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义专利>正文

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386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包括船体和动力装置,船体位于吃水线以下的内部空间由多个独立的运载舱组成,至少一个运载舱的周围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分别设于船体上的导水口和排水口连通,在流体通道与排水口连接处设有动力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船体下部由多个运载舱组成,就如积木拼装使船的制造更简单;在动力装置的吸力作用下流体通道内流体的流速极快,流体通道围绕在多个运载舱周围,其中的流体充盈船体内部并快速经过很长的路径具有很高的流速和很低的水压,高速流体通过导水口与外部相通扩展到船体周围,与船体底部的流体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差,也就产生了浮力,流体的流速越快,内外的压力差越大,产生的浮力就越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
技术介绍
自从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后,“物体在浮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浮体的重量”这一至理名言对船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浮力与船舶的形状无关,与船舶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所以从古至今所有的船舶都为整体结构,浸入水中的体积的排水量就是载重量,船舶的排水量大小确定后,在水中浮力就能确定且不会改变。两千年来船体都是整体结构,浮力不变,船的排水量就是载重量,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3倍,船舶在水中行驶的阻力很大,且速度慢、能耗高,船舶的形态经过两千年的漫长岁月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当下,人类已进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而船舶也已承担全球货物90%以上的运载量,有必要对船体的基本结构在浮力定理的基础上再找寻更大浮力来源的突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包括船体和动力装置,所述船体位于吃水线以下的内部空间由多个独立的运载舱组成,至少一个所述运载舱的周围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与分别设于船体上的导水口和排水口连通,在流体通道与所述排水口连接处设有所述动力装置。其中,所述动力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流体通道相通,动力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所述排水口与外界相通。其中,所述船体在吃水线下的前部和两侧壁设有所述导水口,设于前部和两侧壁的导水口中至少其一设有启闭可控、角度可控以改变进水量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运载舱周围的流体通道内的流体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其流速大于船体外下部的流体的流速。其中,所述运载舱外壳的表面的上部和/或侧部为波浪形、凹凸形或螺旋形。其中,所述运载舱之间通过通道和连接件相互连接,在所述通道内设有门以用于连通运载舱。其中,所述船体在吃水线上的内部空间由多个彼此独立又通过通道相通的运载舱组成。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包括船体和动力装置,所述船体位于吃水线以下的部分由多个运载舱组合而成,所述运载舱的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流体通道,各运载舱之间的流体通道相通,所述动力装置设于船体的后部,流体通道与动力装置的吸水口相通。其中,所述运载舱的外壳上设有多个导水口,所述导水口与所述流体通道相通。其中,本技术方案还包括上一个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所述的附加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船体下部由多个运载舱组合而成,就如积木拼装使各种船的制造更简单。2、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在吃水线下船体内部的流体通道内,动力装置的巨大吸力作用下使其内部流体的流速极快,流体通道围绕在多个运载舱周围使流体快速经过很长的路径,具有很高的流速和很低的水压,充盈在船体内部、又通过导水口与外部相通,扩展到侧壁外表面,共同与船体底部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低流速的流体之间形成了很大压力差从而产生浮力,且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力差越大,产生的浮力就越大。3、本专利技术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发现,与传统排水量产生浮力,两种不同的浮力共同使船产生更大浮力,由此产生一种更大载重量、速度更快、同时能耗更低的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上部船体;2、下部船体;201、侧壁;202、底部;3、流体通道;4、运载舱;401、运载舱外壳;4011、外壳;4012、内壳;402、连接件;403、通道;404、密封连接件;405、门;406、运载舱船体;5、吃水线;6、动力装置;7、排水口;8、导水口;9、侧壁导水口;901、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个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的吃水线5之上为上部船体1,吃水线5之下为下部船体2。下部船体2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侧壁201和底部202,下部船体2内设有多个独立的运载舱4,多个运载舱4组合方式构成上下两层或多层式下部船体2的内部结构,不同运载舱4的运载舱外壳401之间、运载舱4与上部船体1之间设有通道403,通道403内设有门405以连通下部船体2内部的不同的运载舱4,运载舱4之间在通道403上设有连接件402和密封连接件404使彼此互相固定连接,并通过门405彼此相通;在下部船体2的前部设有导水口8,后部设有排水口7,在导水口8和排水口7之间为环绕每个运载舱外壳401周围的流体通道3,流体通道3还环绕在运载舱外壳401与下部船体2的内壁之间,并与导水口8和排水口7前后相通。下部船体2的侧壁201上设有多个侧壁导水口9,侧壁导水口9内设有启闭可控、角度可控以改变进水量的控制装置901。下部船体2内的后部设有动力装置6,动力装置6的进水口与流体通道3相通,出水口通过排水口7与外界连通当本实施方式处于行驶状态时,动力装置6产生吸力把行驶方向前方迎水面上的正向和侧向流体从导水口8和多个侧壁导水口9吸入不太宽的流体通道3内,不太宽的流体通道3内的流体在动力装置6强大吸力状态中流速极快,水压很压,充盈在船体内及各运载舱4四周,再通过侧壁导水口9扩展到下部船体2的左右侧壁上,使船体前进方向、前进方向两侧的流体区域形成负压区。而在同等条件下,流体通道3内流体在动力装置6的强大吸力作用下,更远快于船体外部的流体的流速,这样的流速差能达到数倍、甚至几十倍。而流体流速慢则压力大、流速快则压力小;动力装置6强大的吸力使流体通道3内的流体围绕船内部的多个运载舱4周围,在整个船内部的流速极快,而速度快,压力低的流体充盈在船内部,又通过导水口扩展到外部的两侧壁都形成高速流体层,共同与底部202之间因流速相差很大而产生极大的压力差而产生更大浮力,由此形成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根据公知常识可知,浸入水中的物体的浮力源于物体下表面的水压大于上表面水压的压力差产生向上的力就是浮力,而极大的压力差就能形成极大的向上的浮力。不论水中物体上下部之间在静止中因水压不同产生压力差,还是在动力状态中上下部流速不同产生更大的压力差,其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源自上下部的水压的差异,所以只要在上下部之间有不同的水压就产生压力差,都会产生浮力。所以流体通道3和下部船体2内多个运载舱4与侧壁201相通,共同与底部202的两侧之间的流体流速相差越大产生压力差越大,则产生的浮力越大。显而易见的,通过对动力装置6的控制,加快不太宽的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速,就能很容易地使流体通道3围绕的多个运载舱,以及通过多个侧壁导水口9相通的侧壁201共同与底部202之间的流速相差若干倍,甚至更多,产生更大压力差,具有更大的浮力,进而使船的载重量、速度增加,同时能耗降低。通过对动力装置的控制使流速产生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包括船体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位于吃水线以下的内部空间由多个独立的运载舱组成,至少一个所述运载舱的周围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与分别设于船体上的导水口和排水口连通,在流体通道与所述排水口连接处设有所述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包括船体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位于吃水线以下的内部空间由多个独立的运载舱组成,至少一个所述运载舱的周围设有流体通道,使运载舱上部流体经过的路径大于下部而产生浮力;所述流体通道与分别设于船体上的导水口和排水口连通,在流体通道与所述排水口连接处设有所述动力装置;所述船体在吃水线下的前部和两侧壁设有所述导水口;所述运载舱周围的流体通道内的流体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其流速大于船体外下部的流体的流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流体通道相通,动力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所述排水口与外界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其特征在于:设于前部和两侧壁的导水口中至少其一设有启闭可控、角度可控以改变进水量的控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内部产生更大浮力的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义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