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398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该装置中固定模板8通过模芯9和辅助弹簧6与滑动模板11连接,模芯9与滑动模板11滑配,模芯头部与定位孔1滑配,模芯环槽2与定位孔1边沿齐平,以保证环槽宽度与底边厚度相同,顶针盘7通过料把顶针5与滑动模板11连接,复位弹簧10位于支架14和顶针盘7之间,保证注塑完成后,快速脱模和复位,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脱模时间短,制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适用于小型橡塑密封件的注塑成型制品的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该技术涉及一种橡塑材料注塑成型自动脱模技术。目前,肉薄小型橡塑密封圈(如AA和AAA型充电电池封圈)在注塑成型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推管顶出制件沿口或底部的脱模方式,其模具结构复杂,造价高,使用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采用推管顶出制件脱模方式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本技术是采用模芯环槽使制件首先与模穴分离,采用滑动模板自动弹出,使制件与模芯分离,最后顶针带动料把将整个制件脱离模板,从而完成制件脱模。本技术的脱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制件精度高等优点。本技术的脱模装置,适用于肉薄小型橡塑密封件的注塑成型制品的大批量生产,尤其适用于AA和AAA型充电电池密封圈的生产,脱模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注塑成型脱模装置正面剖视图。固定模板8位于整个装置上部,通过模芯9和辅助弹簧6与位于中部的滑动模板11连接。支架14位于装置底部,通过复位弹簧10与滑动模板11连接。顶针盘7位于滑动模板11和支架14之间并通过料把顶针5与滑动模板11连接。顶出杆15位于顶针盘下面。模芯9固定于支架上与滑动模板11滑配,模芯头部与定位孔1滑配,模芯环槽2的深度为0.1-2毫米,并与定位孔1边沿齐平,以保证环槽宽度与底边厚度相同。辅助弹簧安装于固定模板和滑动模板之间并固定在固定模板上,脱模弹簧位于滑动模板和支架14之间并固定在调节螺栓之中,复位弹簧10位于支架14和顶针盘7之间,以保证注塑完成后快速脱模和复位。-->当注塑成型时,制件3的底都沿口的一小部分已嵌入模芯环槽2之中。开模时,由于模芯环槽2和辅助弹簧6的协同作用,制件3首先与固定模板8分离,紧接着,在脱模弹簧12的作用下,制件3与模芯9分离。与此同时,在脱模弹簧12和复位弹簧10的共同作用下,顶针5与料把4分离。最后,顶出杆15通过顶针5将料把4从流道里托出,料把4将所有制件带出,从而完成整个自动脱模过程。实施例1图1中各部件名称:1、定位孔,2、模芯环槽,3、制件,4、料把,5、料把顶针,6、辅助弹簧,7、顶针盘,8、固定模板,9、模芯,10、复位弹簧,11、滑动模板,12、脱模弹簧,13调节螺栓,14、支架,15、顶出杆。在15g立式注射机上,采用本技术的脱模装置制成8孔AA型充电电池密封圈注塑成型模具,模芯环槽2深度为0.2毫米,宽度为0.75毫米。每注射1次,平均脱模时间为2秒钟,制件无飞边无毛刺,制件尺寸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包括模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模板8通过模芯9和辅助弹簧6与滑动模板11连接,带有环槽2的模芯9与滑动模板11滑配,模芯头部与定位孔1滑配,模芯环槽2与定位孔1边沿齐平,顶针盘7位于滑动模板11和支架14之间,并通过料把顶针5与滑动模板11连接,复位弹簧10位于支架14和顶针盘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包括模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模板8通过模芯9和辅助弹簧6与滑动模板11连接,带有环槽2的模芯9与滑动模板11滑配,模芯头部与定位孔1滑配,模芯环槽2与定位孔1边沿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前李贞宜张栋吴锋焦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