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4550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薄膜晶体管、色阻群、透明电极和凸柱。其中,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透明电极上位于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上述设计在凸柱与透明电极接触的附近设置通孔,使得透明电极在PVD后经褪火处理时,色阻群中的气泡提前经通孔处逸出,从而避免后续彩膜基板在搬运过程中因外力导致透明电极破裂而有气泡逸出的风险。

Color film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lor film base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herein the color film substrate comprises a substrate, a metal layer, a thin film transistor, a color blocking group, a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a convex column. Wherein, the metal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and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is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The color blocking group is disposed on the metal layer and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color blocking group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vex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vex column is in contact with the array substrate to keep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lor film substrate and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near the first end. The design is se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onvex column in contact with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through hole,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in PVD after annealed treatment, the color resistance group in the bubble in advance by the through hole to escape, so as to avoid subsequent color film substrate due to external cause the risk of rupture a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bubbles escaping in the hand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简称TFT)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产品以其轻薄、环保、高性能、尺寸选择性多样化等优点,成为当今显示器的主流。无论是小到手机、还是大到110寸的彩色电视机,作为TFT-LCD中最核心、技术含量最高的显示屏,由于易受材料、制程、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能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如TFT-LCD显示屏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挤压、磕碰等,会产生液晶气泡,对TFT-LCD显示屏的性能影响是致命性的,只能做报废处理,而且此种现象一般会在出厂后才能被发现,极易受到客诉,这就严重影响到厂家的信誉和经济效益。TFT-LCD显示屏主要组成部分是TFT基板、液晶、CF基板构成的液晶盒,液晶盒易受到外界压力或玻璃重力的影响而出现盒厚不均,影响TFT-LCD的穿透率、对比度、响应时间、色彩效果等显示特性。通常在上下基板间均匀的设计一些柱状的隔垫物,即PS(PhotoSpacer)来支撑液晶盒,从而有效地控制盒厚的均一性。但通常PS是站在RGB色阻之上的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简称CF)的ITO上,当受到外界过大压力或是碰撞后,PS极易压碎CF上的ITO,形成ITO裂缝,当ITO破裂后,RGB色阻内部的气体就逸出来,形成液晶气泡,影响显示屏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RGB色阻内部的气体逸出来形成液晶气泡,影响显示屏性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凸柱;其中,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透明电极上位于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凸柱;其中,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第一端设置于通孔内,通孔贯穿透明电极,使第一端与色阻群相接触。进一步的,色阻群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进一步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上各自设置的透明电极均包含至少一个通孔。进一步的,凸柱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分别与通孔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相同。进一步的,凸柱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面积大于通孔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面积。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凸柱;其中,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透明电极上位于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色阻群,设置在金属层和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透明电极,设置在色阻群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凸柱;其中,凸柱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上,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第一端设置于通孔内,通孔贯穿透明电极,使第一端与色阻群相接触。进一步的,色阻群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进一步的,凸柱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分别与通孔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相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结构,通过对透明电极进行特殊的通孔设计,即在透明电极与凸柱接触的附近设置通孔,使得透明电极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VaporDeposition,简称PVD)后经褪火处理时,色阻群中的气泡提前经通孔处逸出,从而避免后续彩膜基板在搬运过程中因外力导致透明电极破裂而有气泡逸出的风险。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金属层2、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色阻群3、透明电极4和凸柱5。其中,金属层2设置在衬底基板1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基板1上,用于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4上。色阻群3设置在金属层2和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透明电极4设置在色阻群3上,并与薄膜晶体管连接。凸柱5第一端设置于透明电极4上,凸柱5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距离,透明电极4上位于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6。色阻群3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上均设置有透明电极4,这些透明电极4上均包含至少一个通孔6,凸柱5的第一端就设置在这些通孔6附近,请参考图2,优选的,凸柱5的第一端设置于通孔6内,通孔6贯穿透明电极4,使第一端与色阻群3相接触。进一步的,凸柱5在衬底基板1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分别与通孔6在衬底基板1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即凸柱5的横截面形状与通孔6的形状相同,当凸柱5的第一端放置在通孔6内时,透明电极4包围着第一端。当然,凸柱5在衬底基板1上的投影覆盖也可略大于通孔6在衬底基板1上的投影。上述彩膜基板中对透明电极4进行特殊的通孔6设计,即在透明电极4与凸柱5接触的附近设置通孔6,使得透明电极4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VaporDeposition,简称PVD)后经褪火处理时,色阻群3中的气泡提前经通孔6处逸出,从而避免后续彩膜基板在搬运过程中因外力导致透明电极4破裂而有气泡逸出的风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色阻群,设置在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所述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色阻群上,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凸柱;其中,所述凸柱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上,所述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的距离,所述透明电极上位于所述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色阻群,设置在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所述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色阻群上,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凸柱;其中,所述凸柱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上,所述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的距离,所述透明电极上位于所述第一端附近设置有通孔。2.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金属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形成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以及传输扫描信号的扫描线;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至透明电极上;色阻群,设置在所述金属层和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用于将入射光转换为各色出射光;所述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色阻群上,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以及凸柱;其中,所述凸柱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上,所述凸柱第二端与阵列基板相接触,用于保持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的距离;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透明电极,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色阻群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群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上各自设置的所述透明电极均包含至少一个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分别与所述通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面积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邦银王笑笑董成才黄添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