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路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2121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支架包括支架主梁和支架副梁,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支架副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转向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支架副梁设置走线通道入口,支架主梁设置走线通道出口,电机线经由该走线通道顺至板体。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电机线的安全走线,提高电动滑板的整体性能及运行安全性,并有利于提升电动滑板的整体外观形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滑板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滑板当属时下热门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动滑板外形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动滑板的外观形象、技术、性能需要不断提高。电机线如何布置,对于滑板的整体电路来说十分关键,其布置影响着电动滑板的外观与性能。现有技术下,电机线由电机引出后,与电池组、控制器连接过程中,未经由合理、细致、安全的布线路径,存在电机线外露、连接繁冗等现象,影响电动滑板的整体外观和视觉形象,并且整车性能降低,不利于电动滑板的长期安全运行;当前市场也存在此种现象电动车制造商因电线布置不合理而将已经投放市场的电动车辆召回,原因在于电线裸露易导致起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保证电动滑板电机线的安全布置,并有利于提升整车外观形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支架包括支架主梁和支架副梁,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支架副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转向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支架副梁设置走线通道入口,支架主梁设置走线通道出口,电机线经由该走线通道顺至板体;板体底壳设置中心轴,所述支架主梁顶端设置轴承,所述轴承套装于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板体底壳一体成型;所述板体底壳设置穿线孔,穿线孔设置为弧形,支架旋转过程中,穿入穿线孔的一段电机线随支架主梁作圆弧轨迹摆动;主梁段走线通道、副梁段走线通道设置为直线状,所述主梁段走线通道与板体垂直设置,所述副梁段走线通道与支架主梁段通道形成一钝角或一直角;所述支架副梁设置圆环状结构,套装于电机外周,用以抓持电机;所述圆环状结构包括上半环和下半环,二者之间固定连接,其中上半环与支架副梁一体成型;所述上半环设置走线通道入口 ;所述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支架安装板,支架安装板与板体底壳固定连接,所述走线通道出口设置于支架安装板,与主梁段走线通道相通,所述走线通道出口弧形设置;所述板体底壳穿线孔的弧度不小于所述走线通道出口的弧度;所述支架设置外部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设置盖板,槽体与盖板卡合固定连接;所述槽体设置内凹式卡孔,所述盖板设置与所述卡孔相适配的卡扣。有益效果1、应用本技术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电机线经由转向支架内部走线通道顺入板体内部,整条走线路径设计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有效地避免电机线外露,走线井然有序,无多余的繁冗连接,能够保证电机线的安全走线,提高电动滑板的整体性能及运行安全性,并有利于提升电动滑板的整体外观形象。2、板体底壳设置中心轴,支架主梁顶端设置轴承,轴承套装于中心轴,此种设计使得支架主梁与板体底壳间形成良好的旋转固定连接;中心轴与板体底壳一体成型,使得装配更加精密、稳固,电动滑板长期运行中,板体底壳与支架主梁之间不会发生松动、脱离现象,提闻运行安全性。3、板体底壳穿线孔设计为弧形,此种设计,充分考虑到转向支架转向的整个过程中,穿入穿线孔的一段电机线随支架主梁作圆弧轨迹摆动,给予电机线良好的活动范围,使其能够随支架的转动摆动自如,不易出现磨线、挤线、断线的现象。4、考虑到转向支架内部走线通道的距离与制作工艺因素,转向支架的主梁段走线通道、副梁段走线通道设计为直线状,形成距离最近、走线最简捷的走线通道,相比较曲线形等较复杂的走线通道来说,能够降低制作工艺难度。5、副梁段走线通道与主梁段走线通道互成钝角,电机线能够顺应倾斜角度,较为轻松的由架副梁段走线通道顺入主梁段走线通道,并且,此种设计方式不会影响支架本身的强度,还能够保证走线通道入口不易出现磨线、断线的问题,有利于保护电机线。6、在不影响支架本身强度,不影响电机线走线安全的情况下,副梁段走线通道可以与主梁段走线通道互成直角,走线简捷,便于设置。7、支架副梁设置圆环状结构,套装于电机外周,此种固定方式使得支架副梁能够将电机很好的抓持固定,使其稳定,不易发生松脱、晃动现象;并且能够避免螺钉固定等普通连接方式对电机带来的损伤,保证了电机的性能稳定。