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屹专利>正文

安全快速路结构及使用该安全快速路结构的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0891 阅读:152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8-12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快速路结构及使用该安全快速路结构的道路结构;属于道路结构技术领域;路结构主要由绿化带、设置在绿化带中部的换向口、设置在换向口中部的隔离墙及分别依序设在绿化带两侧的换向道和行车道组成;各侧行车道的车道数与同侧交通干道的车道数相同;位于隔离墙两侧的换向口分别与绿化带两侧的换向道连接且两侧换向口的换向相反;所述隔离墙的宽度H与两侧换向道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道路结构包括至少一条交通干道,在交通干道上设有安全快速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防塞车的安全快速路结构及使用该安全快速路结构的道路结构;用于道路防塞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段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快速路结构。本技术同时还涉及一种使用该安全快速路结构的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交通道路存在很多的十字路口,为了保证十字路口的安全畅通,减少堵塞,通常采用在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标志的方法,让车辆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行驶。这种设置虽然能使车辆有序通行,但却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由于红绿灯的设计,使得部分车辆必须在十字路口等待,而车辆等待期间由于发动机处于不饱和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废气的排放增加,不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特别是城市道路中的主干道和比较宽的支干道等交叉路口较多的道路,车辆多时经常会出现一边的车辆还没有完全通过十字路口,其它道路的通行绿灯已经亮起,使得车辆过多地聚集在十字路口,造成塞车的现象,降低了车辆的通行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安全快速路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安全快速路结构的道路结构。本技术的前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快速路结构,该路结构主要由绿化带、设置在绿化带中部的换向口、设置在换向口中部的隔离墙及分别依序设在绿化带两侧的换向道和行车道组成;各侧行车道的车道数与同侧交通干道的车道数相同;位于隔离墙两侧的换向口分别与绿化带两侧的换向道连接且两侧换向口的换向相反;所述隔离墙的宽度H与两侧换向道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上述的安全快速路结构中,所述换向道由小车换向道和大车换向道组成,所述换向口由连接两侧小车换向道的小车换向口和连接两侧大车换向道的大车换向口组成;在小车换向口与大车换向口之间设有弧形地标线,该弧形地标线的跨度与两侧小车换向道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隔离墙的两侧端面为弧形面且该隔离墙的宽度H与两侧大车换向道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上述的安全快速路结构中,在绿化带两侧的掉头干道两端分别设有变道连接区,换向道和行车道通过变道连接区与同侧的交通干道连接。上述的安全快速路结构中,所述绿化带的宽度为6-9米。本技术的后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道路结构,包括至少两条相互连接的交通干道,在连接处侧边的其中一条交通干道和/或另一条交通干道上设有安全快速路结构,安全快速路结构中各侧行车道的数量与交通干道上同侧的车道数相同;在连接处的其中一条交通干道上沿该交通干道的行车方向设有隔离栏。上述的道路结构中,所述隔离栏的长度与十字路口两侧的安全快速路结构之间的间距相同。上述的道路结构中,所述安全快速路结构的长度为50-300米。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掉头干道使不同类型的汽车能在掉头干道处掉头行驶,在不影响第一交通干道方向车辆的正常行驶的同时,从第一交通干道向左转入第二交通干道时,通过掉头干道掉头行驶后再转入第二交通干道,有效地防止堵塞的同时,避免了汽车等待红灯时造成废气排放增加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隔离栏、隔离墙和弧形地标线能够有效地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变道连接区能够使汽车安全、有序地进行变道。