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棒杆菌固定化反复批次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9145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1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固定化反复批次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以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为生产菌株,好氧富集菌株的同时固定菌株。当菌体生长至对数期末期后,将种子培养基倒掉,加入发酵培养基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厌氧发酵过程中利用的CO2以Na2CO3和CO2的形式提供。厌氧发酵至葡萄糖含量小于5g/L时,换成新鲜发酵培养基培养。以此方法,可实现至少15批丁二酸的固定化发酵。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不增加设备投入和节省能耗的前提下,菌株固定化后,可反复批次发酵产生丁二酸,节省了种子培养的时间,提高了发酵效率,节省了成本,为丁二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丁二酸能作为合成许多通用化学品的基础原料,比如1,4-丁二醇、己二酸、四氢呋喃和一些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比如聚丁烯丁二酸和聚丁烯丁二酸己二酸酯。目前主要利用矿物燃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生产丁二酸,这种方法的环境成本很高,尤其是CO2的排放量很大。在矿物燃料的价格猛涨和环境意识增强的情况下,用生物过程合成丁二酸会变得更加经济和可行。丁二酸是一些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厌氧发酵时的终产物。发酵菌株是丁二酸生物合成的关键点之一,多数细菌和真菌都能产生丁二酸。目前,丁二酸工业发酵菌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丁二酸厌氧螺菌,丁二酸放线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等。为了让生物合成丁二酸可行和经济,必须培养更多既能高产丁二酸又能耐受高浓度的丁二酸同时能够利用简单的培养基的菌株,因为微生物的生长对氨基酸和复杂营养物质的需求会阻碍丁二酸的回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上述产丁二酸微生物的改进或者利用其它微生物发展新的生物公艺是不可避免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生长迅速、不运动的革兰氏阳性菌,它在微生物发酵产氨基酸和核酸的工艺中有很长的历史。许多谷氨酸棒杆菌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公布。在厌氧条件下,谷氨酸棒杆菌的细胞生长被抑制,但是该细胞依然能够代谢糖类产有机酸,比如L-乳酸,丁二酸和乙酸。Shohei Okino等人用发酵罐,蠕动泵和陶瓷过滤器组成细胞循环反应器。这个过程需要添加一个陶瓷过滤器组件,准备过程相对复杂。最近,一种将细胞固定在纤维基质表面的生物膜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成本低,稳定性强和吸附效果良好的特点,已成功地用于生产多种有机酸,如乳酸、丁酸、正丁醇和霉酚酸。此外,生物膜反应器可以为细胞提供对剪切应力的抵抗力,还能不断更新细胞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032为生产菌株,先进行好氧富集,再进行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其中,在好氧富集的种子培养基中添加40_60g/L的固定化材料,菌株在好氧富集阶段即开始边生长边固定,待菌体生长至对数期末期,将种子培养基过滤倒掉,保留固定化材料,加入发酵培养基生产丁二酸,厌氧发酵至葡萄糖含量小于5g/L时,将厌氧培养基过滤倒掉,保留固定化材料,然后加入新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反复批次发酵。其中,所述的固定化材料为棉纤维织物、无纺布、聚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沸石、细菌纤维素膜、丝绸、甘蔗渣和玉米秸杆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30g/L,KH2PO4 5-lOg/L,K2HPO4 ? 3H2010-20g/L, MgSO4 ? 7H20 l_5g/L,MnSO4 ? H2O 0.1-0.5g/L, FeSO4 ? H2O 0.1-0.5g/L,尿素20-30g/L,生物素 100-300 ii g/100ml,维生素 BI 100-300 y g/100ml,初始 pH7.5。其中,好氧富集培养过程采用摇瓶培养时,培养温度为30-3 5 °C,培养时间为12-24h,转速为200rpm;好氧富集培养过程采用发酵罐培养时,培养温度为30-35°C,通气量为l-2vvm,培养时间为12-24h,转速为350rpm,发酵罐通气搅拌的溶氧范围控制在30%-60%,优选为 45%。其中,好氧富集培养过程采用摇瓶培养时,将固定化材料平铺在摇瓶底部,培养基装液量能将固定化材料浸没;好氧富集培养过程采用发酵罐培养时,将固定化材料固定在挡板内侧。 其中,发酵培养基的组分为:葡萄糖30_60g/L,Na2CO3 30_60g/L,NaCl 9g/L,初始pH7.5。其中,厌氧发酵培养过程采用摇瓶培养时,培养温度为30-35 °C,培养时间为30-50h,转速为150rpm ;厌氧发酵培养过程采用发酵罐培养时,培养温度为30_35°C,CO2通气量为0.2-0.5vvm,培养时间为30-50h,转速为200rpm,发酵罐通气搅拌的溶氧范围控制在10%-20%,优选为15%。其中,在厌氧发酵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6M NH3 ? H2O将pH值控制在7-8。