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形模具及射出成形表面品质改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45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射出成形模具及射出成形表面品质改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有一模具及一供膜装置,该模具包括有一第一模仁及一第二模仁,该第二模仁具有一薄膜吸附装置,该供膜装置系用于提供该薄膜吸附装置一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 尤指一种利用薄膜置入模具穴,达成表面热阻效果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模具应用于射出成形时,为了让熔融之塑料在注入模具中后还能 稳定的流动,主要的方法在于避免塑料温度太快冷却而产生塑料流动性降低及 成形上的不良缺陷。因此一般作法均在模具于塑料射出之前,预先利用加热器 将模穴表面加热至预定温度,使塑料灌入模穴后温度下降速率减緩,让塑料能 在模具内顺利流动。查台湾第228945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告,系利用一种可促进高周波加热时磁力分 布均匀之方法对模具进行预热;另查台湾第224548号专利技术专利内容,系于一公 模及母模间设一导热线圏,该导热线圏系以 一具备传导高周波诱导感应热能之 线圏体绕设呈螺旋状,如图l所示,以高周波感应热直接作用于模仁上,藉以 达到模仁表面瞬间预热之目的。除上述两案的预热方式之外,尚有利用电热或 红外线等之预热技术,为不论是利用红外线或高周波对模具进行预热,因模具 之材质皆为钢材,其热传导性佳,故以电热、高周波或红外线等方式将模具加 热后,在从合模到塑料射出至模穴内的这一段时间,模具表面温度还是会快速 下降,而造成后续注入之塑料仍无法维持高温而产生成形不良的结果,主要是 因为模具材质的影响造成温度传递过快,而熔融之塑料注入模穴之后因温度传 递过快,容易造成塑料冷却成型过快而产生射出成型不完全、成型压力过大及 产品表面不良等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习知技术之缺失,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射出成形表面品质改4善装置及方法,可降低产品表面缺陷,提升产品表面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射出成形表面品质改善装置及方法,其 为利用薄膜置入模具穴,达成表面热阻效果之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射出成形模具,其包括有 一第一模仁;一第二模仁,其具有一薄膜吸附装置;一供膜装置,该供膜装置系用于提供该薄膜吸附装置一薄膜。本专利技术之射出成形模具之第一实施例中,该供模装置具有一组大巻筒及一 组小巻筒,该组大巻筒上具有一巻动机构,该组大巻筒装设有一薄膜组,该巻 动装置带动该薄膜组内之薄膜至该薄膜吸附装置表面。本专利技术之射出成形模具之第二实施例中,该供模装置具有一旋臂,该旋臂 延伸出之1端具有一板状机构,该板状机构内具一薄膜吸取装置,该薄膜吸取 装置之吸取力小于模具中薄膜吸附装置之吸附力。本专利技术可降低该膜具内热熔塑料表面温度散失速率,提高该膜具内热熔塑 料之流动性,并可使加热区域内之表面缝合线消失。为使贵审查委员对于本专利技术之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之了解与认同, 兹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之模具预热结构;图2A-图2C系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结构及流程示意图3A-图3C系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结构及流程示意图4、系为模具无薄膜层之温度变化图5、系为模具设有薄膜层之温度变化图6A-图6B系为有无使用薄膜层后表面结果图7A-图7B系为塑料表面结合线消除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模具;IO第一模仁;11第二模仁;12薄膜吸附装置;l3 型腔;2供模装置;21大巻筒;21a第一大巻筒;21b第二大巻筒;22小巻筒; 23薄膜组;24成品;3供模装置;31旋臂;32薄膜吸取装置;33薄膜;34成 品;4有结合线成品;41结合线;5无结合线成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随附之图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 效,而以下图式所列举之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贵审查委员了解,j旦本案 之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图式。