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竺叶洪专利>正文

一种由酰胺制备胺类化合物中间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707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酰胺类化合物选择性还原制备胺类化合物中间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酰胺类化合物在新颖的有机硼酸/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共催化体系的催化下,以有机硅试剂为还原剂进行选择性还原反应而制备得到胺类化合物中间体,通过吡啶类助剂的添加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该反应通过工艺条件的合适优化和物料筛选而使酰胺类化合物高效地转化为胺,并同时适用于各级酰胺底物,从而满足了广大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的工作和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酰胺类化合物选择性还原制备胺类化合物中间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酰胺类化合物在新颖的有机硼酸/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共催化体系的催化下,以有机硅试剂为还原剂进行选择性还原反应而制备得到胺类化合物中间体,通过吡啶类助剂的添加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该反应通过工艺条件的合适优化和物料筛选而使酰胺类化合物高效地转化为胺,并同时适用于各级酰胺底物,从而满足了广大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的工作和市场需求。【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中间体领域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有机硼酸/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的催化体系来选择性还原酰胺来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胺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农药化工等领域,取代的胺以及胺的其它衍生物对于合成诸多药物和农用化学品至关重要。胺作为一类非常有效的药物官能团,存在于大多数药物结构之中。上世纪的两类重要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及磺胺类药物都以环化或磺化的胺基作为核心药效基团。另外,据统计仅2010年销售额前20的药物中就有5个是胺的衍生物。因此,开发新颖、高效的胺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对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常规的合成途径大多涉及还原腈基、硝基、叠氮化合物,以及在氨的存在下还原羧酸和有机卤化物与氨类似物的烷基化反应,其往往采用碱金属氢化物和硼氢化物作为还原性试剂,从而带来空气、湿度的敏感性强、官能团的耐受性低和纯化步骤冗长等诸多缺陷。此外,酰胺的还原也是合成胺基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常常用于伯胺的单烷基化,一般将酰胺还原到胺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氢化锂铝(LAH)在加热回流下进行,但其条件苛刻、易造成芳环的脱卤等。目前,采用酰胺底物经安全、温和地选择性还原来制备胺类化合物已逐渐成为传统还原途径的替代方案。现有技术中有关选择性还原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已有诸多相关报道,例如:Zhou Shaolin 等(“A Convenient and General Iron-Catalyzed Reduction ofAmides to Amines”, Angew.Chem.1nt.Ed., 2009, 48, 9507-9510)公开了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以二级、`三级碳酰胺为原料、在Fe3 (CO) 12 (2-10mol%) /PMHS的催化体系作用下还原得到相应的胺化合物,表现出官能团耐受性强且收率不俗的效果,但却不适用于伯碳酰胺类底物,应用范围受到限制。Yusuke Sunada 等(^Hydrosilane Reduction of Tertiary Carboxamides byIron Carbonyl Catalysts”,Angew.Chem.1nt.Ed.,2009,48,9511-9514)公开了一种叔胺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以Fe (CO) 5或Fe3 (CO) 12为催化剂、TMDS或PMHS为还原剂,催化还原三级碳酰胺制备得到三级胺,并且光辐射辅助条件下可使还原反应于室温下进行。但该方法同样因底物范围受限而难于应用。Jonathan T.Reeves 等(“A Practical Procedure for Reduction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des to Amine s,,,Adv.Synth.Catal.,2013,355,47-52)公开了一种还原酰胺制备胺的方法,其采用Ru3(CO)12作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TMDS为还原剂,使得酰胺选择性还原制备得到胺。该反应同时适用于伯、仲、叔三种碳酰胺,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度高,但由于采用了稀有、昂贵的金属催化剂而使其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且伯胺收率也并不十分理想。Shoubhik Das 等(“Two Iron Catalysts are Better than One: A General andConvenient Reduction of Aromatic and Aliphatic Primary Amides”,An gew.Chem.1nt.Ed.,2012,51,1662-1666)公开了一种铁催化制备伯胺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采用 (2-5mol%) /Fe (OAc) 2 (10mol%)的共催化体,以甲苯为溶剂、(EtO)2MeSiH为还原剂,选择性还原酰胺而制备得到伯胺类化合物,其中芳香族和脂肪族酰胺底物均可适用,但反应同时需要两种金属催化剂,成本偏高,且反应收率有待提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寻找一条无需金属催化剂的、收率高且适于各级碳酰胺底物的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满足医药中间体的制备和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在付出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后,经过深入研究而开发了一种由酰胺选择性还原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令人惊讶的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有机硼酸/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的催化体系(其中“/”表示“和”的关系),并进行催化剂种类以及工艺条件的合适选择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具有无需金属催化剂、反应收率高、成本低、普适性好等诸多优点,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反应器内依次加入有机硼酸、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和式(II)化合物,通入惰性气体形成惰性保护氛围,继续加入有机溶剂和有机硅试剂,密封搅拌反应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权利要求】1.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反应器内依次加入有机硼酸、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和式(II)化合物,通入惰性气体形成惰性保护氛围,继续加入溶剂和有机硅试剂,密封搅拌反应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6-C12芳基或C4-C12杂芳基优选为苯基、萘基、噻吩基、吡啶基;所述取代基优选卤素、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甲氧基、乙氧基、硝基、酷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试剂为(EtO)3SiH' (EtO)2MeSiHU, I, 3,3-四甲基二硅氧烷、Et2SiH2' Ph2SiH2' PhSiH3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硼酸为如下所示硼酸A-E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硼酸的用量为式(II)化合物摩尔量的5-20%。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硼酸与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的摩尔比为1:0.5-1.5。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化合物与有机硅试剂的摩尔比为1:2-5。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优选为甲苯、乙腈、甲醇、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用量与式(II)化合物的体积摩尔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反应器内依次加入有机硼酸、四正丁基氟化铵(TABF)和式(II)化合物,通入惰性气体形成惰性保护氛围,继续加入溶剂和有机硅试剂,密封搅拌反应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带有取代基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带有取代基或未取代的C6?C12芳基、带有取代基或未取代的C4?C12杂芳基;所述取代基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硝基、氨基、酯基。FDA0000413683420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叶洪
申请(专利权)人:竺叶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