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堤菁专利>正文

小型精密射出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095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金属模内设置原料供给机构和原料可塑化机构.以横浇口方式,可以直接地,而无横浇口方式的场合,则间接地把在该原料可塑化机构中熔融了的树脂,导流到可由尖型加热体对热横浇口及模槽口部分,在注射熔融树脂流动机构的加热区进行加热,再通过注射柱塞机构,把必要量的熔融树脂,注射到小型精密注射模塑成型装置的横槽内成型.(*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业上的技术范畴)本专利技术是有关能够获得小容积,小型並且高精度的模制品的小型精密注射模塑成形装置。(现有技术)过去的注射成形装置,据统计备有150吨左右的大型合模机构的装置占总数的60%。但是,最近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发展,电子设备产业界对小型精密模制名的要求迅速增加,根据日本通产省去年的统计,大约有60%的注射成形装置已采用起100吨以下的小型机。使用录像磁盘,简易式盒式磁盘的OA机,录像机等,带有微型电子计算机,电脑的电子仪器及其周围的一些仪器之多样化,小型化,微型化已占主流,而且进入了要求高精密模制品的时代,可以予测这种倾向将扩展到全世界。对于产业界的这种要求和倾向,目前的状况实际上就是采用基本没有改变现有大型机器的基本构造而只是把原有的各部分部件加于缩的小型机器。因此,如上述的这种小型机器,其压料供给机构,原料可塑化机构,注射柱塞机构,注射熔融树脂流通机构等的构造的小型化有一定的限度,与模制品的小型化相比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且由于采用了现有一般的树脂注射成形手段,从注射柱塞射出的熔融树脂在注入模槽之前,往往会在设于金属模内较长的流通管道内滞留较长的时间,造成由于保温问题引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把通过在任意接离的移动金属模与固定金属模之间形成的小容积模槽的注入口而连通的注射熔融树脂流通机构和原料可塑化机构以及注射柱塞机构组装在固定金属模内,并且让原料供给机构与原料可塑化机构相连接而构成的小型精密注射模型成形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4-10-17 216283/841.把通过在任意接离的移动金属模与固定金属模之间形成的小容积模槽的注入口而连通的注射熔融树脂流通机构和原料可塑化机构以及注射柱塞机构组装在固定金属模内,並且让原料供给机构与原料可塑化机构相连接而构成的小型精密注射模型成形装置。2.在任意接离的移动金属模与固定金属模之间形成的小容积模槽的注入口处,顺着与尖型加热体的顶端部分相对的注入口形成加热区,把与加热区相连的注射熔融树脂流通机构和原料可塑化机构以及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堤菁
申请(专利权)人:堤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