8、支架副梁所设圆环状结构包括上半环和下半环,二者之间固定连接,此种设计使得支架副梁能够非常方便、稳固的套装于电机外周;其中上半环与支架副梁一体成型,使得装配更加精密、稳固。9、当转向支架设置支架安装板时,考虑板体底壳与支架安装板的安装位置关系,因支架安装板安装于板体底壳下方,电机线在板体底壳穿线孔的活动范围,等于或大于其在走线通道出口的活动范围,故板体底壳穿线孔的弧度不小于走线通道出口的弧度。10、转向支架外壁走线槽的设计,使得走线直观,便于检修线路,结构简便并且不会影响外观;走线槽设置盖板,能够增加走线槽的密闭性,增强对电机线的保护效果;走线槽槽体与盖板卡合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向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向支架走线通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板体底壳设置穿线孔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向支架与电机固定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向支架设置支架安装板示意图;图中1、支架主梁,2、支架副梁,3、板体底壳,4、电机,5、主梁段走线通道,6、副梁段走线通道段,7、走线通道入口,8、走线通道出口,9、穿线孔,10、圆环状结构,11、圆环状结构上半环,12、圆环状结构下半环,13、支架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转向支架包括支架主梁I和支架副梁2,支架主梁I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3,支架副梁2固定连接电机4 ;转向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支架副梁2设置走线通道入口 7,支架主梁I设置走线通道出口 8,电机线经由该走线通道顺至板体。本方案,电机线经由支架内部走线通道顺至板体内部,整条走线路径设计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有效地避免电机线外露,走线井然有序,无多余的繁冗连接,能够保证电机线的安全走线,提高电动滑板的整体性能及运行安全性,并有利于提升电动滑板的整体外观形象。电动滑板的板体为中空结构,板体内部设置有电动滑板的电路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器等各部分电路元件及电路,板体的防水、防尘、抗压能力强,能够有效保护电路系统。本转向支架直接安装于板体底壳3底面,板体底壳3设置中心轴,支架主梁I顶端设置轴承,轴承套装于中心轴,此种设计使得支架主梁I与板体底壳3间形成良好的旋转固定连接;中心轴与板体底壳3 —体成型,使得装配更加精密、稳固,电动滑板长期运行中,板体底壳3与支架主梁I之间不会发生松动、脱离现象,提高运行安全性。板体底壳3设置穿线孔9,穿线孔9设置为弧形,此种设计,充分考虑到支架转向的整个过程中,穿入穿线孔9的一段电机线随支架主梁I作圆弧轨迹摆动,给予电机线良好的活动范围,使其能够随支架的转动摆动自如,不易出现磨线、挤线、断线的现象。考虑到支架内部走线通道的距离与制作工艺因素,支架的主梁段走线通道5、副梁段走线通道6设计为直线状,形成距离最近、走线最简捷的走线通道,相比较曲线形等较复杂的走线通道来说,能够降低制作工艺难度。副梁段走线通道6与主梁段走线通道5互成钝角,电机线能够顺应倾斜角度,较为轻松的由架副梁段走线通道6顺入主梁段走线通道5,并且,此种设计方式不会影响支架本身的强度,还能够保证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支架包括支架主梁和支架副梁,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支架副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转向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支架副梁设置走线通道入口,支架主梁设置走线通道出口,电机线经由该走线通道顺至板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支架包括支架主梁和支架副梁,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支架副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转向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支架副梁设置走线通道入口,支架主梁设置走线通道出口,电机线经由该走线通道顺至板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板体底壳设置中心轴,所述支架主梁顶端设置轴承,所述轴承套装于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板体底壳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底壳设置穿线孔,穿线孔设置为弧形,支架旋转过程中,穿入穿线孔的一段电机线随支架主梁作圆弧轨迹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梁段走线通道、副梁段走线通道设置为直线状,所述主梁段走线通道与板体垂直设置,所述副梁段走线通道与支架主梁段通道形成一钝角或一直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路海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