速为300~500rpm,温度为32~42℃条件下发酵12~24h,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降低至2~10g/L时,加入浓度为80~160g/L维生素C水溶液,每次加入维生素C的量与发酵培养基体积之比为40~160mg:1L,每1~6h加1次维生素C,至发酵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培养: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CJX_518保藏编号为CGMCCN0.7096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二级种子; (2)发酵培养:按体积百分比为5%~10%的接种密度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通气量为0.1~0.8vvm,搅拌转速为300~500rpm,温度为32~42°C条件下发酵12~24h,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降低至2~10g/L时,加入浓度为8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景胜代军军元英进完莉萍赵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