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包括透明显示和非透明显示。其中,所谓的透明显示是指,用户在使用显示装置时,可以透过显示面板看到显示器后方的物体;非透明显示是指,用户在使用显示装置时,只能看见显示器上的图像,而不可以看到显示面板后方的物体。在现有技术中,为实现透明显示器的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的切换,一般采用如下方式:其一,可以在显示器的后方设置一可拆卸的阻挡装置。当用户选择透明显示时,则拆除上述的阻挡装置;当用户选择非透明显示时,则安装上述阻挡装置。其二,在显示面板中增加一变色层。当用户选择透明显示时,则驱动上述变色层使之呈现透明态;当用户选择非透明显示时,则驱动上述变色层使之呈现非透明态。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在现有技术中,为实现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的切换,需要在透明显示器中增加如阻挡装置或变色层一类的隔光部件,使得现有技术的透明显示器的成本上升,同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栅线和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限定出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第二电极和开关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加载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极,用于当所述栅线进行顺序扫描时加载第一电压信号以及当所述栅线进行逆序扫描时加载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当所述栅线进行顺序扫描时加载第三电压信号以及当所述栅线进行逆序扫描时加载第四电压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栅线和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限定出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第二电极和开关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第一电极;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加载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电极,用于当所述栅线进行顺序扫描时加载第一电压信号以及当所述栅线进行逆序扫描时加载第二电压信号; 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当所述栅线进行顺序扫描时加载第三电压信号以及当所述栅线进行逆序扫描时加 载第四电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第三电压信号和第四电压信号为像素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公共电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加载所述公共电压信号;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加载像素电压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与对应的所述栅线的上一条栅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对应的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与对应的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间隔的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开关单元和第一电极。7.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上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限定出像素区域,所述像素区域内形成有彩色矩阵图形,至少部分所述像素区域内形成有透明图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图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彩色矩阵图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斌,袁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