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386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包括隔道、分别位于隔道两侧的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进出风输送风道包括L形主风道和主风道两端的喇叭形风道口,L形主风道的立边内侧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隔板将进出风输送风道分隔成上侧的进风道和下侧的回风道;排风风道为U形结构,其内侧各边分别斜向上弯折成连续的斜边,各斜边分别与排风风道外侧各横边形成相互连通的主排风道和两个侧排风道,各斜边上分别设有数个播风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风道排风口和进风口距离长,同时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内壁设置吸音隔热海绵,风道密封性好,保温性能好,大大降低了舱内噪音,保证了人员正常工作和生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包括隔道、分别位于隔道两侧的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进出风输送风道包括L形主风道和主风道两端的喇叭形风道口,L形主风道的立边内侧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隔板将进出风输送风道分隔成上侧的进风道和下侧的回风道;排风风道为U形结构,其内侧各边分别斜向上弯折成连续的斜边,各斜边分别与排风风道外侧各横边形成相互连通的主排风道和两个侧排风道,各斜边上分别设有数个播风器。本技术结构简单,风道排风口和进风口距离长,同时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内壁设置吸音隔热海绵,风道密封性好,保温性能好,大大降低了舱内噪音,保证了人员正常工作和生活。【专利说明】舱内空调降噪风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整体式空调风道,尤其是一种噪音低的整体式空调降噪风道,属于车辆附件

技术介绍
方舱是一种用于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军队野战等需在野外作业、作战的运输车辆的厢体设备,为了提高方舱的整体舒适度,方舱上一般都配备有整体式空调,现有舱内整体式空调风道由于其排风口和进风口距离短,造成舱内噪音大,影响了人员工作和生活,而且风道结构复杂,整体强度低,可靠性差,风道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的舱内空调降噪风道。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包括方舱中部的隔道、分别位于隔道顶部两侧的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进出风输送风道与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送风道,进出风输送风道包括L形主风道和设置在L形主风道两端的喇叭形风道口,L形主风道的立边内侧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进出风输送风道分隔成上侧的进风道和下侧的回风道,进风道两端分别与空调进风口和隔道排风口连通,回风道两端分别与空调回风口和隔道回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风道与隔道和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排风道,排风风道为U形结构,排风风道内侧各边分别斜向上弯折成连续的斜边,各斜边分别与排风风道外侧各横边形成相互连通的主排风道和两个侧排风道,各斜边上分别设有数个播风器。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其中所述的进出风输送风道外周边和排风风道内侧斜边上均设有翻边,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通过翻边分别与舱壁固定连接,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内壁上均设有吸音隔热海绵。本技术结构简单,将空调风通过进风道经由隔舱导入工作舱和生活舱,再通过回风道送出舱外,风道排风口和进风口距离长,同时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内壁设置吸音隔热海绵,大大降低了舱内噪音,保证了人员正常工作和生活,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与舱壁连接可靠,外形美观,强度高,风道保温性能好,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2的B向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方舱中部的隔道1、分别位于隔道I顶部两侧的进出风输送风道2和排风风道3,进出风输送风道2和排风风道3均采用铝板折弯、焊接而成,进出风输送风道2通过第一翻边24、螺钉或铆钉带胶与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送风道,进出风输送风道2包括L形主风道21和设置在L形主风道21两端的喇叭形风道口 22,L形主风道21的立边内侧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23,隔板23将进出风输送风道2分隔成上侧的进风道211和下侧的回风道212,进风道211两端分别与空调进风口(图中未画出)和隔道排风口 11连通,回风道212两端分别与空调回风口(图中未画出)和隔道回风口 12连通,喇叭形风道口 22采用铝板通过接口板37焊接而成,可保证其密封性。排风风道3通过第二翻边36、螺钉或铆钉带胶与隔道I和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排风道,排风风道3为U形结构,其内侧各边分别斜向上弯折成连续的斜边33,各斜边33分别与排风风道3外侧各横边34形成相互连通的主排风道31和两个侧排风道32,各斜边33上分别设有数个播风器35,用于排风。每个侧排风道32分别由2个并排的侧风道321通过接口板37焊接而成,主排风道31和2个侧排风道32焊接固定成U形排风风道3。进出风输送风道2和排风风道3内壁上均粘贴有吸音隔热海绵,可进一步减小风道内噪音。如图1所示,空调进风口输送的空调风通过进出风输送风道2左端的喇叭形风道口 22流入进风道211,再沿箭头所示方向经过进风道211、进出风输送风道2右端的喇叭形风道口 22和隔道排风口 11流入排风风道3的主排风道31,如图2所示,进入主排风道31的空调风分两路分别流入排风风道3两侧的侧排风道32,最后通过排风风道3内侧斜边33上的播风器35将空调风排放至生活舱或工作舱。与此同时,生活舱或工作舱内的空气如图1所示沿的头方向通过隔道回风口 12、进出风输送风道2右端的喇叭形风道口 22、回风道212和进出风输送风道2左端的喇叭形风道口 22流向空调回风口,如此循环往复,可有效调节舱内空气温度或湿度。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中部的隔道、分别位于隔道顶部两侧的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进出风输送风道与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送风道,进出风输送风道包括L形主风道和设置在L形主风道两端的喇叭形风道口,L形主风道的立边内侧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进出风输送风道分隔成上侧的进风道和下侧的回风道,进风道两端分别与空调进风口和隔道排风口连通,回风道两端分别与空调回风口和隔道回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风道与隔道和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排风道,排风风道为U形结构,排风风道内侧各边分别斜向上弯折成连续的斜边,各斜边分别与排风风道外侧各横边形成相互连通的主排风道和两个侧排风道,各斜边上分别设有数个播风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输送风道外周边和排风风道内侧斜边上均设有翻边,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通过翻边分别与舱壁固定连接,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内壁上均设有吸音隔热海绵。【文档编号】F24F13/24GK203501422SQ201320567869【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专利技术者】华国强, 陈勇, 朱翔 申请人: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舱内空调降噪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中部的隔道、分别位于隔道顶部两侧的进出风输送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进出风输送风道与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送风道,进出风输送风道包括L形主风道和设置在L形主风道两端的喇叭形风道口, L形主风道的立边内侧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进出风输送风道分隔成上侧的进风道和下侧的回风道,进风道两端分别与空调进风口和隔道排风口连通,回风道两端分别与空调回风口和隔道回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风道与隔道和舱顶壁及侧壁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排风道,排风风道为U形结构,排风风道内侧各边分别斜向上弯折成连续的斜边,各斜边分别与排风风道外侧各横边形成相互连通的主排风道和两个侧排风道,各斜边上分别设有数个播风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国强陈勇朱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