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导引结构及交叉路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199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20:03
一种道路导引结构及交叉路口结构,道路导引结构包括位于道路中线位置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地下通道上面中部位置设有通行板;交叉路口结构,包括十字交叉路口,十字交叉路口中心E及A、B、C、D路口上分别设置有道路导引结构,位于A、B、C、D路口上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均朝右倾斜,十字交叉路口中心E上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左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道路导引结构通过分离跨跃可以将冲突点车流立体分离,而交叉路口结构可以实现道路交叉无冲突点、无交织,其占地面积小、工程量小、造价低、交通流线便捷、通行能力强、设计施工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导引结构及交叉路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叉路口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道路导引结构及交叉路口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量爆炸性、不均衡增长,在促进城市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诸多问题。平交口是道路交通流进行疏导与转换的重要节点,是道路交通的咽喉与枢纽,但往往也是道路拥堵的根源。为了改善交叉口交通拥挤和堵塞情况,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一、交通渠化组织及信号控制:通过交通信号灯对各个方向的交通流进行有序组织,从而减少或者避免不同流向的车流在时间上的冲突与干扰,但其通行能力有限,行车延误大,运营效率低;二、建立环形交叉:通过环道对各个方向的交通流进行组织,消除了平交口内部的冲突点,在交通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是比较实用有效的,但其占地面积大,通行能力极其有限,特别是车辆在环道上的交织造成较大的延误;三、建立互通立交:这种方法虽然能较大幅度地增加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但有几个主要局限性:首先,建造立交工程量大、造价高;其次,立交占地庞大,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矛盾尤为突出;再次,左转弯道路多需先向右绕行、弯道坡度大、线形指标低、通行量低、设计复杂;最后,立交往往增加了车流跨越绕行的距离,在满足通达性的同时,长距离的跨越绕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损失与环境污染,由于立体交叉在同一点附近往往有多条交通流线交叉,导致立交建筑层数多,城市景观效果差,设计施工往往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周期漫长。公开号CN201031505公开了一种低跨高通道分离穿越互通交叉路口,对适合城市行人行车的互通立体交叉进行了设计,通过创新优化设置专门通道位置安排行人行车路径,使十字立体交叉构造简化、功能全面、经济环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向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的理想畅通。但其通行能力较低,左转车流绕行距离远,改造后的平交口占地规模较大。公开号CN102286906公开了一种无交织环形立交形式,由环道、入环匝道、出环匝道组成,每一组左转入环匝道进入环道的入口位于环道的外侧,对应的出环匝道离开环道的出口位于环道的内侧,通过改变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的接入方式和接入位置,消除了环道交织。但其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导引结构及交叉路口结构,其道路导引结构通过分离跨跃可以将冲突点车流立体分离,而应用该道路导引结构的交叉路口结构可以实现道路交叉无冲突点、无交织,其占地面积小、工程量小、造价低、交通流线便捷、通行能力强、设计施工简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导引结构,其中包括位于道路中线位置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所述地下通道上面中部位置设置有通行板。一种交叉路口结构,包括十字交叉路口,其中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的交叉中心位置E处及A、B、C、D路口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道路导引结构,位于A、B、C、D路口处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均朝右倾斜,位于交叉中心位置E处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左倾斜。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的各路口行车道外侧分别贯通设置有第一慢行通道。所述B路口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与交叉中心位置E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二慢行人行天桥,所述第二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二慢行人行天桥与位于B路口两侧的两个第一慢行通道连通,所述A路口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与交叉中心位置E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三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三慢行人行天桥,所述第三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三慢行人行天桥与位于A路口两侧的两个第一慢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二慢行人行天桥与第三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三慢行人行天桥之间设置有第四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四慢行人行天桥、第六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六慢行人行天桥和第五慢行地面通道,所述第四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四慢行人行天桥与第二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二慢行人行天桥垂直连通,所述第六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六慢行人行天桥与第三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三慢行人行天桥垂直连通,所述第五慢行地面通道设置于第四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四慢行人行天桥与第六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六慢行人行天桥之间,通过所述交叉中心位置E处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上面的通行板或上跨桥梁下面的地面单侧加宽设置的第五慢行地面通道与第四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四慢行人行天桥与第六慢行地下通道或第六慢行人行天桥连通。所述A路口上设置的道路导引结构可由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左倾斜的结构代替、和/或B路口上设置的道路导引结构可由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左倾斜的结构代替、和/或C路口上设置的道路导引结构可由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左倾斜的结构代替、和/或D路口上设置的道路导引结构可由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左倾斜的结构代替。一种交叉路口结构,包括T型交叉路口,其中所述T型交叉路口的竖直向C1路口和交叉中心位置E1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道路导引结构,所述C1路口上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右倾斜,所述交叉中心位置E1处设置的道路导引结构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该两个道路导线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水平设置且相连通。一种交叉路口结构,包括Y型交叉路口,其中所述Y型交叉路口的竖直向C2和其交叉中心位置E2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的道路导引结构,所述C2路口上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右倾斜,所述交叉中心位置E2处设置的道路导引结构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该两个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分别平行于Y型交叉路口上部的B2路口、A2路口,且该两个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的相邻端呈曲线连通。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道路导引结构通过在道路中线位置处设置地下通道及通行板或上跨桥梁,形成分离跨跃结构,可以将道路上的交叉车流立体分离,不致产生冲突点和交织运行。本专利技术交叉路口结构,通过在十字交叉路口的各路口及中心分别设置道路导引结构,将平交口各路口进口道的直行、左转交通与进入出口道的直行、左转交通进行位置互换,然后直行车流在交叉口中心冲突处进行分离跨越,同时各路口通过利用道路导引结构的通行板加宽或上跨桥梁下的地面加宽或在车辆未到达道路导引结构之前适当位置可以实现掉头,从而实现道路交叉无冲突点、无交织,该结构占地面积小、工程量小、造价低、交通流线便捷、通行能力强、设计施工简便,既适用于新建道路交叉的建设,也适用于既有平交路口的改造升级,尤其适用于周围有密集建筑物的既有平交路口升级改造,是减少或避免拆迁的有效解决办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十字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十字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一实施例车流流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十字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一实施例车辆掉头路线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十字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十字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T型交叉路口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Y型交叉路口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十字交叉路口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由位于后、前方向的C路口1、D路口3、位于右、左方向的B路口2和A路口4构成该十字交叉路口。C路口1上位于中线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道路导引结构,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道路导引结构及交叉路口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导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道路中线位置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所述地下通道上面中部位置设置有通行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路口结构,包括十字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的交叉中心位置E处及A、B、C、D路口上分别设置有道路导引结构,所述道路导引结构包括位于道路中线位置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所述地下通道上面中部位置设置有通行板,位于A、B、C、D路口处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均朝右倾斜,位于交叉中心位置E处的道路导引结构的地下通道或上跨桥梁前端朝左倾斜;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的各路口行车道外侧分别贯通设置有第一慢行通道;所述B路口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与交叉中心位置E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二慢行人行天桥,所述第二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二慢行人行天桥与位于B路口两侧的两个第一慢行通道连通,所述A路口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与交叉中心位置E处的道路导引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三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三慢行人行天桥,所述第三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三慢行人行天桥与位于A路口两侧的两个第一慢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二慢行人行天桥与第三慢行地下通道或第三慢行人行天桥之间设置有第四慢行地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鸣胡启文魏方莉韩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