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晶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22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晶片结构,包括衬底、LED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绝缘层、正电极和负电极;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正电极延伸设置在衬底和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正电极与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或者仅通过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再或者省略掉透明导电层,与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负电极延伸设置在衬底和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负电极与LED半导体层中的n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LED晶片结构,正电极、负电极延伸设置在两侧,LED晶片结构的散热性能、导电性能均较好,且封装时不再需要打金线,封装成本较低,封装工序简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LED晶片结构
】本技术涉及LED晶片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晶片结构,其结构示意图通常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1、LED半导体层(包括η型半导体层2、发光层11和P型半导体层3)、透明导电层8。正电极12设置在透明导电层8的上面,LED半导体层为台阶状,负电极13设置在台阶的台面上。正电极12通过透明导电层8与P型半导体层3形成电连接,负电极13与η型半导体层2形成电连接。该种LED晶片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LED晶片结构工作时,散热方面主要是通过底部的衬底I散热,散热性能并不十分理想。导电方面,是通过正电极、负电极分别连接金线,金线再连接PCB板上的线路层。而由于透明导电层8上为出光面,因此必须将设置在出光面的正电极12的面积设置得较小,以免影响出光效率。这样,面积较小的电极借助细长的金线导电,使得此种结构的LED晶片的导电性能不好。2、LED晶片结构在后续封装时,必须通过导线(例如金线、银线、铜线、合金线)与PCB板上的线路层连接,这就涉及到在LED晶片的正电极、负电极上打金线,一方面,打金线通常需要使用到邦定机,而邦定机价格昂贵(在三、四十万左右),金线等导线也存在耗材成本,使得LED晶片封装时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邦定机打金线时,需要设置各方面的参数,设置不好将导致操作失败,使得LED晶片封装时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LED晶片结构,散热和导电性能较好,且便于后续封装,使后续封装时成本较低,工序简便。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LED晶片结构,包括衬底、LED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绝缘层、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η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衬底上依次设置有所述LED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所述正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正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η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之间;或者,所述正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η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之间;所述负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所述负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η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一种LED晶片结构,包括衬底、LED半导体层、第一透明绝缘层、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η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衬底上设置有所述LED半导体层;所述正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正电极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η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之间;所述负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所述负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η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LED晶片结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延伸设置在衬底和LED半导体层的两侧,通过透明绝缘层使相应的电极与半导体层、发光层的绝缘隔绝开,避免短路。由于正电极、负电极延伸设置在两侧,因此不用担心电极影响出光效率的问题,正电极、负电极的面积可设置得较大。工作时,除通过底部的衬底散热外,两侧的正负电极也可辅助散热,从而提高LED晶片结构的散热性能,使得LED晶片结构的散热性能较好。导电方面,LED晶片结构的正负电极可直接通过锡膏与PCB板上的线路层焊接连接,不再需要借助细长的金线连接,导电面积较大,从而LED晶片结构的导电性能也较好。而由于正电极、负电极延伸设置在两侧,则后续封装时,直接通过锡膏焊接在PCB板的线路层上即可,封装时不再需要打金线,封装成本较低,封装工序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第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第二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LED晶片结构的第三种变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LED晶片结构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四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五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六的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2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LED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LED晶片结构包括衬底1、LED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8、第一透明绝缘层6、正电极4和负电极5。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η型半导体层2、发光层U、P型半导体层3。其中,衬底I上依次设置有所述LED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8。衬底I可为蓝宝石衬底。LED半导体层可为氮化镓半导体层。优选地,衬底I可为图案化蓝宝石衬底(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简称PSS),当为PSS衬底时,可以提高LED晶片结构的出光效率。正电极4延伸设置在衬底I和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正电极4与LED半导体层中的P型半导体层3的端部、透明导电层8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第一透明绝缘层6设置在正电极4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η型半导体层2、发光层11之间。即正电极4与P型半导体层3直接接触形成电连接,同时还与透明导电层8直接接触,通过透明导电层8也与P型半导体层3形成电连接。而通过第一透明绝缘层6的绝缘隔绝作用,使得正电极4与η型半导体层,也即负电极5绝缘隔离开,从而避免短路。第一透明绝缘层6可为SiO2绝缘层。负电极5延伸设置在衬底I和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负电极5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η型半导体层2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中η型半导体2长于ρ型半导体3,使LED半导体层形成台阶。负电极5与台阶的侧部以及台面均直接接触连接,从而实现负电极5与η型半导体层2之间的电连接。同时,LED晶片结构中还包括第二透明绝缘层7,第二透明绝缘层7延伸到透明导电层8的高度,即第二透明绝缘层设置在ρ型半导体3、发光层11、透明导电层8和台面上的负电极5之间,通过透明绝缘层7将台面上的负电极5和ρ型半导体3、发光层11、透明导电层8绝缘开,以防止负电极5与ρ型半导体3连接进而与正电极4导通,从而防止短路。其中,第二透明绝缘层7也可为Si02绝缘保护层。需说明的是,第二绝缘层7的高度设置为与ρ型半导体层3等高,并不延伸到透明导电层8的高度也是可行的。此时,第二绝缘层7仅挡在台面上的负电极5与发光层ll、p型半导体3之间,将台面上的负电极5与发光层、ρ型半导体层3绝缘开。只不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LED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绝缘层、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衬底上依次设置有所述LED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所述正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正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之间;或者,所述正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之间;?所述负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所述负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n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LED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绝缘层、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LED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η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 所述衬底上依次设置有所述LED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层; 所述正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一侧;所述正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P型半导体层的端部、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η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之间;或者,所述正电极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电极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P型半导体层之间; 所述负电极延伸设置在所述衬底和所述LED半导体层的另一侧,所述负电极与所述LED半导体层中的η型半导体层的端部直接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半导体长于所述P型半导体,使所述LED半导体层形成台阶;所述负电极与所述台阶的侧部直接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半导体长于所述P型半导体,使所述LED半导体层形成台阶;所述负电极与所述台阶的侧部和台面均直接接触连接;所述LED晶片结构还包括第二透明绝缘层,所述第二透明绝缘层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信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