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及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674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及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合金中Zn含量及Zn/Mg重量比,将合金固溶处理水淬后,预变形,然后,进行122-132℃的一级低温时效及163-180℃的二级时效,可以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降低合金在腐蚀介质中的自腐蚀电流,提高合金耐蚀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配比合理、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操作方便,总的时效时间由传统双级时效的25~30h缩短至10~15h,生产效率高,合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及耐剥落腐蚀的性能特点,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及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及热处理工艺,具体是指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及热处理工艺,属于有色金属材料

技术介绍
Al-Zn-Mg-Cu合金是航空和航天领域重要结构材料之一,该系合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剥落腐蚀倾向,从而对合金的强度、塑性、疲劳性能等造成极大损害,严重缩短铝合金的使用寿命。剥落腐蚀兼具有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的特征,其腐蚀速率受合金成分和晶界平衡相分布的控制。在Al-Zn-Mg-Cu合金中,晶界平衡相中较高的铜含量有利于合金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提高,而较高的锌含量则对腐蚀性能不利,人们为了追求合金高强度而不断提高Zn含量,往往忽视高Zn对合金抗应力腐蚀和断裂韧性的不利影响;研究还表明,通过添加Cr、Zr等微量元素调整合金晶相组织与晶界析出相分布可提高合金的抗剥蚀性能。另外,晶界平衡相对合金抗剥落腐蚀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由于晶界平衡相电极电位较晶内为负,在腐蚀介质中作为腐蚀阳极优先溶解,在应力作用下形成腐蚀裂纹并沿晶界扩展,若晶界析出相呈连续分布,则容易形成阳极腐蚀通道,加速腐蚀进程。一般的,采用热处理方法强化的铝合金其强度与抗剥蚀性能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峰时效态(T6态)Al-Zn-Mg-Cu合金,虽然可获得最高的静强度,但晶界上连续分布的析出相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剥落腐蚀敏感性;T73双级时效态合金,通过延长时效时间获得过时效组织,使晶界处析出粗大且不连续分布的第二相,阻碍腐蚀介质沿晶界扩散,有效降低晶界处氢原子浓度,从而提高抗剥落腐蚀性能;但在长时间时效的同时,晶内细小的沉淀相粗化使合金强度下降严重(一般为10%-15%)。另一种状态的双级时效Τ76态的合金,虽然强度适中,但其电导率相对Τ73态下降较多。随后,为了使合金达到Τ6状态的强度及足够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人们又提出了更复杂的三级时效制度(RRA),它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峰时效,获得与上述Τ6态`相同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第二阶段为高温短时间回归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晶内析出相溶解到基体中,晶界上连续状析出相聚集合并,变得不再连续;第三个阶段与第一阶段处理方法相同,最终获得细小弥散的晶内析出相和不连续分布的晶界析出相,这种组织综合了峰时效和过时效的优点,使合金不仅具有接近于Τ6峰值时效态的强度,远高于Τ73、Τ76态的强度;同时,也改善抗应力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然而,三级时效制度也有致命的缺点,其一是电导率比Τ73和Τ76状态低,电导率低意味着较低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其二是时效工艺过于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为了克服三级时效制度(RRA)及Τ76处理后电导率低及Τ73处理后强度过低的难题,并同时考虑到工业化生产的适用性,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时效处理工艺,以保证合金在电导率和抗剥落腐蚀性能不下降或下降较小的前提下,提高合金拉伸强度和韧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分配比合理的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操作方便、可有效提高铝锌镁铜合金强度、塑性及耐剥落腐蚀性能的铝锌镁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Zn:4.5-6.2%,Mg: 1.0-3.0%,Cu:1.0-2.0%,Ti ( 0.10%,余量为 Al,且 Zn/Mg 重量比为 2.3-2.8。