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自控色谱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369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流自控色谱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端部呈圆锥形,所述入液口端部附近开有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溢流自控色谱柱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即使填料层的通透性持续下降,甚至完全堵塞,以恒定流速加入色谱柱的纯化样品溶液也可以保持在溢流口的液位,不会超过柱顶而溢出,更不会出现样品损失的事故。即使过夜加样也无需人员看守,大大减轻了纯化人员的工作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溢流自控色谱柱
本技术涉及分析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溢流自控色谱柱。
技术介绍
色谱分离方法是蛋白纯化工作中常用的关键步骤之一。其中,开放式色谱柱简单、灵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常规的开放式色谱柱通常为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置有筛板,管内装填细小颗粒状吸附填料,管的上端敞开。使用时,待纯化样品溶液从上口加入,依靠重力向下流经填料后从下端流出色谱。通常,样品溶液中的目标蛋白被填料吸附,其它杂质则随缓冲液流穿,即可起到对目标蛋白的分离纯化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吸附填料在加样过程中吸附蛋白的逐渐增多,色谱柱对液体的通透性可能逐渐发生改变,即,在恒定重力作用下样品溶液流穿色谱柱的流速会逐渐减小。此时需相应降低向色谱柱内加入样品溶液的速度,否则溶液将在色谱柱上端积累,直至超过柱顶而溢出,造成样品损失。因色谱柱流穿特性的改变随待纯化样品不同而情况各异,在实际工作中只能通过人工观察而及时对加样速度进行相应调整。当流速很慢时,加样过程可能需要持续过夜,这就为纯化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溢流自控色谱柱,以防止溶液超过柱顶而溢出,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溢流自控色谱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端部呈圆锥形,所述入液口端部附近开有溢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自控色谱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端部呈圆锥形,所述入液口端部附近开有溢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自控色谱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端部设有用于承托吸附填料的多孔筛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自控色谱柱,其特征在于,防置吸附填料后,所述溢流口到入液口的距离小于吸附填料表层到入液口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咏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