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间隙隐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575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6:06
一种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间隙隐藏结构,所述座椅中,经由连杆部件20将处于就座位置的座垫(31A)的后端部与靠背(32A)的下端部转动自如地连接,座垫(31A)以沿靠背(32A)的前表面的方式弹起而达到容纳位置,其中,在座垫(31A)的就座位置不使连杆部件(20)较大,而在容纳位置使连杆部件(20)较大,从而抑制在使座垫(31A)返回到就座位置时产生的与行李板(60)干涉的问题,并且遮盖容纳位置的连杆部件(20)下方的空间。为了在座垫(31A)的容纳位置从侧方覆盖在连杆部件(20)的下方产生的空间,设置了在容纳位置向连杆部件(20)的下方突出并在就座位置返回到突出前的容纳状态的开闭器(10)。(*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learance hiding structure for upper folding seat of vehicle

A vehicle seat folded space with hidden structure, the sea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parts 20 will sit in the seat cushion (31A) of the rear e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backrest (32A)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backrest cushion (31A) (32A) of the front surface side up to hold the position in the seat cushion (31A) seated posi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member (20) is large, and in the receiving position of the connecting part (20) is large, in the seat to inhibit (31A) has returned to the seating position and the luggage plate (60) interference problems, and cover hold the position of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s (20) below the space.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seat cushion (31A) position from the side cover in the connecting part (20) of the space below, set the component to the connecting rod in the receiving position (20) below the seating position in the highlight and return to the closure to accommodate the status before the outstanding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间隙隐藏结构,所述座椅中,经由连杆部件20将处于就座位置的座垫(31A)的后端部与靠背(32A)的下端部转动自如地连接,座垫(31A)以沿靠背(32A)的前表面的方式弹起而达到容纳位置,其中,在座垫(31A)的就座位置不使连杆部件(20)较大,而在容纳位置使连杆部件(20)较大,从而抑制在使座垫(31A)返回到就座位置时产生的与行李板(60)干涉的问题,并且遮盖容纳位置的连杆部件(20)下方的空间。为了在座垫(31A)的容纳位置从侧方覆盖在连杆部件(20)的下方产生的空间,设置了在容纳位置向连杆部件(20)的下方突出并在就座位置返回到突出前的容纳状态的开闭器(10)。【专利说明】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间隙隐藏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间隙隐藏结构,所述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中,经由连杆部件将处于就座位置的座垫的后端部与靠背的下端部转动自如地连接,座垫以沿靠背的前表面的方式弹起而达到容纳位置。
技术介绍
在上述上翻折叠座椅中,要求在容纳位置在连杆部件的下方形成空间并希望遮盖该空间。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遮盖向下倾斜式座椅向向下倾斜状态转移时产生的空间的专利技术。对于上述上翻折叠座椅的要求,可考虑使连杆部件在下方较大而遮盖上述空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49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如上述单纯地使连杆部件较大的对策中,即使能够遮盖容纳位置的空间,但在使座垫返回到就座位置时,较大的连杆部件与处于靠背侧或者车辆地板侧的部件、例如配置于靠背后方的行李板干涉,而产生伴随于干涉的问题。例如,产生不能够使座垫从容纳位置返回到就座位置、及连杆部件或行李板破损等问题。鉴于这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在座垫的就座位置不使连杆部件较大,而在容纳位置使连杆部件较大,从而抑制在使座垫返回到就座位置时产生的与行李板干涉的问题,并且遮盖容纳位置的连杆部件下方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间隙隐藏结构,所述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中,经由连杆部件将处于就座位置的座垫的后端部与靠背的下端部转动自如地连接,座垫以沿靠背的前表面的方式弹起而达到容纳位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容纳位置从侧方覆盖在连杆部件的下方产生的空间,设置了开闭器,所述开闭器在容纳位置向连杆部件的下方突出,并在就座位置返回到突出前的容纳状态。