请参阅图2A至C所示,系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结构及流程示意图。该第 一实施例之射出成形表面品质改善装置包括有一模具1及一供模装置2,该模具 1包括有一第一模仁IO及一第二模仁11,在该第二模仁11内具有一薄膜吸附 装置12,该供膜装置2系提供该薄膜吸附装置一薄膜12。该薄膜吸附装置12 可将一薄膜平整化吸附于该模具1表面,该薄膜吸附装置12可为气动式吸附装 置或静电式吸附装置,在模具1两侧为一供膜装置2,该供膜装置2为一巻动机 构,该供模装置2可藉由巻动方式带动该薄膜于该模具1表面移动,如图2A所 示,该供膜装置2在模具1两侧各具有一组大巻筒21及一组小巻筒22,该组大 巻筒21具有一第一大巻筒21a及一第二大巻筒21b,在该第一大巻筒21a安装 一薄膜组23,该薄膜组为巻筒式薄膜,该薄膜组23系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s, PC)之复合材料,将该薄膜组23前端拉出并贴固于第二大巻 筒21b,该第二大巻筒21b装设有巻动装置(未显示)可巻收薄膜并拉动第一大巻 筒21a,使其带出新的薄膜供下一回塑料之注入。故在进行射出成型作业中,需 先在该第一大巻筒21a上提供一薄膜组23,拉动该薄膜组23并置于模具1表面 上并将其一端贴固于该第二大巻筒21b;激活薄膜吸附装置12将该薄膜组23内 之薄膜吸附贴平于该模具1表面;如图2B所示,进行合模并将塑料射入模穴内; 如图2C所示,待塑料硬固成形后,开模取出一成品24;关闭该薄膜吸附装置2 并转动该第二大巻筒21b,直至该模具1表面换为新的薄膜。再请参阅图3A至C所示,系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结构及流程示意图。该 第二实施例之射出成形表面品质改善装置包括有一模具1及一供模装置3,该模 具1包括有一第一模仁IO及一第二模仁11,在该第二模仁11内具有一薄膜吸 附装置12,该供膜装置2系提供该薄膜吸附装置一薄膜12。该薄膜吸附装置12 可将薄膜平整化吸附于该模具1表面,该薄膜吸附装置12可为气动式吸附装置 或静电式吸附装置。本实施例之供膜装置3具有一旋臂31,该旋臂延伸出之l 端具一薄膜吸取装置32,其中该薄膜吸取装置32可为气动式吸取装置或是静电 式吸取装置,该薄膜吸取装置32之吸取力小于模具中薄膜吸附装置12吸附力。而在进行射出成型作业中,如图3A所示,提供一薄膜33,薄膜吸取装置32吸 取该薄膜33后,移动该旋臂31至该模具l之薄膜吸附装置12上方,激活该薄 膜吸附装置12使该薄膜33贴附于该模具l表面,由于该薄膜吸取装置32之吸 取力小于模具中薄膜吸附装置12之吸附力,所以该薄膜吸取装置32可以持续 运作亦可关闭;如图3B所示,该旋臂离开该模具l后进行合模,合模后将塑料 射入模穴内;如图3C所示,待塑料硬固成形后,开模取出一成品34;关闭该薄 膜吸附装置12,并以该旋臂31之薄膜吸取装置32吸取用过之薄膜33并置换新 的薄膜,再重复上述本实施例二所述之作业流程。再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系为模具无薄膜层与设有薄膜层之温度变化图。 图4中,该虚线系为塑料与模具表面之交界面;图5中,双虚线间所示系为薄 膜层,双虚线之右虚线系为薄膜层与模具之第一交界面,双虚线之左虚线系为 塑料与薄膜层之第二交界面,两虚线间之距离为薄膜层厚度,而在两图中,曲线为塑料射出后,该时间之塑料温度分布曲线,比较两图即可得知,使用薄膜 层可使同样位于横轴300位置之塑料温度大幅提高,尤其以短时间之滞热效果 最为明显,此功效在于让塑料不至于因冷却速度过快而导致流动阻力增加,造 成成形不易或成形不良之情况发生。再请参阅图6A及B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出成形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组模仁; 设置一薄膜吸附装置于一模仁表面上; 提供该薄膜吸附装置一薄膜; 进行合模并将塑料射入一模穴内; 开模取出一成品;以及 更换该薄膜吸附装置上之该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夏宗张仁安王荷翔许评顺
申请(专利权)人:私立中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