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931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转向装置(11)具备:转向柱(50);支承转向柱(50)的柱侧托架(40);与柱侧托架(40)连结的车身侧托架(20);缓冲吸收部件(60);以及支承于车身的安装机构(30)。缓冲吸收部件(60)具有:支承于车身侧托架(20)并且弹性支承转向柱(50)的弹性支承部(61);以及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线状部(62)。安装机构(30)具有支承线状部(6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部分的保持部件(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谋求吸收二次碰撞时在方向盘与驾驶员之间产生的冲击力。
技术介绍
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有时驾驶员会由于该碰撞时的惯性的作用而碰撞(二次碰撞)到方向盘。因此,针对转向装置提出了在因二次碰撞对转向柱作用规定载荷以上的载荷时使方向盘向车辆前方移动由此谋求吸收在驾驶员与方向盘之间产生的冲击的力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9-193812)。如图10所示,这样的转向装置具备: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方向盘的转向柱201 ;支承转向柱201的支承板部202 ;以及支承于车身的作为车身侧托架的支承托架203。另夕卜,转向装置还具备由金属制的线材构成的缓冲吸收部件204。该缓冲吸收部件204形成为将弹性支承部205与缓冲吸收部206 —体而得的结构。这样的缓冲吸收部件204支承于支承托架203,由弹性支承部205弹性支承支承板部202。另外,缓冲吸收部206具有与安装于支承托架203的倾斜轴207卡合的近似U字状的被卡合部208。并且,若产生二次碰撞,则缓冲吸收部206以被卡合部208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方式变形。结果,随着二次碰撞的冲击力被缓冲吸收部206与倾斜轴207吸收,并且转向柱201向离开驾驶员的方向移动。然而,转向柱201在处于支承托架203与方向盘之间的位置,支承由信号装置用的操纵杆、刮水器用的操纵杆等构成的复合开关。并且,若产生二次碰撞,则复合开关与转向柱201 —起向离开驾驶员的方向移动。然而,此时,复合开关抵接于支承板部202,由此存在因该抵接而限制了转向柱201向前方移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充分确保二次碰撞时方向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量的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方向盘;柱侧托架,其支承该转向柱;车身侧托架,其与该柱侧托架连结;以及缓冲吸收机构,其在二次碰撞时使转向柱向沿着转向柱的方向移动。并且,该缓冲吸收机构具有:缓冲吸收部件,该缓冲吸收部件通过支承于车身侧托架并且弹性支承转向柱的弹性支承部、及向沿着转向柱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突出部一体形成而构成;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于车身并且支承延伸突出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一部分。根据上述方式,若产生二次碰撞,则转向柱以及柱侧托架以向沿着转向柱的方向离开驾驶员的方式移动。此时,另外,与柱侧托架连结的车身侧托架与支承于该车身侧托架的缓冲吸收部件也向离开驾驶员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缓冲吸收部件的延伸突出部支承于支承部件的位置(以下,也称为“被支承部位”。)随着车身侧托架向车辆前方移动而相对位移。结果,当转向柱、车身侧托架向车辆前方移动时,能够利用缓冲吸收部件的延伸突出部与支承部件来吸收在方向盘与驾驶员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另外,如上所述,车身侧托架与转向柱等一起向车辆前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安装于转向柱的复合开关与车身侧托架的接触。因此,能够充分确保二次碰撞时方向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量。进而,缓冲吸收部件一体设置于弹性支承转向柱的弹性支承部,所以与将弹性支承部和缓冲吸收部件分开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削减、构造的简单化。并且,也能够提高作为转向装置的布局性。在上述方式中,缓冲吸收部件可以由能够弯曲的线材构成。此外,支承部件可以构成为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固定于车身并且支承车身侧托架;以及支承部,该支承部支承延伸突出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当在二次碰撞时对车身侧托架作用规定载荷以上的载荷时,支承部件的主体部可以容许车身侧托架从车身脱离。根据上述结构,若因二次碰撞而对车身侧托架作用规定载荷以上的载荷,则车身侧托架容许支承部件从主体部脱离。通过从这种车身侧托架的主体部即车身脱离的开始,能够大幅吸收施加到车身侧托架的冲击力(第一吸收)。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若因产生二次碰撞而车身侧托架开始向离开驾驶员的方向移动,则随着车身侧托架的移动而缓冲吸收部件的延伸突出部的被支承部位相对位移。即,在车身侧托架移动时,利用延伸突出部与支承部吸收伴随二次碰撞的冲击力(第二吸收)。