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2571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形成在圆筒状构件的内周部的环形齿轮、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及支撑行星齿轮的支架的行星齿轮机构;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相连接的输出轴系齿轮;收纳行星齿轮机构和输出轴系齿轮的盒体;以及嵌合在圆筒状构件的两个端部的内周侧的一对轴承,在圆筒状构件的外周部设置的齿轮与输出轴系齿轮相啮合,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还具备油通道,用于将被输出轴系齿轮刮带到盒体的上部的机油输送到由圆筒状构件的内周底面和一对轴承所形成的储油室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vehicle. With the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with a cylindrical member formed in the inner peripheral portion of the ring gear, sun gear, planetary gear, planetary gear and support bracket; the output shaft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motor second; containing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and output shaft gear the box body; and within two weeks fitted in the end of the cylindrical member of the side of a pair of bearings, gear and the output shaft gear in the cylindrical member of the peripheral portion is meshed with the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has the oil channel, will be used to output shaft gear scraping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x body the oil transported by the cylindrical member inner bottom surface and a pair of oil chamber formed in the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形成在圆筒状构件的内周部的环形齿轮、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及支撑行星齿轮的支架的行星齿轮机构;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相连接的输出轴系齿轮;收纳行星齿轮机构和输出轴系齿轮的盒体;以及嵌合在圆筒状构件的两个端部的内周侧的一对轴承,在圆筒状构件的外周部设置的齿轮与输出轴系齿轮相啮合,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还具备油通道,用于将被输出轴系齿轮刮带到盒体的上部的机油输送到由圆筒状构件的内周底面和一对轴承所形成的储油室中。【专利说明】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合动力车辆(H V)中,多用电动油泵、或从发动机得到驱动力的机械油泵对动力传递装置内的齿轮进行机油供给。因而,混合动力车辆在电动油泵长时间停止的情况下、或在电动行驶等时因发动机停止而导致机械油泵长时间停止的情况下,齿轮有可能被烧蚀。于是,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发动机停止后的电动行驶期间,根据行驶距离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动力传递装置进行机油供给,如果需要进行机油供给,则使发动机启动来驱动机械油泵。然而,为了避免齿轮被烧蚀而驱动电动油泵、或使发动机启动来驱动机械油泵,则会带来增大耗电量、增加燃料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避免齿轮被烧蚀又能抑制耗电量增大或燃料费增加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一体地形成在圆筒状构件的内周部的环形齿轮、配置在所述环形齿轮的内侧且与第I电动机的旋转轴相连接的太阳齿轮、配置在所述环形齿轮与所述太阳齿轮之间的多个行星齿轮、及将所述行星齿轮旋转自由地支撑着并与内燃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支架的行星齿轮机构;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相连接的输出轴系齿轮;收纳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输出轴系齿轮的盒体;以及隔着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相向而对地嵌合在所述圆筒状构件的两个端部的内周侧,且使所述圆筒状构件相对所述盒体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撑着所述圆筒状构件的一对轴承,在所述圆筒状构件的外周部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输出轴系齿轮相啮合的齿轮,而且,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还具备油通道,用于将被所述输出轴系齿轮刮带到所述盒体的上部的机油输送到由所述圆筒状构件的内周底面和所述一对轴承所形成的储油室中。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被刮带到盒体的上部的机油能被输送到圆筒状构件内的储油室中,所以,即便是在电动油泵或机械油泵长时间停止的状态下,也能够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润滑,因而,既能避免齿轮被烧蚀又能抑制耗电量増大或燃料费增加。