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89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液压开、闭锁机构,使射出成型机具有加大模厚及开闭模行程迅速的功用,进而达到换模容易且操作迅速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主液压缸体、锁掣装置、推进滑柱、液压推杆、固定座体所组合而成。(*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进的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本技术是一种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液压开、闭锁机构,使射出成型机具有大模厚及开闭模行程迅速的功用,进而达到换模容易且操作迅速的功效。由于现代文明的进步,所以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皆讲求高品质的要求,因而业者便生产各式各样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而生产以上产品皆利用各种专用机械来加以制造,而其中又以塑胶射出成型机的使用最为广泛,而人们利用塑胶射出成型机来制造各种零部件,而其中塑胶射出成型机其成型的方式是利用模具组装于射出型机上,并利用一开、闭锁机构加以闭锁模具,然后再将塑胶热熔原料调高压射入模具内,出成型产品,而现有的闭锁机构是利用一曲肘式曲臂并配合油压堆杆来闭锁模具,但由于曲肘式曲臂其行程较短及机械动作,所以当其在开、闭锁时其闭锁机构会产生以下的缺失:①由于是机械动作所以动作速度较缓慢。②由于其曲肘式曲臂的设计所以其退锁的动作行程较短,所以在组装模具时空间受到限制。③由于其曲肘式曲臂的设计使其闭锁机构无法加长延伸。④由于曲肘式曲臂的设计使其闭锁机构的闭锁力量不足,而无法承受高压的塑胶热熔原料的射出。⑤由于其闭锁机构为机械式,所以必须利用润滑油来维护,所以易造成工作环境的油料污染。⑥由于曲肘式曲臂是机械构造,当在闭模时无缓冲易造成模具碰撞而损坏。⑦由于曲肘式曲臂是机械动作,所以在校正模具时误差较大且费时。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本技术设计人本着多年从事射出成型机的制造经验,其目的是开发出本技术一种改进的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其是利用液压开、闭锁机构来开闭锁模具,使射出成型机具有大模厚及开闭模行程迅速的功用,进而达到换模容易且操作迅速的功效。本技术一种改进的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而其是利用机台四角端的推进滑柱供主液压缸体滑动,而推进滑柱后段呈螺旋纹状的螺旋纹部,以使主液压缸体后端四对应角端的锁掣装置能锁掣于推进滑-->柱的螺旋纹部上,而主液压缸体利用固定座体其对角的液压推杆而作开锁、闭锁的动作而使主液压缸在推进滑柱上移动,当液压开、闭锁机构在开、闭模具时,先将油液注入固定座体的液压推杆的进注液口,进而推动液压接杆而推进主液压缸体沿推进滑注向前滑动,而主液压缸体后部的锁掣装置则呈开启状,且同时油液也注入主液压缸体内其后部的锁掣装置同时闭锁于推进滑柱后段的螺旋纹部上,而使主液压缸体也向前、后模具固定部加压,而令液压开闭锁机构呈二段式快速加压,且在主液压缸体闭锁模具完成时,而使主液压缸体锁掣于推进滑柱上,而完成闭锁模具,而使射出成型机对模具加压射出塑胶热熔原料时,能有效闭锁模具,而当要开模时,则反之,将油液注入固定座体的液压推杆的退注液口,而同时主液压缸体内的油液也退出缸体,并且令主液压缸体后部的锁掣装置也开启,而令主液压缸体沿推进滑柱向后滑动,而开启模具,所以利用上述构件,进而达到加大模厚,且开闭锁模具迅速的功效。为了能深入了解本案的实用功效及结构,兹配合附图及实施例加以说明如后:附图简单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锁掣装置动作示意图。主要附图标号:1    液压开、闭锁机构   11    主液压缸体        12    推进滑柱   121   螺旋纹部   111   锁掣装置          112   前模具固定部   113   贯穿孔   13    液压推杆          131   进注液口   132   退注液口   14    固定座体          141   后模具固定部   15    