根据第一专利技术,在容纳位置开闭器向连杆部件的下方突出,所以能够在容纳位置从侧方遮盖在连杆部件的下方形成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就座位置,开闭器返回到突出前的容纳状态,所以能够抑制在就座位置配置于连杆部件的周边的部件与开闭器干涉而产生伴随于干涉的问题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专利技术中,所述座垫在车宽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的座垫能够相互独立地上翻折叠,在分割的座垫全都处于就座位置时,安全带扣位于各座垫之间,所述开闭器设置于座垫两侧的连杆部件中的安全带扣侧的连杆部件上。根据第二专利技术,分割的座垫中的一个座垫上翻折叠,通过向连杆部件的下方突出的开闭器来遮盖该座垫的连杆部件与安全带扣之间的空间,所以在分割的座垫独立地上翻折叠的类型的上翻折叠座椅中,能够遮盖上翻折叠的座垫的连杆部件的下方的空间以避免该空间向没有上翻折叠而处于就座位置的座垫侧开放。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或第二专利技术中,所述开闭器在座垫处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连杆部件始终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施力而滑动自如地结合,在座垫处于就座位置时,与配置于靠背的下部后方的后部结构物抵接而从突出状态变成容纳状态。根据第三专利技术,若座垫处于容纳位置,则开闭器通过作用力而自动地向连杆部件的下方突出,遮盖连杆部件的下方的空间,若座垫处于就座位置而开闭器与后部结构物抵接,则自动地反抗作用力而使开闭器处于容纳位置,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抑制随着在就座位置后部结构物与开闭器干涉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在容纳位置从侧方遮盖在连杆部件的下方形成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三专利技术的任意一个中,所述连杆部件由相对于靠背具备能够支撑座垫的强度的强度部件和从外侧覆盖该强度部件的盖部件构成,所述开闭器滑动自如地配置于盖部件和强度部件之间,始终以向盖部件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被施力,并且为了限制其突出量而与强度部件卡合。根据第四专利技术,开闭器在盖部件和强度部件之间以被施加作用力并且被限制突出量的方式构成,所以能够在开闭器和任意一个部件之间设置施力单元,并且能够通过开闭器和强度部件的卡合关系而限制开闭器的突出量,从而能够使结构简略化。并且,开闭器以内置于连杆部件的形式一体化,从而能够作为一个部件紧凑地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四专利技术中,所述开闭器相对于所述强度部件转动自如地固定,而且设置了能够移动地插入于在所述强度部件上形成的狭缝的突起,通过该突起与所述强度部件的狭缝的端部抵接,而限制所述开闭器的突出量。根据第五专利技术,能够使可靠地限制开闭器的突出量的结构简略化。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五专利技术的任意一个中,在容纳位置开闭器向连杆部件的下方突出时,开闭器及连杆部件以从侧面观察连杆部件比开闭器大的方式设定。连杆部件作为支撑座垫的部件因而具备相应的强度,相对于此,不需要使开闭器具有连杆部件程度的强度。根据第六专利技术,在容纳位置遮盖连杆部件的下方的空间时,从侧面观察连杆部件比开闭器大,所以能够不提高开闭器的强度而使此时作为整体的强度变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俯视图。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表示座垫处于就座位置的状态。图3是与图2 —样的侧视图,表示座垫处于容纳位置的状态。图4是表示图2中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3中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6是图4中的V1-VI线截面图。标号说明10开闭器11突起12受扭螺旋弹簧20连杆部件21盖部件25强度部件31A、31B 座垫32A、32B 靠背33铰链托架34铰链盖35 旋转轴40 安全 带扣60 行李板【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图示的实施方式为将上翻折叠功能附加于车辆后座用的所谓6-4分割座椅,在左右分割的座椅的分割部分配置了安全带扣40。在图1中,31A表示4侧的座垫,31B表示6侧的座垫,32A表示4侧的靠背,32B表示6侧的靠背,37A表示4侧的头枕,37B及37C表示6侧的两个头枕。并且,20表示配置于安全带扣40的两侧的连杆部件。图2是在没有记载上述6-4分割座椅的6侧座椅的状态下从6侧座椅的一侧观察4侧座椅的图。在此,靠背32A经由配置于靠背32A的两侧的铰链托架33而固定于车辆地板50,座垫31A相对于靠背32A经由连杆部件20的强度部件25 (参照图6)而通过铰链托架33上的旋转轴35转动自如地固定。配置于车辆的后行李箱的行李板60 (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后部结构物)的前端部与靠背32A的后方抵接,安全带扣40固定于贯通铰链托架33而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横梁37。铰链托架33的上部由铰链盖34覆盖,强度部件25由盖部件21覆盖而构成连杆部件20。在连杆部件20的盖部件21内沿强度部件25设置了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的间隙隐藏结构,所述车辆用上翻折叠座椅中,经由连杆部件将处于就座位置的座垫的后端部与靠背的下端部转动自如地连接,座垫以沿靠背的前表面的方式弹起而达到容纳位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容纳位置从侧方将在连杆部件的下方产生的空间覆盖,设置了开闭器,所述开闭器在容纳位置向连杆部件的下方突出,并在就座位置返回到突出前的容纳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智彦粟田圭一加藤英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