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大豆常与玉米进行间作或套种,这种立体种植方式既可以提高土地、光、热、水等资源的利用率,又能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实地调查显示,种植春大豆和夏大豆两种品种类型在南方地区最为普遍,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春大豆与春玉米是在春季同时播种,大豆播于玉米行间,夏秋季几乎同时收获,两作物共生期较长,称为玉米-大豆间作;而夏大豆是在春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在春玉米行间播种大豆,待玉米收后,大豆才进入开花结实期,称为玉米-大豆套种。但是无论间作还是套种, 大豆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玉米荫蔽的影响,出现植株纤细、倒伏,产量减少的情况。因此育成具有耐荫性强的间作套种大豆品种,或从现有推广品种中选择具有较强耐荫性的品种进行种植,是提高我国南方多熟制种植条件下大豆产量的关键。玉米-大豆间作和玉米-大豆套种是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两种种植方式对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的耐荫性要求不同,大豆春播,与玉米间作,大豆苗期与玉米同时生长,受玉米荫蔽的影响较小,而后期玉米株型高大,大豆受荫蔽的影响大,因此要求大豆在生长中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大豆耐荫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块地里采用宽窄行的规格春播春玉米,宽行行距为1.55m,窄行行距为0.45m,穴距为0.35m,每穴1株春玉米;春季播种待测大豆,与春玉米间作,所述间作规格为在所述窄行中播种1行待测大豆;设春播净作待测大豆对照;成熟收获后分别测定春播间作待测大豆和春播净作待测大豆的籽粒产量,获得第一耐荫系数;夏季播种待测大豆,与春玉米套种,所述套种规格为在所述宽行内播种2行待测大豆,行距为0.4m;设夏播净作待测大豆对照;成熟收获后分别测定夏播套种待测大豆和夏播净作待测大豆的籽粒产量,获得第二耐荫系数;比较第一耐荫系数与第二耐荫系数,检测大豆耐荫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国,杨文钰,佘跃辉,雍太文,王小春,宋颖,蒋涛,邹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