另外,本技术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还具备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在车辆只以所述第2电动机为驱动源而行驶期间(电动行驶中),使所述行星齿轮定期地公转。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便是在内燃机停止的状态下,控制机构也使行星齿轮定期地公转,从而能使各行星齿轮的润滑量均等。在此情况下,可根据行星齿轮的数目来决定使行星齿轮定期地公转时的旋转角度(支架的旋转角度)。这样,便能使各行星齿轮的润滑量更加均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截面图。图3是从轴向看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 A是表示多个行星齿轮中的一部分浸在机油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 B是表示多个行星齿轮中的一部分浸在机油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不为下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所限定。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I的概要构成的图。该车辆用驱动装置I是混合动力车辆所使用的驱动装置,其包括--第I电动机M G 1、第2电动机M G 2、及动力传递装置2。动力传递装置2包括:圆筒状构件3、行星齿轮机构4、副轴齿轮机构5、差动齿轮机构6、第2电动机输出齿轮7、及一对滚动轴承21、22 (参照图2)。其中,副轴齿轮机构5、差动齿轮机构6、及第2电动机输出齿轮7相当于本技术的输出轴系齿轮。行星齿轮机构4是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环形齿轮41、太阳齿轮42、多个行星齿轮43、及支架44。环形齿轮41 一体地形成在圆筒状构件3的内周部。太阳齿轮42被配置在环形齿轮41的内侧,且与第I电动机M G I的旋转轴8相连接。各行星齿轮43被配置在环形齿轮41与太阳齿轮42之间,并与它们相啮合。支架44将行星齿轮43自转及公转自由地支撑着,并通过输入轴9和阻尼器12而与发动机(内燃机)10的输出轴11相连接。该行星齿轮机构4将传递到输入轴9的发动机10的转矩分配给第I电动机MG I和圆筒状构件3。第I电动机M G I及第2电动机M G 2具有作为马达而产生动力的功能、和作为发电机而发电的功能。第I电动机MG I主要是利用发动机10的转矩进行发电,来提供用于驱动第2电动机M G 2的电力,但在车辆高速行驶或发动机启动等时,也发挥产生驱动力的马达的功能。第2电动机M G 2主要是发挥使车辆行驶用的马达的功能,但在车辆减速等时,也发挥将车辆的惯性力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机的功能。在圆筒状构件3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有与副轴齿轮机构5相啮合的副轴驱动齿轮32。由此,经由环形齿轮41而传递到圆筒状构件3的发动机10的转矩通过副轴驱动齿轮32而被输出到副轴齿轮机构5。副轴齿轮机构5包括,与副轴驱动齿轮32及第2电动机输出齿轮7相啮合的第I齿轮53 ;及与差动齿轮机构6的差动输入齿轮61相啮合的第2齿轮54。由此,副轴齿轮机构5使副轴驱动齿轮32和第2电动机输出齿轮7的旋转方向反转,并将传递到副轴驱动齿轮32的转矩和第2电动机M G 2的转矩传递给差动齿轮机构6。差动齿轮机构6将传递到差动输入齿轮61的转矩通过车桥14而分配给多个驱动轮13。如图2及图3所示,行星齿轮机构4 ;及构成输出轴系齿轮的、副轴齿轮机构5 ;差动齿轮机构6 ;和第2电动机输出齿轮7被收纳在盒体16中。该盒体16具有第I支撑壁部17、和隔着行星齿轮机构4而与该第I支撑壁部17相向而对的第2支撑壁部18。第I支撑壁部17上形成有向第2支撑壁部18侧突出的第I支撑突部19。第I支撑突部19被形成为与圆筒状构件3的轴心同轴的圆筒状,第I电动机MG I的旋转轴8贯通它的内部。另一方面,第2支撑壁部18上形成有向第I支撑壁部17侧突出的第2支撑突部20。第2支撑突部20被形成为与圆筒状构件3的轴心同轴的圆筒状,输入轴9贯通它的内部。另外,盒体16成为收纳第I电动机M G 1、第2电动机M G 2、及动力传递装置2的驱动桥壳15的一部分。圆筒状构件3被设置为包围着行星齿轮机构4的径向外侧。圆筒状构件3由嵌合在其两个端部的内周侧、且隔着行星齿轮机构4相向而对的一对滚动轴承21、22支撑着,且相对于盒体16能够自由旋转。两个滚动轴承21、22分别被形成为圆环状。滚动轴承21被嵌在圆筒状构件3的第I支撑壁部17侧的端部的内周面与第I支撑突部19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环状空间内。滚动轴承22被嵌在圆筒状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一体地形成在圆筒状构件的内周部的环形齿轮、配置在所述环形齿轮的内侧且与第1电动机的旋转轴相连接的太阳齿轮、配置在所述环形齿轮与所述太阳齿轮之间的多个行星齿轮、及将所述行星齿轮旋转自由地支撑着并与内燃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支架的行星齿轮机构;与第2电动机的旋转轴相连接的输出轴系齿轮;收纳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输出轴系齿轮的盒体;以及隔着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相向而对地嵌合在所述圆筒状构件的两个端部的内周侧,且使所述圆筒状构件相对所述盒体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撑着所述圆筒状构件的一对轴承,在所述圆筒状构件的外周部一体地设置有与所述输出轴系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还具备油通道,用于将被所述输出轴系齿轮刮带到所述盒体的上部的机油输送到由所述圆筒状构件的内周底面和所述一对轴承所形成的储油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正人金山武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