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1734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掺伪分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的检测方法,将测得的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及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与图谱库比对,按其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趋势,定性判定是否掺伪;脂肪酸组分数据图谱库为气相色谱图;根据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各组分的比值和特征脂肪酸含量,计算大豆油中棕榈油的掺伪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模式识别和多元定量计算,进行大豆油中棕榈油掺伪的定性识别和掺伪量定量分析,其定量结果与实际掺伪量之间的差异性均在5%以内。

Method for detecting soybean oil blended with palm oil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vegetable oil adulteration detection method, specifical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ybean oil mixed with palm oil, measured soybean oil and palm oi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data and soybean oil mixed with palm oi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data and map Kubica,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trend of fat acid content and ratio, determine whether the qualitative adulterati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data for Atlas gas chromatogram; according to soybean oil and palm oi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ratio and the content of characteristic fatty acids content of palm oil and soybean oil in the calculat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based on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actual samples and multivariat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of palm oil adulterated in soybean oi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and the actual content are less than 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掺伪分析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测得的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及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与图谱库比对,按其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趋势,定性判定是否掺伪;脂肪酸组分数据图谱库为气相色谱图;根据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各组分的比值和特征脂肪酸含量,计算大豆油中棕榈油的掺伪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模式识别和多元定量计算,进行大豆油中棕榈油掺伪的定性识别和掺伪量定量分析,其定量结果与实际掺伪量之间的差异性均在5%以内。【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掺伪分析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大豆油一向被称为国内油脂市场的“领头军”,其占据市场将近一半的份额,由于当前国内大豆油价格与棕榈油存在400-800元/吨的差价,勾兑效益明显,近年来查处此类掺假事件的报道较多,对处理结果和处理依据的争议也较大,说明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的检测已成为目前国内食用油脂市场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现有技术检测大豆油中掺棕榈油的方法,通常采用冷冻试验结合脂肪酸组成分析的方法,但随着棕榈油分提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低熔点棕榈液油的成本得到降低,该类产品已成为勾兑于大豆油中的主体油源,而冷冻试验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已很难满足测试的要求;而以加工掺伪原料为目的的分提工艺开发的棕榈液油脂肪酸的组成改变上具有极强的可控性,也无疑给仅以某些特定的单一脂肪酸含量判定油脂掺伪程度构成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受品种、品种差异、栽培条件、地域以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大豆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分布差异较大,通过某一单独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极不可靠,也给掺伪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量分析准确测定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的植物油的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的检测方法。将测得的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及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与图谱库比对,按其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趋势,定性判定是否掺伪。优选的,脂肪酸组分数据图谱库为气相色谱图。优选的,脂肪酸组分数据图谱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其中色谱柱=INNOwax 30mX 0.32 mmX 0.5 μ m 毛细管柱。优选的的,脂肪酸组分数据图谱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其中色谱柱柱温:21(T230°C ;汽化室温度:24(T260°C ;FID 检测器温度:25(T270°C。优选的,采用恒压模式;柱N2流速:2.6mL/min ;分流比:30:1 ;进样体积:1 μ L。优选的,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其中柱温:220°C ;汽化室温度:250°C ;FID检测器温度:260°C。优选的,根据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各组分的比值和特征脂肪酸含量,按下式计算大豆油中棕榈油的掺伪量(X): X= (A-C) / (A-B)式中:A为大豆油中脂肪酸C18:2、C18:l+C18:2+C18:3或C18:l+C18:2的重量百分比(ff%);B为棕榈油中脂肪酸C18:2、C18:1+C18:2+C18:3或C18:l+C18:2的重量百分比(W%);C为色谱分析测得的掺伪样品的脂肪酸C18:2、C18:1+C18:2+C18:3或C18:l+C18:2的重量百分比(W%)。以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为特征指标的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即以(:18:1+(:18:2+(:18:3总量以及C18:2含量为特征指标的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定量分析。食用油脂主要由脂肪酸甘油脂和类脂类物质构成。油料种子组织中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随油料植物的种属不同而异,但种属相同者,其脂肪酸成分大体相似。受油料品种、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气温、湿度)、土壤、地理位置、植株的健康状况、成熟程度以及植物的遗传性变异等因素的影响,其脂肪酸组成亦存在一定差异,但油料种子组织中油脂的积累遵循特定的动力学过程,故其脂肪酸组成的迁移亦存在其固有的规律;不同类型植物油的掺混必然导致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发生变化,通过分析可获得其掺伪信息;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大豆油和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对样本脂肪酸组成迁移和变化规律的分析,可分别获得不随品种及加工工艺变化且变异较小的特征性判别指标;由稳定的特征性判别指标可建立大?油中惨伪掠桐油的定性分析和定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模式识别和多元定量计算,在掺伪油样本底值未知的情况下,通过统计学获得的特征鉴别指标进行多元定量计算,其定量结果与实际掺伪量之间的差异性较小,以此进行大豆油中棕榈油掺伪的定性识别和掺伪量定量分析,其定量结果与实际掺伪量之间的差异性均在5%以内;在建立的大豆油和棕榈油脂肪酸组成特征识别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C18:2、C18:1+C18:2+C18:3,18:1+C18:2含量变化为指标的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的特征识别和多元定量分析,基本解决了目前对两种油脂掺伪准确判断和定量分析的难题;油料的种质、栽培条件、加工工艺等因素均可能对加工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目前国内外目前广泛采用的理化方法定性分析和单一脂肪酸含量定量方法相比,特征模式识别和多元定量计算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上述方法固有的缺陷,使得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对不同进口批次棕榈液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索其组成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大豆油的特征判别指标,筛选出稳定的特征指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相色谱测定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实际样品的分析为例,详细说明大豆油中掺伪棕榈油的模式识别和多元定量计算模型的应用方法与定性定量分析效果。1、样品: 大豆油:金龙鱼精炼一级大豆油,批号:2007/11/16,原料原产国:阿根廷。棕榈油: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送检苯丙芘样品),2007/12/20。为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干扰,两种油脂样品均不事先分别测定其脂肪酸组成。2、掺伪样品的制备:称取大豆油61.43g、棕榈油38.57g,将两种油充分混匀,得到的混合油脂样品中实际含大豆油61.4%、棕榈油38.6%,即该大豆油中棕榈油的实际掺伪量为38.6%。3、样品处理: 取混匀的样品约lOOmg,以石油醚-乙醚混合溶液4mL溶剂,加KOH-甲醇溶液2mL,振摇30s,加水至近瓶口,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溶液进样分析。4、仪器条件 色谱仪:agilent 6890E具自动进样器 色谱柱=INNOwax 30 mX0.32 mmX0.5ym毛细管柱 柱温:220°C 汽化室温度:250°C FID检测器温度:260°C 恒压模式柱 N2 流速 '2.6mL/min分流比:30:1进样体积μ L 5、色谱测定结果 图1为气相色谱测定结果图。表1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测得的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及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与图谱库比对,按其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趋势,定性判定是否掺伪。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脂肪酸组分数据图谱库为气相色谱图。3.按照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测得的大豆植物油和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及大豆植物油掺棕榈油脂肪酸组分数据与图谱库比对,按其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趋势,?定性判定是否掺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邹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