另一方面,作为转向装置还可以具备: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安装于车身,并以能够向沿着转向柱的方向滑行移动的状态支承车身侧托架;以及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以夹持安装部件的方式配置于车身侧托架的相反侧,且与该车身侧托架一起夹持安装部件。在该情况下,支承部件以无法移动的状态设置于安装部件,当在二次碰撞时对车身侧托架作用规定载荷以上的载荷时,使车身侧托架以及夹持部件开始从安装部件脱离也可以。根据上述结构,若因二次碰撞而对车身侧托架作用规定载荷以上的载荷,则车身侧托架以及夹持部件开始从安装部件脱离,车身侧托架相对于安装部件开始向车辆前方相对滑行移动。这样,当车身侧托架开始从车身脱离时,能够大幅吸收施加到车身侧托架的冲击力(第一吸收)。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若因产生二次碰撞而车身侧托架开始向离开驾驶员的方向移动,则随着车身侧托架的移动而缓冲吸收部件的延伸突出部的被支承部位相对位移。即,在车身侧托架移动时,利用延伸突出部与支承部吸收伴随二次碰撞的冲击力(第二吸收)。然而,可以以二次碰撞时的以支承部件为基准的车身侧托架的相对移动量比二次碰撞时车身侧托架从车身脱离所需的移动量多的方式,设定延伸突出部的长度。根据上述结构,在产生二次碰撞时,在通过第一吸收而车身侧托架从车身脱离之后,也进行利用延伸突出部与支承部件的第二吸收且转向柱向离开驾驶员的方向移动。即,即使在第一吸收结束之后,也进行第二吸收。结果,即使在由二次碰撞引起的转向柱的移动结束之后,转向柱经由延伸突出部而支持于车身侧的可能性变高。因此,能够易于限制在二次碰撞时转向柱从车身脱落。根据本方式,能够充分地确保二次碰撞时方向盘向车辆前方的移动量。以下,结合相应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俯视图。图4A是安装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B是安装机构的立体图。图5A是示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状况的作用图。图5B是示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状况的作用图。图6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7是示意性示出顶板部件与安装机构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调整托架的立体图。图9A是示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状况的作用图。图9B是示出产生了二次碰撞时的状况的作用图。图10是示意性示出相关技术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5B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本说明书中的说明中,将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为“轴线方向”,将图2中的左右方向称为“车辆宽度方向”。另外,将图1中的左侧称为“前侧”,将图1中的右侧称为“后侧”。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辆的转向装置11具备:支承于表示车身的一部分的安装撑条12的车身侧托架20 ;以及用于将车身侧托架20安装于安装撑条12的安装机构30(也称为“容器机构”。)。另外,转向装置11还具备:通过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支轴13而与车身侧托架20连结的柱侧托架40 ;支承于该柱侧托架40的转向柱50 ;以及以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柱(50),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方向盘(14);柱侧托架(40),其支承所述转向柱(50);车身侧托架(20),其与所述柱侧托架(40)连结;以及缓冲吸收机构,其在二次碰撞时使所述转向柱(50)向沿着该转向柱(50)的方向移动,所述缓冲吸收机构具有:缓冲吸收部件(60),该缓冲吸收部件(60)通过支承于所述车身侧托架(20)并且弹性支承所述转向柱(50)的弹性支承部(61)、及向沿着所述转向柱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突出部(62)一体形成而构成;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于车身并且支承所述延伸突出部(6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2 JP 2012-183402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柱(50),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方向盘(14); 柱侧托架(40),其支承所述转向柱(50); 车身侧托架(20),其与所述柱侧托架(40)连结;以及缓冲吸收机构,其在二次碰撞时使所述转向柱(50)向沿着该转向柱(50)的方向移动,所述缓冲吸收机构具有:缓冲吸收部件(60),该缓冲吸收部件(60)通过支承于所述车身侧托架(20)并且弹性支承所述转向柱(50)的弹性支承部(61)、及向沿着所述转向柱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突出部(62) —体形成而构成;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于车身并且支承所述延伸突出部(6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吸收部件(60)由能够弯曲的线材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固定于车身并且支承所述车身侧托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田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