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8466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9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性减振盘、摩擦片、弹性减振盘和粉末冶金衬套均套在发电机的传动轴上,粉末冶金衬套的内孔为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压装在发电机的传动轴上;弹性减振盘的内孔与粉末冶金衬套依靠渐开线花键齿侧配合,钢性减振盘套在空心轴上;摩擦片放置在钢性减振盘和弹性减振盘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除将空心轴和传动轴设计成复合式结构外,为了抑制传动轴传动振幅,在空心轴和传动轴之间设有扭振-减振装置,可减小发动机的异常冲击、振动对发电机的影响,保证发电机的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一般由直流发电机和发电机控制盒及主接触器组成,向机上电网提供一定容量的直流电。在飞机上,直流发电机安装于发动机的附件机匣上,由发动机驱动。直流发电机设计成传动轴和空心轴的复合式结构,中间靠渐开线花键或锥体-键结构连接,传动轴与发动机的内套齿靠渐开线花键连接来传递扭矩,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传动轴能够缓冲一定的发动机冲击和振动等对发电机的影响。对于大功率的发电机特别是用在教练机上的发电机,实际使用中,教练机训练比较频繁而且频繁出现爬升、机动大转弯、俯冲、着地再起飞等各种飞行训练动作,使得发动机的冲击、振动以及扭矩变化较大,从而造成发电机运行很不平稳,影响发电机的正常工作,所以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其影响,保证飞行安全和训练任务的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直,在大功率的航空直流发电机的传动端,为了抑制传动轴传动振幅,在空心轴和传动轴之间设有扭振-减振装置,减小发动机的异常冲击、振动对发电机的影响,保证发电机的正常工作。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性减振盘1、摩擦片2、弹性减振盘3和粉末冶金衬套4 ;钢性减振盘1、摩擦片2、弹性减振盘3和粉末冶金衬套4均套在发电机的传动轴5上,粉末冶金衬套4的内孔为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压装在发电机的传动轴5上;弹性减振盘3的内孔与粉末冶金衬套4依靠渐开线花键齿侧配合,钢性减振盘I套在空心轴6上;摩擦片2放置在钢性减振盘I和弹性减振盘3之间。所述粉末冶金衬套4内孔的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距发电机的传动轴的端面为90mm部位。所述弹性减振盘3的端面到空心轴的端面距离为1.5m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除将空心轴和传动轴设计成复合式结构外,为了抑制传动轴传动振幅,在空心轴和传动轴之间设有扭振-减振装置,可减小发动机的异常冲击、振动对发电机的影响,保证发电机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结构示意图;图2:粉末冶金衬套4的结构示意图;图3:发电机传动轴示意图;图4:钢性减振I的结构示意图;图5:弹性减振盘3的结构示意图;a:主视图,b:侧视图图6:摩擦片2的结构示意图;a:主视图,b:侧视图;1-钢性减振盘靠,2-摩擦片,3-弹性减振盘,4-粉末冶金衬套,5-发电机的传动轴,6-空心轴,a-粉末冶金衬套的内孔,b-渐开线花键,C-发电机的传动轴的轴端,d-距轴端面距离90mm的部位,e-钢性减振盘靠的内孔,f_钢性减振盘靠的止口,g_弹性减振盘的内孔。【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扭振-减振装置由一个衬套、两个减振盘及一个摩擦片组成。衬套压装在传动轴上,在衬套上固定一个弹性减振盘,两者之间为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齿侧配合;另一钢性减振盘压装在空心轴上,摩擦片放置在两个减振盘之间。衬套与传动轴之间、钢性减振盘与空心轴之间均采用布朗-沙比锥体压装配合(见图1)。粉末冶金衬套4依靠内孔a处的5号布朗-沙比锥体配合压装在发电机的传动轴5上,距发电机的传动轴5的轴端面距离90mm的地方,标号d的位置;内孔与粉末冶金衬套4依靠渐开线花键齿侧配合,见标号b的部位。钢性减振盘靠I的内孔,见标号e的部位依靠7号布朗-沙比锥体配合压装在空心轴6,保证其端面到空心轴的端面距离1.5mm。摩擦片2放置在弹性减振盘3和钢性减振盘靠I之间,依靠钢性减振盘I的止口,见标号f的部位与弹性减振盘3夹紧定位。具体安装过程:1、将粉末冶金衬套(件4)压装在传动轴(件5)上,保证规定的轴向尺寸,形成轴组件;2、将钢性减振盘(件I)压装在空心轴(件6)上,保证规定的轴向尺寸;3、将弹性减振盘(件3)装入粉末冶金衬套(件4)的齿上,并将摩擦片(件2)套入轴组件;4、将传动轴(件5)即上述形成的轴组件伸入空心轴(件6)内,在非传动端固紧传动轴(件5);在固紧传动轴(件5)的同时,保证摩擦片(件2)不偏心,目视弹性减振盘(件3)平直不下凹即可。当航空直流发电机与发动机的传动,由发电机轴和发动机的内衬套以圆柱渐开线齿测配合来实现。发电机的轴设计成传动轴和空心轴的复合式结构,传动轴和空心轴靠渐开线花键或锥体-键结构连接,传动轴与发动机的内套齿靠渐开线花键连接来传递扭矩,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传动轴即弹性轴能够缓冲发动机一定的冲击和振动等对发电机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除采取复合式轴结构外,为了抑制传动轴传动振幅,在传动轴的传动端和空心轴之间设有扭振-减振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性减振盘(1)、摩擦片(2)、弹性减振盘(3)和粉末冶金衬套(4);钢性减振盘(1)、摩擦片(2)、弹性减振盘(3)和粉末冶金衬套(4)均套在发电机的传动轴(5)上,粉末冶金衬套(4)的内孔为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压装在发电机的传动轴(5)上;弹性减振盘(3)的内孔与粉末冶金衬套(4)依靠渐开线花键齿侧配合,钢性减振盘(1)套在空心轴(6)上;摩擦片(2)放置在钢性减振盘(1)和弹性减振盘(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航空直流发电机扭振-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性减振盘(I)、摩擦片(2 )、弹性减振盘(3 )和粉末冶金衬套(4 );钢性减振盘(I)、摩擦片(2 )、弹性减振盘(3 )和粉末冶金衬套(4)均套在发电机的传动轴(5)上,粉末冶金衬套(4)的内孔为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5号布朗-沙比锥体结构压装在发电机的传动轴(5)上;弹性减振盘(3)的内孔与粉末冶金衬套(4)依靠渐开线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河赵群弼陈保总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