模具-->首先请参阅图1、2、3所示,本技术是由主液压缸11、锁掣装置111、推进滑柱12、液压推杆13、固定座体14所组成而成一液压开、闭锁机构1,而其是利用液压开、闭锁机构1四角端的推进滑柱12供主液压缸体11四角端的贯穿孔113穿越滑动,而推进滑柱12后段是呈螺旋纹的螺旋纹部121,以供主液压缸体11后部四对应角端的锁掣装置111加以锁掣于螺旋纹部121上,以令主液压缸体11在闭锁模具15时加以锁掣主液压缸体11于推进滑柱模具15时加以锁掣主液压缸体11于推进滑柱12上,而主液压缸体11并利用油液注入固定座体14对应角的液压推杆13的进、退注液口131、132而作开、闭锁模具15进退的动作,并使主液压缸体11在推进滑柱12上移动,而当液压开、闭锁机构1在开、闭锁模具15时,如图4、5所示,首先在闭锁模具15时,是先将油液注入固定座体14其对应角的液压推杆13的进注液口131,进而推动主液压缸体11的贯穿孔113沿推进滑柱12向前滑动,而主液压缸体11后部的锁掣装置111则呈开启状,而同时油液也注入主液压缸体11内,而主液压缸体11及前模具固定部112利用液压推杆13快速向前推进并停止于固定座体14的后模具固定部141前,而主液压缸体11后部的锁掣装置111则同时锁掣于推进滑柱12的螺旋纹部121上,而使主液压缸体11锁掣于推进滑柱12上,而完成闭锁模具15,然后再利用主液压缸体11的液压加压密合前、后模具固定部112、141的模具15而闭锁,而令液压开、闭锁机构1呈二段式快速加压闭合,而完成闭锁模具15,以使射出成型机对模具15加压射出塑胶热熔原料时,能有效闭锁模具15,并且承受更大的射出压力,而当开模时,反之,是先将油液注入固定座体14液压推杆13的退注液口132,而同时主液压缸体11内的油液也退出缸体,并且令主液压缸体11后部的锁掣装置111开启,而使主液压缸体11可利用液压推杆13的推动而沿推进滑柱12向后滑动,开启模具15,所以利用上述构件,进而达到令液压开、闭锁机构1有的加大模厚,且开、闭锁模具迅速的功效。根据上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兹列举如下:1、由于是液压控制所以反应迅速、操作简易。2、利用推进滑柱使其退锁行程较长,因而可加大模厚及开模行程,-->换模容易。3、由于是推进滑柱的设计,可使其机构易加长。4、利用锁掣装置及主液压缸体的设计,可使其承受大于射出压力数倍的力量。5、由于无润滑油的使用,所以可提高水平的工作环境。6、利用闭锁模具二段式的液压控制,而达到迅速及减少碰撞的情况。7、利用二段式的油压控制,而能快速一次校正模具的误差。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能达到上述的优点及功效,诚为一种新颖、进步并具实用性的新设计,于是依法提出技术新型专利的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其是由主液压缸体、锁掣装置、推进滑柱、液压推杆、固定座体所组合而成,而其特征在于:于液压开、闭锁机构的四角端设推进滑柱,而推进滑柱可供主液压缸体四角端对应的贯穿孔穿越滑动,而推进滑柱后段是呈螺旋 纹状的螺旋纹部,以供装置于主液压缸体后部四对应角端的锁掣装置锁掣,以使主液压缸体在闭锁模具时能锁掣于推进滑柱的螺旋纹部上,而主液压缸体利用油液注入固定座体对应角的液压推杆的进、退注液口,而可作开、闭锁模具进、退的动作,而使主液压缸体在推进滑柱上滑动,而液压开、闭锁机构在开、闭锁模具时,首先在闭锁模具时,是先将油液注入固定座体的液压推杆的进注液口,进而推动主液压缸体沿推进滑柱向前滑动,而在主液压缸体后部的锁掣装置则呈开启状,以利主液压缸体向前滑动,而同时油液也注入主液压缸体内,而主液压缸体及前模具固定部利用液压推杆沿推进滑柱快速向前推进,而停止于固定座体的后模具固定部前,而主液压缸体后部的锁掣装置则同时锁掣于推进滑柱的螺旋纹部,然后再利用主液压缸体的液压加压,而令前、后模具固定部加以密合闭锁,进而使液压开、闭锁机构呈二段式快速加压闭锁模具,而当要开模时,则反之,是先将油液注入固定座体的液压推杆的退注液口,并使主液压缸体后部的锁掣装置开启,而使主液压缸体可利用液压推杆的推动而沿推进滑柱向后滑动,而同时主液压缸体内的油液也退出缸体,而开启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改进的液压式射出成型机的开、闭模装置,其是由主液压缸体、锁掣装置、推进滑柱、液压推杆、固定座体所组合而成,而其特征在于:于液压开、闭锁机构的四角端设推进滑柱,而推进滑柱可供主液压缸体四角端对应的贯穿孔穿越滑动,而推进滑柱后段是呈螺旋纹状的螺旋纹部,以供装置于主液压缸体后部四对应角端的锁掣装置锁掣,以使主液压缸体在闭锁模具时能锁掣于推进滑柱的螺旋纹部上,而主液压缸体利用油液注入固定座体对应角的液压推杆的进、退注液口,而可作开、闭锁模具进、退的动作,而使主液压缸体在推进滑柱上滑动,而液压开、闭锁机构在开、闭锁模具时,首先在闭锁模具时,是先将油液注入固定座体的液压推杆的进注液口,进而推动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孝庭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联塑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