采用本技术汽车无需等待红灯,能够有效且快速地进行变道、换向行驶,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通行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绿化带1、换向口 2、小车换向口 2a、大车换向口 2b、隔离墙3、换向道4、小车换向道4a、大车换向道4b、行车道5、弧形地标线6、变道连接区7、交通干道8、隔离栏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安全快速路结构,该道路结构主要由绿化带1、设置在绿化带I中部的换向口 2、设置在换向口 2中部的隔离墙3及分别依序设在绿化带I两侧的换向道4和行车道5组成;绿化带I的宽度优选为6-9米。各侧行车道5的车道数与同侧交通干道的车道数相同;位于隔离墙3两侧的换向口 2分别与绿化带I两侧的换向道4连接且两侧换向口 2的换向相反;所述隔离墙3的宽度H与两侧换向道4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同时,为了保证汽车能够进行安全的变道行驶,在绿化带I两侧的外端分别设有变道连接区7,换向道4和行车道5通过变道连接区7与同侧的交通干道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道4由小车换向道4a和大车换向道4b组成,所述换向口 2由连接两侧小车换向道4a的小车换向口 2a和连接两侧大车换向道4b的大车换向口 2b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便小型车辆与大型车辆的换向行驶。在小车换向口 2a与大车换向口 2b之间设有弧形地标线6,该弧形地标线6的跨度与两侧小车换向道4a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隔离墙3的两侧端面为弧形面且该隔离墙3的宽度H与两侧大车换向道4b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采用这种结构,弧形地标线6和隔离墙3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在换向口 2处发生碰撞,进一步提高了道路的行驶安全。实施例2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道路结构,包括两条交通干道8,两条交通干道8连接呈T字形。在T形路口两侧的横向的交通干道8上设有安全快速路结构,所述安全快速路结构的长度为50-300米,根据具体道路情况而定。安全快速路结构中各侧行车道5的数量与交通干道8上同侧的车道数相同。安全快速路结构中的换向道4和行车道5通过变道连接区7与同侧的交通干道8连接。在T形路口处的横向的交通干道8上沿该交通干道8的行车方向设有隔离栏9。隔离栏9的长度优选与十字路口两侧的安全快速路结构之间的间距相同。实施例3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道路结构,包括两条交通干道8,两条交通干道8交叉呈十字形,在两条交通干道8之间形成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两侧的其中一条交通干道8或另一条交通干道8上设有安全快速路结构,安全快速路结构中各侧行车道5的数量与交通干道8上同侧的车道数相同。安全快速路结构中的换向道4和行车道5通过变道连接区7与同侧的交通干道8连接。在十字路口处的其中一条交通干道8上沿该交通干道8的行车方向设有隔离栏9。隔离栏9的长度优选与十字路口两侧的安全快速路结构之间的间距相同。当然,根据具体道路情况,安全快速路结构也可以设置在每一条交通干道上。如主干道和主干道连接时,或次干道与次干道连接时,可以每条干道上均设置安全快速路结构。当主干道与次干道连接,或是某一方向的干道行车较少而另一方向的干道行车较多时,可只在行车较多的干道上设置安全快速路结构。根据每条道路的实际情况,安全快速路结构可以在一条主干道上设置多个。汽车行驶时,沿安装有隔离栏9的交通干道8行驶的车辆能够正常的行驶穿过十字路口或是转弯。而在另一条交通干道8行驶的车辆需要穿过十字路口或是转弯时,则需要从安装有隔离栏9的交通干道8上的安全快速路结构处掉头。本技术去除了红绿灯的设置,去除了汽车等待红灯的时间,使车辆可以快速地掉头行驶,减少了车辆等待期间排放的废气量,有效地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提高车辆的通行率。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快速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路结构主要由绿化带(1)、设置在绿化带(1)中部的换向口(2)、设置在换向口(2)中部的隔离墙(3)及分别依序设在绿化带(1)两侧的换向道(4)和行车道(5)组成;各侧行车道(5)的车道数与同侧交通干道的车道数相同;位于隔离墙(3)两侧的换向口(2)分别与绿化带(1)两侧的换向道(4)连接且两侧换向口(2)的换向相反;所述隔离墙(3)的宽度H与两侧换向道(4)外端之间的距离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屹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澳大利亚] 2021年04月19日 00:45
    该安全快速路结构,该设计适合于城市道路建设,主要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全中国因交通事故死亡高达约13万人,而且每年增长约2.5%,数字惊人。而且城市道路占了大部分交通死亡,望党和政府重视起来,人口来之不易都是青年人之多,不知影响了多少个家庭,我认为交通事故多半是设计问题?如果道路设计不好,等于在杀人,这个问题不知党和政府考虑过没,所以加紧重视,不然很快就没人口给政府管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