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張家斌专利>正文

车轮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39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4:43
一种车轮毂结构,包括一车轮毂,其中:车轮毂包括一第一轮毂体、一第二轮毂体、一套环、一组设飞轮的棘轮座;第一轮毂体设有一第一结合端,第二轮毂体设有一对应第一结合端的第二结合端;套环可套设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棘轮座组设于第二轮毂体对应第二结合端的相反端;套环套设于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将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穿设于第一轮毂体的第一结合端,使套环位于第一轮毂体及第二轮毂体之间,套环抵于第一轮毂体的第一结合端,借以延长车轮毂的总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同一组车轮毂得以增加或移除不同长度或不同数量的套管,以适应不同的飞轮级数的需求,达到同一组车轮毂共享于各种级数的飞轮,具有固定重心以提供飞轮顺畅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毂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轮毂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固定重心以提供飞轮顺畅动作的自行车车轮毂。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油价的上涨,环境污染的恶化,使得绿化环境的概念逐渐提升,随之把自行车推上高峰,其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休闲运动及一种代步的交通工具,更甚至成为提供竞赛所使用的工具。不论是休闲用脚踏车或竞赛型脚踏车,相关业者为了提供良好的骑乘质量予骑士们,即不断的改进各种自行车的零件,以达到良好质量的目的。自行车随着时间的衍变,由以往不具备变速系统的单速自行车至现今广泛于市场流通具备变速系统的变速自行车。而自行车驱动原理系通过骑士踩动踏板,以带动前齿盘(大盘)经由链条带动后齿轮(飞轮),而后齿轮连接于后车轮毂上,故可驱动自行车前行,即是将骑士踩踏的能量转换为轮胎的扭力。然而,由于单速自行车设计简单,仅具有一种规格的后齿轮,因而无法满足不同地形的需求。而变速系统则解决了单速自行车的问题,成为自行车当下的主流。自行车变速系统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调整自行车的齿轮比例,借以适应不同地形的需求,进而达到省力的目的。齿轮比例是前大盘齿片个数X后飞轮齿片个数,其为骑士每踩踏一圈相对齿轮转动的圈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轮毂,其中:该车轮毂包括一第一轮毂体、一第二轮毂体、一套环、一组设飞轮的棘轮座;该第一轮毂体设有一第一结合端,该第二轮毂体设有一对应第一结合端的第二结合端;该套环套设于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该棘轮座组设于第二轮毂体对应第二结合端的相反端;借此,该套环套设于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且将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穿设于第一轮毂体的第一结合端,使套环位于第一轮毂体及第二轮毂体之间,且套环抵于第一轮毂体的第一结合端,以延长车轮毂的总长度,当装发飞轮于上时,该车轮毂的重心得以维持于固定的位置,使第一轮毂体及第二轮毂体左、右侧分力达到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轮毂,其中: 该车轮毂包括一第一轮毂体、一第二轮毂体、一套环、一组设飞轮的棘轮座; 该第一轮毂体设有一第一结合端,该第二轮毂体设有一对应第一结合端的第二结合端; 该套环套设于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 该棘轮座组设于第二轮毂体对应第二结合端的相反端; 借此,该套环套设于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且将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穿设于第一轮毂体的第一结合端,使套环位于第一轮毂体及第二轮毂体之间,且套环抵于第一轮毂体的第一结合端,以延长车轮毂的总长度,当装发飞轮于上时,该车轮毂的重心得以维持于固定的位置,使第一轮毂体及第二轮毂体左、右侧分力达到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体的长度大于第二轮毂体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套环的轴向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毂体的第二结合端外周环设数个卡合块,而该套环设有一环口,且环口对应该等卡合块设有数个与卡合块相互卡合的凹槽。5.一种车轮毂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張家斌
申请(专利权)人:張家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