在本专利技术之前,生物膜反应器从未被使用在以谷氨酸棒杆菌生产丁二酸的研究中。 申请人:首先在摇瓶中尝试谷氨酸棒杆菌的固定化,发现固定化的菌株的生长速率及葡萄糖消耗速率高于游离培养的菌株,同时发现从零时刻开始固定的效果好于从对数生长期中期开始固定的菌株。目前谷氨酸棒杆菌产丁二酸的研究中在厌氧阶段大多使用NaHCO3作为中和剂,但是NaHCO3存在热稳定性差、不能灭菌、溶解度小的缺点,使得实验过程费力且容易染菌。 申请人:对几种中和剂(NaHCO3、KHCO3> Na2CO3^ CaCO3、碱式碳酸镁)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使用Na2CO3时葡萄糖的消耗速率甚至高于NaHCO3,且丁二酸产率高。Na2CO3热稳定性较强,可以经受121°C高温灭菌。[0021 ] 以Na2CO3作为中和剂在摇瓶及7.5L发酵罐中进行反复批次发酵实验时,谷氨酸棒杆菌菌体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活性以及较高的丁二酸产率。当菌株的生产能下降时,可以将发酵培养基过滤倒掉之后,再重新加入种子培养基先进行好氧富集,再进行多批次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固定化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利用纤维(棉纤维织物、无纺布、聚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细菌纤维素膜、丝绸、甘蔗渣和玉米秸杆)作为固定化材料,固定的菌体可以反复利用。能够进行反复批次发酵。2.本专利技术筛选了一种高效且操作简便的中和剂Na2CO3用于厌氧发酵产丁二酸。Na2CO3热稳定性强,可以经受121°C高温灭菌。分批发酵时丁二酸产量可达30-40g/L,对葡萄糖的质量收率可达75-85%。与传统利用的NaHCO3相比菌体产酸能力稳定且不易染菌。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能够以较高的葡萄糖消耗速率产丁二酸,且副产物乳酸、乙酸的产量很低。在发酵罐中进行反复批次发酵时,丁二酸产量可达30-40g/L,对葡萄糖的质量收率可维持在7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使用的分析方法如下:发酵液中的产物丁二酸、乙酸、乳酸、丙酮酸采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柱为Sepax HP-C18柱(4.6*250mm, 5 u m),流动相:含1%乙腈的500mM磷酸二氢钾溶液,pH以磷酸调至3.0,柱温:35°C,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 ? mirT1,进样量:10 u L。葡萄糖含量用SBA 分析仪测定(model SBA-40C, Jinan, China)。实施例1:LB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 10g/L,琼脂20g/L,其余为水。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2g/L,KH2PO4 5g/L,K2HPO4 ? 3H20 15g/L,MgSO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谷氨酸棒杆菌固定化反复批次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为生产菌株,先进行好氧富集,再进行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其中,在好氧富集的种子培养基中添加40?60g/L的固定化材料,菌株在好氧富集阶段即开始边生长边固定,待菌体生长至对数期末期,将种子培养基过滤倒掉,保留固定化材料,加入发酵培养基生产丁二酸,厌氧发酵至葡萄糖含量小于5g/L时,将厌氧培养基过滤倒掉,保留固定化材料,然后加入新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反复批次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1.谷氨酸棒杆菌固定化反复批次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为生产菌株,先进行好氧富集,再进行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 其中,在好氧富集的种子培养基中添加40-60g/L的固定化材料,菌株在好氧富集阶段即开始边生长边固定,待菌体生长至对数期末期,将种子培养基过滤倒掉,保留固定化材料,加入发酵培养基生产丁二酸,厌氧发酵至葡萄糖含量小于5g/L时,将厌氧培养基过滤倒掉,保留固定化材料,然后加入新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反复批次发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杆菌固定化反复批次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化材料为棉纤维织物、无纺布、聚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沸石、细菌纤维素膜、丝绸、甘蔗渣和玉米秸杆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杆菌固定化反复批次发酵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30g/L,KH2PO4 5-10g/L, K2HPO4 ? 3H20 10_20g/L, MgSO4 ? 7H20 l-5g/L, MnSO4 ? H2O 0.1-0.5g/L, FeSO4 ? H2O 0.1-0.5g/L,尿素 20_30g/L,生物素 100-300 ii g/100ml,维生素 BI 100-300 ii g/100ml,初始 pH7.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谷氨酸棒杆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汉杰施欣驰陈勇吴菁岚陈晓春庄伟朱晨杰谢婧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