本专利技术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Zn:4.5-6.2%,Mg: 1.0-3.0%,Cu:1.0-2.0%,Cr:0.10-0.30% 或 Zr:0.05-0.20%, Ti ( 0.10%,余量为 Al,且 Zn/Mg 重量比为2.3_2.8 ο本专利技术一种耐剥落 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将铝锌镁铜合金固溶处理水淬后,进行预变形,然后,将合金加热至122-132?进行2-4h低温时效后,直接升温至163-180°C保温8_12h,出炉空冷。本专利技术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所述固溶处理温度为460-475°C,保温时间 l_2h。本专利技术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所述预变形为冷轧变形或冷拉变形,所述预变形的变形量为2-5%。[0021 ] 本专利技术的机理简述于下:从合金组分配比方面,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铝合金中,Zn、Mg是合金的主要强化元素,但Mg含量过高,降低合金体电极电位,且增加晶界处的氢脆倾向;而对剥落腐蚀极不利的晶界连续析出相又依赖Zn、Mg元素,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较低的Zn含量,并满足Zn/Mg重量比在2.3-2.8之间,通过控制合金中的Zn/Mg更具有重要意义,经对比实验表明,当合金中Zn含量低于6.2%且Zn/Mg重量比小于2.2时,合金电导率低,抗应力腐蚀性能不足;当合金Zn/Mg重量比大于2.9时,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当合金Zn/Mg重量比值在2.2-2.8之间不仅有利于减小合金剥蚀敏感性,同时保证合金的高强度高韧性。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Cr、Zr微量元素抑制再结晶并提高合金抗应力腐蚀和抗剥落腐蚀性能。从热处理工艺方面来说,专利技术人经大量实验表明,固溶后预变形有利于GP区的形核,促进了第一阶段时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析出均匀细小的GP区,提高合金强度且缩短时效时间。虽然预变形引入的位错同时导致粗大平衡相析出,但本合金采用较低的Zn、Mg含量,加上一级时效(122-132?保温2-4h)温度低时间较短,其粗大平衡相析出数量较少。一级时效之后再经过较高温度的二级时效(163-180°C保温8-12h),使低温预时效处理中形成的粒子转变为具有强化作用的,同时在晶界上形成断续分布的粗大Π相(见图1),与峰时效相比,其抗拉强度仅下降6%~8%,屈服强度仅下降8%,保持延伸率在12%以上,而合金在介质中的腐蚀电流显著下降(见图4),抗剥落腐蚀性能从中度剥蚀EB上升到点蚀P。与传统Al-Zn-Mg-Cu合金双级时效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合金热处理工艺在较短的二级时效时间内完成晶界析出相从连续到断开的过程,同时保证了晶内析出相保持在较小尺寸范围,避免了传统双级时效时,因高温或长时间二级时效导致晶内析出相粗化严重,而使合金强度下降严重的缺点。与RRA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合金具有时效时间短、时效工艺简单的明显优势,其强度和韧性也与RRA状态合金相当,并且其电导率和抗剥落腐蚀性能甚至要优于RRA工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通过优化铝锌镁铜合金Zn/Mg比,缩短二级时效时间获得细小弥散晶内析出相和断续粗大的晶界析出相,该特征合金组织具有强度高,耐剥落腐蚀及疲劳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应用。【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合金经本专利技术方法时效后TEM照片及其对应的衍射花样。附图2 Ca)为实施例1的合金采用常规峰时效工艺处理,经剥落腐蚀实验后的表面形貌。附图2 (b)为实施例1的合金采用本专利技术时效工艺处理,经剥落腐蚀实验后的表面形貌。附图3 Ca)为实施例1的合金采用常规峰时效工艺处理,经剥落腐蚀后横截面金相组织。附图3 (b)为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Zn:4.5?6.2%,Mg:1.0?3.0%,Cu:1.0?2.0%,Ti≤0.10%,余量为Al,且Zn/Mg重量比为2.3?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Zn:4.5-6.2%, Mg:1.0-3.0%, Cu:1.0-2.0%, Ti ≤ 0.10%,余量为 Al,且 Zn/Mg 重量比为 2.3-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组分中还包含重量百分比为0.10-0.30%的Cr或0.05-0.20%的Zr。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剥落腐蚀高强铝锌镁铜合金的热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义林亮华杨荣先陈来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