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滑板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滑板当属时下热门产品,人们对电动滑板外形和功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进而对其性能、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核心部件,电动轮毂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滑板的运行。当前市场出现的电动滑板,多采用单层板面,电路系统设置于板面的底部,体积较大,电动滑板运行中遇路面不平等现象,易出现托底现象,不易保护电路系统;电动滑板采用电动轮毂,通常由无刷电机和轮毂构成,现有无刷电机和轮毂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高,影响电动滑板的整体灵活度和轻便性。无刷电机的电机线通常为一股线束从电机轴中引出,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采用双向出轴的内转子式无刷电机,无刷电机两端分别套接轮毂壳体,电机轴与轮毂壳体固定连接,电机轴的转动带动轮毂壳体转动;由于电机线不可能穿越高速转动的轮毂壳体或轮毂端盖,故不能采用此种出线方式。如果电机线由电机端盖引出,电机线同样必须绕开高速转动的轮毂壳体或轮毂端盖。故需提出新的布线方式,将电机线进行合理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电动轮毂具优异性能,布线简便、安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电机为双向出轴的内转子式无刷电机,电机两端分别对称套接轮毂壳体,电机轴与轮毂壳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两端设置电机端盖,电机定子与轮毂壳体之间设置轴承;所述电机端盖设置供电机线引出的出线孔,所述电机定子设置走线槽,走线槽槽沿经过轴承与电机定子的贴合面;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支架副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走线通道入口与走线槽相通,走线通道出口与板体底壳穿线孔相通;电机线由出线孔穿出,依次经走线槽和支架走线通道,由穿线孔顺入板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电机为双向出轴的内转子式无刷电机,电机两端分别对称套接轮毂壳体,电机轴与轮毂壳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两端设置电机端盖,电机定子与轮毂壳体之间设置轴承;所述电机端盖设置供电机线引出的出线孔,所述电机定子设置走线槽,走线槽槽沿经过轴承与电机定子的贴合面;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支架副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走线通道入口与走线槽相通,走线通道出口与板体底壳穿线孔相通;电机线由出线孔穿出,依次经走线槽和支架走线通道,由穿线孔顺入板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外周设置电机外壳,电机外壳两端设置电机端盖,电机外壳与轮毂壳体之间设置轴承,所述电机外壳设置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设置于电机端盖与轴承之间,电机外壳设置走线槽,走线槽槽沿 经过轴承与电机外壳的贴合面,或出线孔设置于电机外壳的支架副梁安装处,电机线由出线孔穿出后,直接顺入支架走线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根据电机线的数量及直径设置为相应宽度的单个开孔或多个开孔,所述走线槽设置为相应宽度的单槽或多槽;所述走线槽设置为直线状、螺旋状或曲线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海燕,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路海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