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正新专利>正文

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6986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其是于一流线形物体的最宽处与尾端之间设有一或多数个隆起结构,其中,该等隆起结构之间可具有一间隔空间;藉此,该隆起结构可阻滞并引导流体对流线形物体尾端增加压力,以减少流线形物体遭受的阻力,其可应用于各种流线形物体,而提升行进中流线形物体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ー种減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尤指ー种于流线形交通工具上设置至少ー个隆起结构,使其在行进时的尾端的压カ增加,以减少阻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交通工具在行进时所承受的流体阻カ是影响行进速度的主因之一,而该阻カ不但使交通工具需损耗更多的能量(例如热能或电能),其动カ产生机构与动力传输机构需承受较大的负荷而易耗损,而且会増加行进的耗时,制造更多的废气及废热,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运输业者在能源与行进时间方面的损失。而传统降低行进间物体的阻力的方式,包括将飞机、船舶或车辆的壳体表面设计为滑顺的流线造型,以减少壳体前部的表面压カ并增加壳体后部的表面压力,使壳体前部与后部的压カ差减小,藉此减少该交通工具于流体中行进时所遭受的阻力,而提升交通エ 具的速度或节省耗能。然而,此种流线造型的设计对于阻カ的改善虽大有帮助,但实际減少的阻カ仍有其极限,请參阅图6所示,为现有船舶于水中行进的流体流动示意图,该船舶I’自船首11’的a’点至最宽处b’点,再经船身至船尾12’的c’点,其与水之间有ー极薄的边界层,该边界层可传导来自外层的压力,而c’点为一分离点,流体粒子于此离开船舶I’并于船尾附近形成追迹流13’,亦即从a’点的高压区至b’点的低压区,而后自b’点的低压区至c’点的高压区,其中在前端11’的水流对船舶I’产生较高的压力,而在后端12’的水流则对船舶I’产生较低的压力,此种压力差成为阻碍船舶前进的ー种阻力,必须加以降低才能提升船舶的行进速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期能提供一种,利用特殊设置的隆起结构以増加流体对流线形物体尾端低压区的压力,藉此减少流线形物体所遭受的阻力,其可应用于各种流线形物体,而提升其行进时的速度,是为本专利技术所欲研发的创作动机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其仅需于流线形物体的尾端设置至少ー个隆起结构,即可通过该隆起结构而使流体增加对尾端表面的压力,藉此减少流线形物体所遭受的阻力。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其可应用于各种流线形物体,如船舶、飞机或车辆等运输工具。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減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是于流线形物体的最宽处与尾端之间设有一或多数个隆起结构,其中该等隆起结构之间可具有ー间隔空间;藉此,该隆起结构可阻滞边界层并引导流体对流线形物体尾端增加压力,而减少流线形物体遭受的阻力,其可应用于各种流线形物体,而提升其行进时的速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減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是利用持殊设置的隆起结构以増加流体对流线形物体尾端低压区的压力,藉此减少流线形物体所遭受的阻力,其可应用于各种流线形物体,而提升其行进时的速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流线形物体截面图。图2A是图I的流体流经隆起结构的示意图。图2B是图I的流体流经隆起结构的另ー示意图。图2C是现有未设置隆起结构的流体流动示意图。 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隆起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隆起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隆起结构应用在船舶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仰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隆起结构应用在飞机的俯视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隆起结构应用在飞机的立体示意图。图5C是图5A的沿X-X’方向截面图。图是未于该机身设置隆起部的截面图。图6是现有船舶行进于水中的流体流动示意图。附图编号流线形物体I、I’前端11、11’尾端12、12,隆起结构13、14船舶2船首21船尾22隆起部23、33飞机3机身前端31、31’机身尾端32、32’最宽处A流体流动方向D吃水线E压カP1、P2、P3垂直作用力P1’、P2’水平作用力P1”、P2”合成水平作用力Ρ1”’、Ρ2”’、Ρ3”’流体f水流fl气流f2、f3流线形物体最宽处的端点a流线形物体与隆起结构的前交界点b流线形物体与隆起结构的后交界点c流线形物体的尾端点d机身的尾端点e机身中线X-X’现有流线形物体的前端点a’`现有流线形物体最宽处的端点b’现有流线形物体的尾端点c’现有流线形物体的追迹流13’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各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ー步得到了解。请參阅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流线形物体截面图,本专利技术是于流线形物体I的最宽处A与尾端12之间的表面设有ー或多数个隆起结构13,亦即a点与d点之间设有至少一隆起结构13,而该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为流体通过流线形物体I的末端位置,而本实施例的流体流动方向D是向右方流动,故流体通过流线形物体I的末端位置为尾端12,其中该等隆起结构13之间可具有ー间隔空间。请參阅图2A及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隆起结构13、14是不限定为对称的凸状体,该等隆起结构的作用是阻滞边界层并制造扰流与涡流,以增加流体的动量,致使流线形物体I的表面的压カ增加;同时请參阅图3A所示,本实施例的隆起结构13为一半圆柱体的条状隆起结构,设置于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表面,其中该隆起结构亦可为ー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隆起结构;请參阅图3B所示,该隆起结构14为ー梯形柱体的条状隆起结构,设置于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表面。请參阅图I及图2A所示,当该流体f流过流线形物体I的最宽处A之后至b点时,接触到隆起结构13,此时该流体f被迫改变流向而沿隆起结构13的表面流动,并施ー压カPl予该隆起结构13之前方的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表面,当该流体f通过隆起结构13的最高点后被导引至隆起结构13的c点时,又被迫改变流向,并施ー压カPl予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表面,其中被施压カPl的区域为前述各隆起结构13之前、后的间隔空间,又压力Pl可分解为垂直作用力P”与合成水平作用力Pl,该垂直作用力ΡΓ因流线形物体I呈对称型结构而上下抵消,该水平作用力Pl因流线形物体I呈对称型结构而合成増加形成一往前的合成水平作用力Pl /,藉此減少流线形物体I的阻力;请參阅图I及图2C所示,其中图2C为现有未设置隆起结构的流体流动示意图,该流体f自流线形物体I的前端11流向最宽处A时,其流速渐增、压カ渐减,而至最宽处A时流速最快、压カ最小,其后流体f流向尾端12时,流速渐减、压カ渐增,施予尾端12的压カP3使前端11与尾端12的压カ差减小,但由于其未设置隆起结构,该尾端12的压カP3仍属有限,导致该尾端12的压カ仍低,无法减少流线形物体的阻力。因此,由图2A与图2C比较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隆起结构13可有效增加流线形物体I行进时的尾端12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另ー实施例,请參阅图I及图2B所示,隆起结构14可为ー梯形隆起结构,当该流体f接触到隆起结构14的前方b点,此时该流体f被迫改变流向而沿隆起结构14的表面流动,并施ー压カP2予该隆起结构14之前的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表面,当该流体f被导引至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吋,又被迫改变流向,并施ー压カP2予流线形物体I的尾端12表面,又压カP2可分解为垂直作用力P2'与水平作用力P2,该垂直作用力P2'因流线形物体I呈对称型结构而上下抵消,该水平作用力P2因流线形物体I呈对称型结构而合成増加形成一往前的合成水平作用力P2',藉此減少流线形物体I的阻力。请參阅图4A及图4B所示,本专利技术是可应用在一船舶2的船壳构造上该船舶2是于船壳上的船尾22设置多数个隆起部23,该隆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于一流线形物体的最宽处与流线形物体的尾端之间设有一或多数个隆起结构,其中所述等隆起结构之间可具有一间隔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TW 1001215301.一种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于一流线形物体的最宽处与流线形物体的尾端之间设有一或多数个隆起结构,其中所述等隆起结构之间可具有一间隔空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为半圆柱体的条状隆起结构。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为梯形柱体的条状隆起结构。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可为规则形状的隆起结构或不规则形状的隆起结构。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流线形物体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为条状隆起结构。6.一种减少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正新
申请(专利权)人:梅正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